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识途激光雷达已问世

已有 3228 次阅读 2016-6-4 15:41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激光雷达, 人找回家路, SLAMTEC

                      识途激光雷达已问世

                     ---旁证“人找回家路”是无源光雷达工作模式

                                    都世民

2016-06-02 ,大公网报道:“机器人迷路?这家公司推出智能行走全套方案”,来源:智东西。http://hea.takungpao.com/news/2016-06/3328309.html

文中报道了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SLAMTEC)推出最新激光雷达RPLIDAR A2、模块化自主定位导航解决方案SLAMWARE,针对室内机器人的智能行走提供从硬件雷达到软件算法的全套方案岚科技前身为RoboPeak,团队从2009年着手研发激光雷达,2014年推出首款低成本RPLIDAR A1

采用创新性光磁融合技术、自主视觉处理软件系统,主要适用于室内服务型机器人。RPLIDAR A2激光雷达采用全金属磨砂材质,尺寸小巧,厚度为4厘米;技术参数方面,可在6米测量半径内完成360度全方位扫描,采样次数为每秒4000次,扫描频率为10Hz可实现毫米级测量精度。

综上所述,笔者按雷达专业视角归纳为:

1.工作波长:激光波段。

2.作用距离:6m

3.方位扫描范围:360度。

4.采样频率:4000/秒。

5.测量精度:mm级。

6.扫描频率:10Hz

7.外观尺寸:厚100px。横向为圆形。

8.需要5V供电

9.寿命:5年。

10.测量量程0.1%解析度

11.Class1激光安全标准。

 


A2激光雷达为机器人提供了类似“眼睛”的感知系统,但这仅完成了智能化的自主行走的第一步;具有运动控制算法的“小脑”是核心,思岚科技针对此推出了SLAMWARE模块化解决方案。

对于服务机器人而言,利用自身安装的多种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里程仪、罗盘、加速度计等)快速、准确地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固然重要,但仅仅依靠这些,并不能真正实现自主定位导航与自由行走。
此产品是用激光雷达的概念实现机器人的视觉感官功能,可以通过扫描实现目标搜索,采用D*动态即时路径规划算法,自动搜索前往目标的最短路径并控制宿主行动;可对目标即时定位,无需预先探明地图通过成像可以识别目标。

SLAMWARE是一款高度集成的芯片,内置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及配套的路径规划功能。该芯片内置D*SLAM算法构建出的地图更加精确,即使受到外界干扰也可以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SLAMWARE采用D算法(即动态启发式路径搜索算法),需要预先录入地图,可以在陌生环境中实时扫描更新数据,躲避动态障碍物。提供最高达50px分辨率的环境地图,不存在误差累加问题

SLAMWARE还支持超声波传感器,防跌落传感器、碰撞传感器和深度摄像头的数据,提供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扫描算法能力。

产品应用领域:智能广告、视频会议、家庭陪伴、饮料酒水递送、移动信息中心、私密文件传递等。针对室外强烈日光环境进行了优化,主要用于无人车导航避障、无人机和服务机器人导航避障领域。
笔者利用这一产品来说明通过激光雷达可以实现搜索、定位、识别功能。用照相机或光学成像设备来解读人的视觉感官功能是不确切的。另外也说明GPS导航说不成立。

然而此产品毕竟不同于人的眼睛,其区别:

1.工作波长:人眼是两种工作模式,一是可见光波段,另一是昏暗状态。两种状态波长不同。

2.作用距离:人眼可观测最远距离可达到km,一般情况远超6m

3.扫描范围: 水平面: ±  120度;  单天线水平面扫描范围 : ± 145度。

 仰角     55度;

 俯角     75度。

4.测量精度:小于0.1mm

5.外观尺寸小很多

6.寿命最长超120年,平均70年以上。

7.能源尚难定论,人眼是血液供电可能性非常大。

应当指出:机器人要超过人,想在2025年实现,只能梦想。1.3亿单元的超级阵列天线在厘米尺度实现,要化多少年?从激光波段到可见光波段这一跨越,是相当困难的。有些问题将在以后逐步讨论。此产品作为一旁证,说明人找回家路是雷达工作模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982404.html

上一篇:赞电动车管理“南宁经验”
下一篇:巨婴诞生有无研究价值?
收藏 IP: 221.178.18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