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患矛盾是限号能解决的吗?
今天半月谈网首页民生话题专栏发表:广州日报 文章
“医生平均2.4分钟看个病人 专业人士呼吁限号看病”
文中阐述几点,笔者认为有的看法有道理;有的看法没有深入调研,有的看法有是为了实施分级医疗。目的不同,文章内容和结论也不同。
1.医患矛盾“病根”多在沟通不畅,这一说法不全面。
这么说医患矛盾是医生和患者的矛盾,与医院、与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关系吗?与医改有没有关系?笔者认为有关系。
例如,我单位中医门诊部,有一知名专家限号,每周半天,仅限20个号。另一知名专家却不限号,其结果差异太大了。前者要夜里两点去排队,后者七点多钟去挂号就可以。可是到301医院就不同了。知名专家都限号,由于预约挂号分流,虽然排队人不少,毕竟比以前好多了。
2.霾医疗纠纷原因是多方面:有医生误诊、开大药方、过多体检、处置不及时或不当;有患者对医生态度、水平不满、不理解、不信任,一旦钱化的很多,病情无好转,甚至恶化,必然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愤怒,甚至失控;也有坏人故意生事,挑起事端,两头通吃,唯恐天下不乱。
3.医生平均2.4分钟看个病人是怎么形成的?医改前没有这种现象,医改后这种现象愈来愈严重。这种情况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就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来讨论。从一线城市的优势,主要是名牌大学、三甲大医院、中央机关、各大企业总部、古跡等,从管理部门,从需求方看,希望来一线城市上学、就医、谋职、旅游、要经费,甚至还有上供的。从市民、从医生、从教师、从旅游古跡、从患者角度不愿意看到这种状况。然而雾霾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状况,但根本改变很难。
4.同济大学教授赵旭东的研究,至少80%的病人高度期待医生提供医学信息并作解释,不过,60%的病人不表达或者不主动获取需求。在这样的情况,30%的病人未能满足信息需求就离开医院,只有50%的病人真正知道医生的诊断,30%的人知道该采取的治疗措施。
这种量化不一定准确,为什么呢?这要多作调查和分析。有一天周六,我去武警总医院开药,心内科,一上午8O多号,一个诊室,一个医生真够忙的,我站了10多分钟,开药不看病有十多人,开检查单子有几人,真正找医生量血压和问诊的有几个人。我很想早回去,可是我一看老年人不少,不好向医生说。如果医院专门设立开药诊室和开检查处方诊室,不就可以减少医生诊断的压力吗?这说明医院管理有问题。需要科学管理,不需要着重效益管理、老爷式管理。
5.如果三甲大医院统一实现限号看病,对分级诊疗制度就能起到引导作用,为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双向转诊提供基础。这好像回到医改前的做法,我们原先看病先去航天医院,需要转院时,应由夲单位同意盖章。这些问题涉及医院间利益均衡,也涉及重病患者有时不能及时转院确诊。
6.总之,减轻医生负担迫在眉睫,科学管理要加强,医改要适合国情,不要硬搬西方哪一套。中国人多,大医院还是少,菩萨更少,中国有中医,要发展民间中医,不要把西方国家哪一套限制中医,都搬到中国来。让小病就近看,中病单位医院看和县医院看,大病上大医院看。
附件:
医生平均2.4分钟看个病人 专业人士呼吁限号看病
2014-06-30 09:30 来源
编辑:原碧霞
专业人士呼吁限号看病 调查显示医患矛盾“病根”多在沟通不畅
为期两天半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第一届广东医患沟通技能与医生自我成长培训近日在穗完成。各大医院医生平均2.4分钟看一名病人,被集体“控诉”太匆忙,医患沟通不良,被证实是导致医疗纠纷首要原因,限号看病于是被寄望能解决这一大问题。
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耿庆山援引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称,医患纠纷投诉量在10年间增长了10倍;而中国医院协会在调查全国326所医院后发现,98.4%的医院会发生医疗纠纷,三级医院大多每年在10例以上,1/4的三级医院每年超过30例。每年医院要将约5.9%的收入用于医疗纠纷赔偿,326所医院的赔偿总额达42亿元。
仔细分析这些医疗纠纷,可发现病人及家属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的过激行为发生率达73.5%,其中接近45%发展为打砸医院,约35%导致医务人员受伤,接近九成导致病人滞留医院或不缴纳医疗费用。
调查
“缝肛门”是好心成被告
“很多事件,‘病根’都在沟通不够!”2011年1月,深圳产妇缝肛事件发生时,耿庆山时任省卫生厅政策法规的主管领导,调查中发现,助产士当时就少做了向产妇、家属解释孕期痔疮疾病及处理指引,结果好心顺手处理了,最终却成被告。
深圳“八毛门”事件,更让耿庆山叹息:“让当事医生重现先天性巨结肠的处理,他当场就向扮演‘患者’的调查人员详述3种处理方式,包括对症治疗腹胀,只需开塞露;开刀手术,约花3万元;微创根治术,医疗费用约10万元。甚至手绘出各类示意图。”然而,被问到为什么当时没有这么做时,医生嗫嚅道:“门诊时太忙了,这一套就走了样。”
长安医院伤害案中的患者说,四处辗转求治面瘫,却没有医生告诉过他有10%纠正不过来的可能性,所以他才对指引他到大医院求医的首诊东莞医生恨之入骨。
呼吁
2.4分钟太短 看病限号
据项目培训专家、同济大学教授赵旭东的研究,至少80%的病人高度期待医生提供医学信息并作解释,不过,60%的病人不表达或者不主动获取需求。在这样的情况,30%的病人未能满足信息需求就离开医院,只有50%的病人真正知道医生的诊断,30%的人知道该采取的治疗措施。
中国巴林特联盟在一份《改善中国的医患关系》的文章中表示,以一所三甲医院为例,每天门诊病人达1万人左右,除特需门诊外,每名科室医生平均每天要诊治50~100名患者,“在美国,类似环境下,医生每天看10~20名患者”。
耿庆山举了一名医生朋友的例子:医生保持着每天看200名患者的纪录,上下午工作时间规定是各4小时,也就是说不喝不拉地连轴转,也只能给每位患者2.4分钟。为省时,他甚至请身为资深护士的太太帮忙记写处方,每天总有2.4分钟处理不来的病人,因此他上午要忙到下午2点、下午忙到晚上8点。
在2013年省卫生厅“看一次病”换位体验调研活动中,厅机关处长们以普通市民身份体验就医,发现不论有没有预约挂号,候诊都要2小时,而看病时间却只有3分钟。
“医生不是永动机”,不解决医患沟通的根本问题,医疗纠纷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参与培训项目的全国各地专家们提出:限号看病,保障每名患者的就诊时间,加强医患沟通,势在必行。
一旦通过限号,会否加剧看病难?耿庆山表示,广东一直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普通的疾病在二级医院、社区医院进行首诊就可以了。如果三甲大医院统一实现限号看病,对分级诊疗制度就能起到引导作用,为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双向转诊提供基础。
对于到底每名医生应该限号多少、患者的诊疗时间需要保障多少分钟,耿庆山说“需要具体的调研、讨论”,不过,他与其他专家们一起,期望“限号看病”的呼吁可以获得广东卫生系统的重视与考虑,“可以先在广州地区做起,之后以其为样本,推行到21个地市”。 (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靳婷)
夲文引自半月谈网首页“民生话题”专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