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碰瓷” 能反卫星吗?
都世民
2019-08-3014:54,新华社客户端发文:“美国宣布正式成立太空司令部”。
2019-09-1,参考消息发表文章:美媒称太空战可能“很无聊”
2019-09-03 14:38,参考军事刊文:俄专家:美国这一举动 或在未来引发“星球大战”。
2019-09-9,参考消息发表文章:“美秘密进行太空战军演”。
2019-09-16,《科技日报》刊文:“天上沒交警﹑衛星多﹐怎樣避免出“車禍”?”
上述报道,揭示几个问题:
·美国成立太空司令部和建立太空军,想干什么?
·太空战与星球大战是一回事儿吗?
·美国秘密进行太空战军事演习解决什么问题?
·歐空局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一顆“星鏈”衛星相撞事件与太空战有没有关联?
·太空战真的“很无聊”吗?
·太空战首先攻击哪里?是否是天眼卫星?
太空交通事故引发的思考
·近日﹐歐空局對地球科學衛星“風神”實施了一次變軌機動﹐以避免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一顆“星鏈”衛星相撞。
·衛星为什么会相撞?
难道双方看不见吗?不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不理会歐空局让其避让,迫不得已,他們祗得讓自己的衛星變軌。因此,歐空局不得不對未來產生憂慮。这种憂慮有什么用呢?
·太空能够设置交警吗?不可能!
·能让卫星自动驾驶吗?这就是一个难题,人工智能能派上用场吗?在地面上,有交警,人工智能驾驶,可以避免碰撞,会不会不发生事故呢?很难说。至少这个问题,需要人工智能去解决。
·一旦有更多衛星入軌﹐諸如“星鏈”和其他規劃中的巨型星座項目下的那些衛星﹐這種靠“手動”很难避免潛在相撞。
衛星相撞与防撞
为什么擔憂衛星相撞?
·目前人類總共發射了8000多個航天器﹐在軌運行的有1500多個。
·近年来,一些航天機構提出了各種巨型星座項目﹐僅“星鏈”星座就計劃發射12000顆衛星。
·卫星微小型化和一箭多星发射技术已在多国实现,这必然导致卫星的数量快速增加。
·《环球科学》,2019年1月号,刊文:“微型卫星群:太空探索新方式”。这也会导致卫星的数量快速增加。
·2015年,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在地理空间情报研讨会上说,五角大楼准备设立一个新的联合指挥中心,以便更好地协调美国太空军事资产遭袭时的应对。
·美国军队现在前所未有的依赖卫星,太空中的弱点也就暴露无遗,GPS全球定位系统、精确制导和精淮打击、卫星通讯,都表明美軍没有卫星,他们就无法在地面和空中作战。美国军队在世界上发动多少次战争?几乎每年都有局部战争。
·太空优势实际上是占领制高点,过去是依靠空军,如今就不行了。头顶上的卫星如同天眼,如果天上的眼睛被打瞎了,很多信息来源就丢失了,优势又在哪里?依靠地面上的雷达就远远不够了。
·攻击卫星,打瞎天眼,是有效的军事行动,绝不是开玩笑!
衛星相撞不能不防
·发射卫星的成本相当于与卫星同样重量的黄金的价值。1千克重的物体送上近地轨道,其费用大约数千美元。如果回收这个物体其费用更加高昂,每千克化费2500亿美元。要想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小体积和重量。卫星微小型化实际上也是考虑应对反卫星。
·2019年2月,参考消息发表文章:“美报告紧盯中俄反卫星武器”。美国国防部国防情报局,发表报告称,俄罗斯和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包括电子战系统、定向能武器系统和“动能”反卫星导弹。很可能都在寻求掌握激光武器,以扰乱、削弱和破坏卫星及其传感器。这说明美軍已经在考虑应对这些反卫星武器。然而美軍是否考虑天上“碰瓷”也会反卫星。
·微型卫星群也实际上不是微型化的概念,同样是纳米化、生物化、分子化的概念。过去曾经报道过纳米卫星,这就是在纳米化的基础上,使卫星更加小型化。首先是体积减小,重量变轻,原来卫星模块,边长大约10厘米,重量1千克左右,现在要把它变成为1立方毫米。100万个晶体管缩小到盐粒般大小。
·为什么说有生物化、分子化的概念?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国防生物与医学领域科技发展报告”(2017)/世界国防科技年度发展报告一书中,提出的新的研究对象所揭示的问题。金属还原地杆菌产生的纳米线的导电性能,比硫还原的地杆菌产生的纳米线的导电性能要高5000倍。如果這一发现用于微小卫星不是不可能。而新型生物材料的出现,不仅比人工纳米材料材料强度高、导电性能好,而且具有复合化、智能化、柔性化、自我修复功能。这些新特性对卫星防撞十分有利。
·2019年2月12日,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英太阳能无人机让卫星相形见绌”,英国有一个地图绘图机构,开发了一系列的“伪卫星”,它使用太阳能,在高海拔飞行,可以在高空停留数月,可以飞行在2.04万米上空,它比卫星便宜得多,用这种“伪卫星”去撞击昂贵的卫星不是不可能。
因此攻击卫星,打瞎天眼,是有效的军事行动,绝不是开玩笑!防止卫星被撞,绝对不是设置国际交警能解决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