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书《多学科论眼》正式上线发布
———感谢科学网和中国知网
都世民
2017年3月,笔者向中国知网提交《多学科论眼》书稿,全书共七章300页。近日经多学科专家审查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大诚编客正式上线发布。
笔者在退休十多年后,进入科学网学习五年之久,便将学习之问和相关思考,以及相关探索,以博客的形式发布在科学网,现有500篇。笔者在此感谢科学网诸多专家所写的博客,他们的博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很好的教材,收益匪浅。笔者再次感谢科学网,是贵网给读者提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为我写这一本书提供了学习的课堂和宝库,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方便。
笔者写这本书涉及生物学、医学、光学、电磁场、天线等诸多学科,经中国知网和相关专家的审查,尽管时间达一年之久,笔者仍然感到欣慰,为我提供了大成编客出版平台与读者见面。笔者也没有想到在退休十多年后,跨大学科学习和探索,写下了这本书,衷心希望有关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笔者将序言和目录转发如下:
序言
公元前6~前5世纪之间,毕达戈拉派的阿尔克迈翁(Alk-malon of Crotona)被称为古希腊的“医学之父”。他主张医学的研究应当重视哲理,认为人体的健康就是体内各种物质的和谐。他特别重视解剖,这与原子论派的思想是一致的。据说他在解剖中发现了视觉神经,发现了联系口腔和耳朵的咽鼓管,区分了动脉和静脉。他还认识到思维的器官是大脑而不是前人所说的“心”。这一史实与笔者过去见到的很不相同,有的专家认为大脑的提出是近三百年的事。显然说法不确切!
公元前1324~1266年,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载有“贞王弗疾目”、“大目不丧明”、“其丧明”等,表明当时已将视觉感官用“目”命名。眼病称“疾目”。眼失明称“丧明”。春秋时期,《书经》载有“瞽奏鼓”。《诗经》载有“矇眸奏公”。据《毛传》解释:“有眸子而无见曰“矇”,无眸子曰“瞍””。这表明当时已将“盲”分成两种,眼球完好的“盲”称作矇;眼球塌陷的“盲”称作瞍。
二千五百年前,佛学《金刚经》第18品指出:眼有五种功能,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在同一品中,将眼与“心”同论。并未指出脑。但在感官中指出:眼、耳、鼻、舌、身、意,这”意”是第六感官。道家的《阴符经》就说;“眼者心之机”,眼是心的开关。所以古人很多地方都提到心眼的关系,譬如孟子讲到观察人,特别要观察眼睛。
不难看出,我国早期的文字记载与西方国家文字记载的史实看,两者有明显差异,其关键词是“脑”与“心”。西方国家认为“像由脑生”。而国人自古以来认为“相由心生”。两者是有差别的。
人类的科学探索主要是探索大、小宇宙。是当今科技前沿的两大难题。大宇宙的探索热点有登月、暗物质与暗能量、引力波与引力子等。在小宇宙科学探索中,“大脑计划”特别引人注目,倍受重视。
神经科学研究涉及多学科前沿交叉研究,而我国神经科学的明显弱点是缺乏实质性的学科交叉研究,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实验研究,没有形成相关学科的互动机制,无法对重要科技问题开展规模式和深入的研究。
钱学森先生认为,“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大科学、高技术的时代,需要文理之间的大交叉,需要建立在大交叉基础上的创新。
交叉科学的各门学科是在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为满足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解决环境、生态、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叉科学的兴起,体现了现代科学对人类命运、人类未来的全面关怀和呵护。不难看出,我国的脑研究迫切需要多学科交叉性研究。笔者尝试对佛学、生物学、医学、光学、电磁学、生理光学、微小光学、天线等学科,对眼的认知进行综合性探讨。
夲书第一章探索小宇宙。第二章 中国古人论眼。第三章西方名家研究人眼。第四章光与眼。第五章变折射率透镜与眼球。笫六章重新审視人眼必要性探讨。第七章探索人眼研宄的盲区。编后 总结交叉学科探索的四步曲:学、思、问、答。
本书主要致力于一个汇集;一个发现;一个建议。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广泛收集有关人眼的古今中外的论述,汇集在一起,形成相互关联。在此过程中,寻求与自已毕生从事的电子学中微波天线学科和电磁兼容学科相关的议题,发现了人眼研究盲区中有天线。因此建议重新审视人眼,以多学科视角探索人眼研究的盲区。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在寻找新技术与自已专业和研究领域结合的途经中,加入人眼的研究。希望本书能成为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研究人眼的综合性介绍读物,对爱好人眼研究的学生起到一定的的导引作用。
本书的写作虽早有料想,五百多篇博文汇编成书,首先感谢科学网、光明网、新华网、新浪网提供博文发表一席之地,才能与众网友互动,从中受益匪浅。同时感谢百度网、百科网、道客巴巴网的搜索,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感谢本书中引用的所有贡献者。感谢童勤业、钟振余、任秀红、姜咏江、孙学軍、谢平等有价值的交流和讨论。最后,感谢我妻子王慧君以各种方式给予我的支持。
都世民
2018年3月于北京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探索小宇宙
1. 探索小宇宙路在何方?
1.2 蒲慕明院士提出的“中国脑计划”
1.3 对脑计划的理解和建议
1.3.1. 脑科学研究的目标
1.3.2. 总体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各国的脑计划特点简述
1.3.5. 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的全球共识
1.3.6. 脑研究的问题与难点
1.3.7. 中国研究者该怎么做?
1.3.8. 建议创建颠覆性技术的“孵化机构”
1.4. 子宫与人造子宫
1.4.1 从母体子宫开始研究
1.4.2 从母体卵巢开始研究
1.4.3 人造子宫
1.4.3.1 体外发育技术简史
1.4.3.2 如何制造一个人造子宫?
1.4.3.3 人造子宫的好处
1.4.3.4 人造子宫的争议
1.4.3.5 人造子宫的未来
1.4.3.6 人造子宫引发的思考
1.5 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研究
1.5.1 群体比对法
1.5.2 动物实验法
1.5.3 人体实验法
1.5.4 建立分析模型和仿真软件 构建人体测试模型
1.5.5 手机电磁辐射是否危害健康的争议
1.5.6 电磁生物效应机理的讨论
1.6 人工智能与人脑研究
1.6.1 何谓人工智能?
1.6.2 人工智能的由来
1.6.3 人工智能为什么没有严格定义?
1.6.4 人工智能与人脑有什么关联?
1.6.5 人工智能研究与脑研究要不要交叉融合?
1.6.6 人工智能能否替代人类智能?
1.6.7 人工智能与脑电波开发
1.6.8 人工智能未来的争议
1.6.9 庫兹韦尔预言人能永生
1.7 换头术
1.7.1 换头术回顾
1.7.2 换头术构思程序
1.7.3 换头术的难题
1.7.4 道德争议和相关法律
1.8 人体内有GPS导航系统吗?
1.8.1 生物学家跨界的说法要验证吗?!
1.8.2 莫泽夫妇的贡献与疑问
1.8.3 人类意识的讨论
1.8.4 莫泽夫妇的GPS脑运行未解之谜
1.9 细胞与小宇宙
1.9.1 细胞学说历史回顾
1.9.2 研究细胞的方法
1.9.3 延缓衰老与健康长寿
1.9.4 细胞的控制与被控制
1.9.4.1 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的新发现
1.9.4.2 细胞移植法
1.9.4.3 光控单细胞技术
1.9.4.4 用磁场控制神经元技术
1.9.4.5 用光线控制神经元技术
1.9.4.6 “大脑开关”
1.9.5 细胞的极性与“第六感”
1.9.5.1 几种“第六感”说法
1.9.5.2 细胞有方向感吗?
1.9.5.3 细胞极性定位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1.9.5.4 众再生细胞的极性如何控制?
1.9.5.5 细胞极性与定位的进一步研究
1.9.6 细胞分裂与自噬
1.9.6.1 细胞分裂
1.9.6.2 减数分裂
1.9.6.3 豹狮为什么只有一代的命运?
1.9.6.4 超级精子与不孕症
1.9.6.5 自噬
1.9.6.6 细胞凋亡
1.9.7 大脑也有排污系统
1.10 小宇宙的供电系统
1.10.1 蛋白质是否带电?
1.10.2 间隙连接
1.10.3 神经元为什么放电?
1.10.4 多细胞怎样协同工作?
1.10.5. 细胞传递信息的两种论述
1.10.6 生物燃料电池
1.10.7 人体有望变成什么电池?
1.11 记忆与失忆
1.11.1 记忆的形成
1.11.2 大脑把记忆存在哪里?
1.11.3 婴儿“失亿”
1.11.4 音乐治疗老年痴呆症
1.11.5 痴呆老妇人为何情有独钟?
1.11.6 音乐治疗脑中风病人的机理研究
1.11.7 记忆的时空概念
1.11.8 找回家的路
1.12 复杂非线性系统研究思维模式
1.12.1 早期的心灵哲学和神经生理学
1.12.2 早期的大脑分析模式
1.12.3 心与灵魂的讨论
1.12.4 心--脑科学研究的多学科概念
1.12.5 探索佛学与科学的关联
1.12.6 小宇宙的复杂性、多样性、周期性
1.12.7 复杂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能做什么?
1.12.8 脑运行机制的共振分析模式
1.12.9 “脑控”与“控脑”
1.12.10 用显微技术探索小宇宙
1.13 研究小宇宙应从感官切入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古人论眼
2.1 眼与语言学
2.1.1 漢字与组词
2.1.2 与目、眼相关的几个字词讨论
2.1.3 中国古文化中的“目”与“眼”
2.1.4 中国古诗词中的“目”与“眼”
2.2 “眼”与佛学
2.2.1. 《金刚经》说“目”与“眼”
2.2.2 “色”是什么?
2.2.3 “相由心生”
2.3 中医论眼
2.3.1 中医的历史回顾
2.3.2 中医的文字记载和经典著作
2.3.3 中医治疗眼病
2.3.4 中医治疗眼病处方
2.3.5 古代中医医籍
2.4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内涵
2.4.1 什么是科学?
2.4.2 “科学”二字的来历
2.4.3 对《什么是科学》一书的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西方名家研究人眼
3.1 人天生就会用眼吗?
3.2 古代西方医学
3.2.1 医学之父阿尔克迈翁
3.2.2 亚里士多德
3.2.3 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
3.2.4 伟大的哲学家
3.2.5 医学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3.2.6 古代医学理论家盖仑
3.2.7 近代解剖学奠基人
3.2.8 近代科学的始祖
3.3 近代欧洲医学
3.4 为什么眼科学专著教材如此评论眼科学起源?
3.5 牛顿三问“眼”
3.6 三基色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振荡机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光与眼
4.1 光源
4.2 光源标准化
4.3 中国古人对光的探索
4.3.1 中国古人对光源的探索
4.3.2 中国古人对颜色的探索
4.3.3 中国古人对光辐照金属镜面的探索
4.3.4 中国古人对光的影像的探索
4.4 西方名家对光的探索
4.4.1 近代光学始祖
4.4.2 几何光学的创立
4.4.3 用化学方法研究颜色
4.4.4 光的波动说的创立
4.4.5 人眼色感的研究
4.4.6 显微技术与细胞概念
4.4.7 牛顿的“光谱”说
4.5 光的本质及属性之争
4.5.1 光是电磁波
4.5.2 麦克斯韦创立电磁理论
4.5.3 赫兹怎样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4.5.4 赫兹的光电效应试验
4.5.5 光电效应引发的争论
4.5.6 光量子概念的争论
4.5.7 密立根验证光量子概念
4.5.8 光的二重性“同在”之争
4.6 颜色与眼
4.6.1 颜色研究的概略回顾
4.6.2 颜色三要素
4.6.3 人眼的色感
4.7 人眼能看见三米以远的烛光吗?
4.8 光子能一分为二吗?
4.8.1 光子是什么?
4.8.2 光子不能一分为二
4.8.3 光子可以分成两个相关的光子
4.9 光与眼的关联性研究
4.10 光测设备
4.10.1 光测难题
4.10.2 人体组织的材料属性
4.10.3 测量光在人体组织中传输特性的方法和问题
4.10.4. 光学显微技术的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变折射率透镜与眼球
5.1 什么是微光学和微小光学?
5.2 微小光学与眼的关联
5.3 梯度折射率(GRIN)研究的历史回顾
5.4 R.K.Luneburg中文译名为何不唯一?
5.5 梯度折射率(GRIN)透镜的理论研究
5.6 尺度效应带来的特殊问题
5.7 Luneburg透镜天线与眼球
5.7.1 天线专著中龙伯透镜天线
5.7.2 龙伯透镜天线新内涵
5.7.3 “鱼眼透镜”天线
5.7.4 龙伯透镜天线为何现在成为前沿热点
5.8 变折射率透镜与眼球
5.9 变折射率透镜的设计制造
5.9.1 变换光学方法设计
5.9.2 人工电磁材料
5.9.3 3D打印制作
5.9.4 研制变折射率透镜天线难点
5.9.5 变折射率透镜天线新特点
5.10 为什么要多学科探索人眼?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重新审視人眼必要性探讨
6.1 人眼不是相机
6.1.1 眼科专家解读人眼是相机
6.1.2 百度百科解读“眼球成像”
6.1.3 現有解读存在的问题
6.1.4 多学科揭示眼球是变折射率球形透镜
6.2 近视眼病因是什么?
6.2.1 近视眼的过去与现在
6.2.2 近视眼为什么这么快增长?
6.2.3 近视眼是流行病吗?
6.2.4 近视眼传染吗?
6.2.5 近视眼会遗传吗?
6.2.6 近视眼是书读多了吗?
6.2.7 近视眼成因之谜
6.2.8 近视眼并发症和后发症
6.2.9 近视眼治疗
6.3 盲视之谜
6.3.1 盲视的由来
6.3.2 盲人陳燕为何也有“视力”?
6.3.3 视觉解释的差异与疑问
6.3.4 眼者心之机
6.4 人眼构造之问?
6.4.1 为什么在人眼里寻找进入微观世界的门户?
6.4.2 生物电磁场的历史回顾
6.4.3 人眼构造之问
6.4.4 人眼的宏覌构造
6.5 人眼的微覌构造
6.5.1 角膜的物理结构
6.5.2 眼球的物理结构
6.6 視网膜上的细胞结构
6.6.1 光感受器
6.6.2 視锥细胞
6.6.3 視锥细胞的三原色
6.6.4 視杆细胞
6.6.5 水平细胞
6.6.6 双极细胞
6.6.7 神经节细胞
6.7 人眼功能机理之问
6.7.1 眼睛的功能
6.7.2 视觉功能
6.7.3 为什么重视视觉解读?
6.8 对人眼“枧觉”解读的疑问?
6.8.1 电磁生物效应
6.8.2 人眼成像之谜
6.8.3 人眼屈光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6.8.4 人眼屈光的分析方法
6.8.5 人眼是智能电视摄像机吗?
6.8.6 人眼研究的“盲区”
6.8.7 生物学家为何不应用麦克斯韦理论?
6.8.8 人眼色感之谜
6.8.9 黑视素的“光天线”说法靠谱吗?
6.8.10 眼球转动与視线扫描
6.8.11. 明暗环境视觉转换时间
6.9 眼泪的谜团
6.9.1 摄影家的奇想
6.9.2 眼泪来自哪里?
6.9.3 眼泪是如何产生的?
6.9.4 流泪是益还是害?
6.9.5 眼泪之谜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探索研究人眼的盲区
7.1 眼见为实 眼见不为实
7.1.1 人眼研究的“虚”与“实”
7.1.2 问题的提出
7.1.3 查询
7.1.4 发现的问题
7.1.5 多学科名称
7.1.6 人造电磁”黑洞”实现了吗?
7.1.7 “眼见不为实”
7.2 视觉信息及处理
7.2.1 什么是信息(information)?
7.2.2 视覚信息属性
7.2.3 人眼研究与研究人眼
7.3 研究人眼的盲区
7.3.1 学科有边界吗?
7.3.2 学科真的无边界吗?
7.3.3 学科边界在哪里?
7.4 学科边界的盲区
7.4.1 盲区在哪里?
7.4.2 学科边界消隐的"催化剂"
7.4.3 “内行”与“外行”
7.5 人眼里有天线
7.5.1 生物医学需要天线
7.5.2 谁曾提出人眼里有天线?
7.5.3 人眼是什么天线?
7.5.4 视感天线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7.5.5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7.5.6 感受野
7.5.7 生物学家的场与波
7.6 多层面之间的研究盲区
7.6.1 多层面研究盲区在哪里?
7.6.2. 细胞定位
7.6.3 映射的神经回路
7.6.4 对神经网络的讨论
7.6.5 生物学神经网络的另类思考
7.6.6 老马识途
7.6.7 如何辨识方向和定位?
7.6.8 如何进一步探索生物功能神经网络?
7.6.9 人眼与赫兹的光电效应有关联吗?
7.6.10 透明脑如何显示多层面连接?
7.7 记忆形成新解
7.7.1 超级记忆力&超忆症
7.7.2 记忆形成的奥秘
7.7.3 记忆与感官
7.7.4 “记忆”到底存储在那里?
7.7.5 记忆的最新解释
7.7.6 对“记忆”新解的疑问
7.8 频谱空白的盲区
7.8.1 太赫兹(THz)与人眼
7.8.2 什么是太赫兹( THz)?
7.8.3 为什么要关注太赫兹研究?
7.8.4 视细胞极性与协作之谜
7.8.5 多学科破解小宇宙难题
7.9 人眼间隙的盲区
7.9.1 人的眼睛是怎么转动的?
7.9.2 眼球转动是什么控制原理?
7.9.3 人眼运行是什么控制系统?
7.9.4 分子马达与眼球转动
7.9.5 动力蛋白与光感受器
7.10 视觉与意识
7.10.1 视觉信息是什么样的信息?
7.10.2 视觉信息处理是数字化处理吗?
7.10.3 视觉信息“储存”在哪里?
7.10.4 视觉与意识
7.10.5 研究意识的难点
7.10.6 意识是物质吗?
7.10.7 意识研究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结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