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金辉宇:我为什么赞同李兆良

已有 6219 次阅读 2021-8-18 19:01 |个人分类:个人看法|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我为什么赞同李兆良

金辉宇

 

我的家乡是南京,郑和的大本营所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太平公园更名为郑和公园。后来,在地理课上,老师说郑和其实比哥伦布更伟大,因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航才到达美洲,而郑和七下西洋全都胜利返航了。

2010年的时候,我在美国访学。同组有一个美国出生的华裔同事Michael,向我推介孟席斯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该书认为,郑和曾经派出一支分舰队到达了北美。我看了这本书,觉得挺有趣,但对其主要观点一笑置之。理由是我对中国的历史记载很有信心,觉得如果郑和真有一支分舰队到达美洲的话,一定会被记录下来的。但从此以后,我对中国古代对美洲的交流有了兴趣,还去图书馆借阅了经典文献《几近退色的记录:关于中国人到达美洲探险的两份古代文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观察者网看到李兆良先生文章的时候,感觉是亲切和有趣,没有“荒谬”的想法。

2021年春节前后,我集中阅读了李兆良先生的博文和书籍。完全接受了他的观点,赞同“郑和舰队测绘全球,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以下简称坤图)的母本”。理由主要有三个:

1,坤图的欧洲部分太不精确。这说明,坤图要么不是利玛窦画的,要么利玛窦不是地图专家,甚至两个“不是”同时成立。

2,坤图保留了很多一手测绘的痕迹。例如“小西洋”、“大东洋”、“宁海”、“水潮峰”。不是一手测绘不会这样命名。

3,对于我最重要的,是李兆良先生指出了一个我们长期忽视的事实:郑和根本就不是什么“航海家”!

郑和的官职,翻译成今天的话,是“大明海军司令员、特混舰队总指挥、海上属国总督、特命全权大使”。他指挥的舰队,是当时地球海洋的唯一主宰,光陆战队就至少一个加强团!这样的人物,作为“航海家”与哥伦布并举,是极大的误解和侮辱。他手下哥伦布这个水平的航海家,没有一百个也有三十个。

在承认郑和的地位和舰队实力以后,合理的推测是郑和舰队必然有一个高水平的司令部,绘制尽可能详尽的全球海陆地图正是他们的职责。于是,郑和拥有坤图就太正常,也只有坤图才配得上他,没有这样的地图才不正常。

也正是在这里,我发现孟席斯是对的,问题在于我和孟席斯对“分舰队”的理解不同。在孟席斯看来,三条船100个人就是“分舰队”了,而在我看来,“分舰队”至少得郑和舰队15%的规模吧。而“派出三条船去美洲,回来一条,丢下40个人在某某地点下次去接”这种常规事务,最多记录在郑和舰队司令部档案里,不值得郑和大人上报朝廷。

从郑和舰队的军事属性出发,我完全赞同李兆良的观点。在郑和去世、舰队撤编以后,坤图成了一张不能合法存在的地图。舰队撤编以后,军事地图该上缴上缴该销毁销毁,如果有人把一张本该销毁的高精度军事地图私自拿走保存起来,那肯定是严重的罪行。但完全有可能有人冒险私藏了一份作为军事机密的坤图副本。而很多年以后,徐光启他们以一个外国人的名义出版地图以保护地图的真正来源,也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上,我怀疑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充分认识到“郑和舰队撤编”这一事件对世界的影响。随着舰队撤编,成千上万技艺精良的专业航海人员失去了工作,他们都会老老实实回家吗?会不会有一些人从此浪迹四海,靠自己的专业谋生,并把舰队地理知识中自己自己所知道的那一部分传播到全世界去呢?这是很合理的猜测,也足以解释为什么某些西方航海家、探险家会在行动中确信自己一定成功。因为他们本来就拿到了可靠的信息。

我甚至怀疑,利玛窦来中国,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传说中的地理知识。

 

PS:

金辉宇是我在微信上认识的朋友。几个月前,在某个微信群的讨论里,我了解到他也读过李兆良老师的书,认可李老师的研究,我就请他写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在讨论李老师工作的时候,我们俩还一起做了一个相关的实验,合写了一篇文章。

姬扬 2021.8.1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300367.html

上一篇:读《乱世学人》有感
下一篇:Gensan:《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中国与世界》读后
收藏 IP: 223.71.16.*| 热度|

21 郑永军 张学文 檀成龙 彭真明 李学宽 杨正瓴 李兆良 杨学祥 蔡宁 刘德力 王安良 刘钢 武夷山 岳东晓 郑强 王启云 吕建华 吴嗣泽 宁利中 范振英 徐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