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谈谈科学新闻

已有 4686 次阅读 2016-9-8 10:26 |个人分类:个人看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结合几个最近在媒体上很火爆的新闻作为例子,谈谈自己对科学新闻的看法。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不打算详细地阐述。


绝大多数人看新闻是为了打发时间,绝大多数新闻的制作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打发时间,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科学新闻也是如此。当然,这个意义上的新闻,实际上仅仅经过粗略筛选的信息。

有一些新闻,对于特定人员是有意义的,对于他们的工作、对于他们的生活都有帮助。这些新闻是经过比较仔细的筛选的,阅读这种新闻需要比较高的门槛。科学新闻的受众很少,门槛相对更高。

原因很简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信息的筛选是需要劳动的,是需要花钱的。越有价值的信息,筛选的成本越高,对筛选人的能力要求也越高。

举几个例子吧。我们平时在网上看到的新闻,都是属于打发时间的,因为它们基本上不会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就是个乐子而已;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上的新闻,有相当大的可能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但是一般人不愿意看,因为看了也没有办法;内参里的新闻经过了更多的筛选,但是门槛也很高,而且内参也分级别的,比如说,你只有成为特朗普或者希拉里,才有可能看到美国高级领导人看的内参。

科学新闻也是这样。我们在网上看到的、甚至包括新闻联播里的科学新闻,基本上都是属于打发时间的,因为筛选它们的标准是让读者觉得奇特、好玩,而且新闻的筛选者大多也不懂科学,他们只是拿着别人写好的稿子读而已,根本就不懂自己说的是什么。科普类的杂志和报纸上的科学新闻好一些,因为它们讲的大多是几年前乃至几十年前的东西,但是精心的包装让读者以为它们是些新鲜事儿。严格地说,科学期刊上所谓的原创文章才是科学新闻,同行评议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即使它们也大多是新瓶装旧酒。

新闻是很少的,科学新闻更是如此。新闻联播每天要播放半个小时的新闻,并不是因为全世界碰巧发生了这么多的重大事件,而是因为他们必须把这半个小时的时间用足,否则自己的时间就被其他节目组抢走了。NatureScience每周发表几十篇文章,并不是因为科学家们碰巧做出了这么多的重大发现,而是因为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杂志空间填满。某个读者每天在网上看三个小时的新闻或者科技新闻,往往也只是因为他碰巧有三个小时的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打发。


能够知道自己说话内容的人,是稀缺的资源,他们的时间很宝贵,他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往往没有心思做新闻,只有非常特殊的情况才会出场。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中国超级对撞机,先后出场的人物有王孟源、丘成桐、杨振宁和王贻芳,他们的学术贡献有差别、学术声望有差别,但是他们的学术水平都足以了解中国超级对撞机涉及的方方面面,或者简单地说,他们都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关于这件事的新闻报道给我们的印象好像是他们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他们对这件事涉及的客观事实的认识,无论建造成本、民生问题、对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未来发展的影响、对基础研究和实际生活的影响,都是大同小异的,重要的差别在于价值判断。比如说,他们都谈到了钱,王孟源说这东西太费钱了,丘成桐说中国不差钱,杨振宁说“预算不可能少于200亿美元”,王贻芳说“工程造价(不包括土地、“七通一平”等)约400亿人民币”。其实大家谈论的数字都是一样的,200亿美元大约是1300亿人民币,而工程造价400亿人民币仅仅是第一期工程,并不包括土地征用费和“七通一平”等,杨王二人的估计其实都是一千亿。他们都知道自己在谈很大的钱,而且钱数也差不多。

但是普通的新闻记者就不行了,他们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自己说的什么,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也要说一说。比如说,很多文章都提到了杨、王二人估计的钱数,但对比的大多是200亿美元和400亿人民币,仿佛它们是巨大的差别,而不知道或不愿提及这个表观差异的背后原因。

这还仅仅涉及到最简单的数字,就已经搞晕了很多人,如果稍微涉及些科学内容,那就更不得了了。比如最近很热的量子通讯和量子卫星,虽然仅仅涉及到大学普通物理的知识,但已经远远超出普通科学记者的理解能力了,他们只能是根据别人塞来的材料做些文字上的修饰而已。读者们的反应就更有趣了,有认为是重大科学突破的,有认为是伪科学的,基本上依赖于自己最初是怎么被忽悠的了。原因也很简单,写一篇科学新闻,需要大学普通物理的知识,而理解其主旨,怎么也应该有中学物理的知识,可惜这些要求都太高了,因为绝大部分读者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且他们大多都不太相信自己在中学或者大学学过的知识。随便举个例子吧,这两天又有了个量子雷达的新闻,网上转的消息基本上来自于同一篇文章,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显然不知道自己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他应该是搞了个底稿再做了些文字加工工作,比如说,文章里介绍了量子雷达主要分为三种类别,而“实际上应用的是上述三种模式中的一种”。三种中的哪一种呢?读者肯定不知道,这位作者也不会知道的。至于读者就更有趣了,有些评论说这用来发现隐形飞机的,甚至以为这篇新闻会不会泄密了,图片中明显是美国F22嘛,殊不知这个图片就是取自四年前的某篇外国文章。当然,这不能怪作者,因为他每周都要写一两篇文章;也不能怪读者,因为他每天都要打发时间。

数字和物理都还简单,更困难的是一些具体的信息。比如说,SpaceX的火箭发射。SpaceX是一家私企,很多信息都是保密的,相关新闻只能是根据公司发布的信息来写,你想做深入的分析,那么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也需要分析的能力,但是这对于普通的新闻记者就要求太高了。能够做这种分析的人,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可以用来挣大钱的,干嘛要浪费这个时间?而且,这样分析的结果也是非常有用的,绝对值得上大价钱,干嘛要免费发布在网上呢?所以,虽然可以认为SpaceX成立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避免NASA公布某些不宜公布的信息,是用来压价的手段,但是你也只能做些定性的解释而已,哪里去找真实的证据?比如说,SpaceX的发射合同和保险都是商业机密,外人无从得知的。去年炸了一次,货物是国家的,又不用NASA自己掏钱,所以也就乐得不追究了;最近又炸了一次,不幸是某个私企的,现在正在起诉,将来也许会泄露一些内幕消息出来。但是,很难相信这些消息会改变我们对Spacex的总体看法。所谓“白手套”、“亲儿子”之类的说法,不过是让读者更容易领会要旨而已,再说,UAL/BOEING/LOCKHEED哪个不是亲儿子,只不过他们现在羽翼丰满、不听使唤罢了。他们现在看SpaceX的笑话、不肯降价,当然是因为他们看穿了NASA的把戏,看穿了政府不敢真正放开火箭发射市场,否则的话,如果真的胆敢去掉针对长征火箭的限制,UAL/BOEING/LOCKHEED哪里会有现在这么笃定呢。

数字、物理、内部消息也就罢了,更困难的在于科学新闻来源的目标并不一定在于提供正确的新闻内容,而是有其他目标。普通新闻记者既没有新闻直接来源,也没有能力分析和解释其内容,只能听从摆布。比如说,天顶星大学作为宇宙科学中心,经常有重大科学发现,他自然愿意把新闻透漏给自己合意、能够摆布的作者,告诉谁不是告诉啊?反正大家都是互相抄,提前一天的差别是很大的;有独立分析能力的记者,往往是麻烦的根源。新闻无论长短,分析无论详略,最终只在于一句结语而已,读者看的也是这句话,有几个人真的读其中的内容?比如说,前一段时间,霍金进军微博、提出“摄星计划”,引起了轩然大波,有说了不起的,有说瞎扯淡的,我也凑了个热闹,还分析了半天,其实读者也不在乎分析过程的。点赞的人大多也不是认为我分析的有道理,而是碰巧与他们的感觉相符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前几天我做了个控制实验,采用类似的分析方法,只是在最后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读者们也就没有任何不适感。我简单分析了比邻星的行星观测的信噪比,认为理论测量极限与目标相差了大约30倍,这当然会有非常强烈的推论,但是我没说,大家也就无所谓。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也只是用几个例子随便说说。类似的话我说过很多次,大多汇总在这里:科普博文汇总

当然,这些道理有些非常直接而又非常不愉快的推论,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对世界的看法都不一样,你认为很显然的事情,他却认为是瞎扯。比如说,李兆良老师关于《坤舆万国全图》的发现,虽然意义很重要,虽然事后看起来很显然,但就是没有什么人在意。

世事参差多态、变化万千,大约也就是这样了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01594.html

上一篇:SpaceX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下一篇:言论是有等级的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21 李颖业 刘全慧 周健 徐令予 郑小康 陆泽橼 檀成龙 徐磊 戴德昌 史晓雷 魏焱明 李兆良 李泳 王林平 赵美娣 武夷山 晏成和 马红孺 ddsers bumblebee caoqingw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