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谈谈比邻星的类地行星 精选

已有 10632 次阅读 2016-8-28 16:02 |个人分类:大众物理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2016824日,欧洲天文学家在Nature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宣布比邻星有一颗类地行星。

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是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离我们大约有4.2光年。这篇Nature文章说,比邻星有一颗类地行星(被命名为Proxima b),它有可能处于“宜居带”内,也就是说,理论推测的行星表面温度可能使水保持液态。

大新闻!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了太阳系外的行星以来,越来越多的系外行星被发现,但是它们与地球的差别都很大,它们通常都非常重、非常大,而且温度要么太热、要么太冷,不大可能有我们熟悉的生命形式存在,更不可能让人类生存。这次发现的这颗类地行星,不仅大小与地球相仿,而且到它的太阳的距离比较合适,理论推测其表面温度有可能让水保持液态。当然,这颗行星上到底有没有水、有没有空气,都还是未知数,但是已经很让人激动了。


一、发现的具体内容

总结一下这次发现的内容吧。

比邻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到我们的距离是4.2光年。它是一颗红矮星(Red Dwarf),直径大约是太阳的14%,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2%,表面温度是3050K(大约2800摄氏度,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是5500摄氏度)。这些都是早就知道的信息。

这次的主要测量结果是,比邻星这颗恒星周期性地朝着我们前进或后退,这个周期是11.2天,运动速度大约是每小时5公里。

由此推断出来,这颗行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3倍,它到比邻星的距离大约是700万公里,也就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5%。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行星表面的温度。关于这颗行星可能处在“宜居带”的话,其实也是从这些数据里推断出来的。Nature文章进一步讨论的它究竟宜居与否面临的几个问题,潮汐锁定、恒星磁场、恒星耀斑和高能辐射的影响,其实都是推断。关键数据就一个:比邻星这颗恒星周期性地朝着我们前进或后退,这个周期是11.2天,运动速度大约是每小时5公里。

Planet Found in Habitable Zone Around Nearest Star

http://www.eso.org/public/news/eso1629/


二、物理知识

接下来谈谈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到的。下面只用了大学普通物理的知识。

比邻星到我们的距离可以用三角法来测量。在相距为d的两个位置AB,看一个遥远的物体,会有一个视差角$\alpha$(实际上这就是ABC的张角,通常$\alpha \ll 1$),那么CA(或B)的距离就是$d / \alpha $。选择AB作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点,测量比邻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冬天测一次(A),夏天测一次(B),AB的距离就是地球公转轨道直径,大约是1000秒光程,比邻星的视差大约是1.6角秒,这样就可以得到,比邻星到我们的距离是4.2光年。1.6角秒是个很小的角度,但还是可以测量的。至于说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以前也是用三角法测量的(更精确的测量方法是雷达回声法)。

比邻星的温度和大小,可以用光谱法测量。测量比邻星的光谱,也就是光的能量对波长的依赖关系,再根据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定律,就可以得到比邻星的温度了,大约3050K。根据单位面积收集到的比邻星星光的总能量,再根据比邻星到太阳的距离,就可以得到它每秒钟辐射出来总能量,而表面温度决定了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这样就可以得到比邻星的直径了。顺便说一下,也有光学方法(HBT)可以直接地测量恒星的角直径,再乘以恒星到地球的距离,就是恒星的致敬了。

比邻星的质量,好像不能用大学普通物理的方法得到。如果有伴星的话,利用其轨道运动可以确定恒星质量。然而,离比邻星最近的南门二(双星系统)在0.1光年以外,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根据比邻星的大小和温度,应该可以用恒星模型计算出来它的质量,因为它也是靠星体内的核反应来发光的。


三、寻找行星的方法

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主要有两种方法,凌星法和径向速度法。

凌星法的原理是,行星围绕恒星转动,如果其转动面碰巧与我们的视线偏离不太远,那么它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挡住恒星的一部分光。因为行星比恒星小得多,离恒星很远,离我们则更加远得多,所以行星遮挡恒星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大致是$2R/\pi a$,其中,$R$是恒星的半径,$a$是行星到恒星的距离。即使行星的运行轨迹碰巧可以与视线交叉,那也只能挡住很小的一部分光,因为行星比恒星小得多,遮光比例大约是$r^2/R^2$,其中$r$是行星半径。Nature文章也尝试过用凌星法探测比邻星,但是没有看到任何信号。根据他们用径向速度法得到的数据,他们估计了Proxima b 遮挡比邻星的几率大约是1.5%,遮光的比例为0.5%,而研究者只能看到5%的光度变化,所以没看到也很正常:很可能是这颗行星压根没有遮挡我们的视线,也可能是遮挡的光太少了、测不到。

径向速度法测量的是,恒星在我们视线方向上的运动速度的变化,我们是圆心,恒星位于天球上,视线就是半径,所以这种方法就成为径向速度法。因为恒星离我们非常远,至少也有几个光年,所以圆心选在我们、地球还是太阳,根本就无关紧要。恒星的运动速度为什么会在径向上发生变化呢?因为有行星绕着它转动。恒星和行星这两个家伙之间有引力,引力使得行星绕着恒星转。因为行星的质量不为零,所以严格地说,行星绕着转的是恒星和行星的质心,恒星也绕着这个质心转动,只不过转得慢一些就是了。恒星的转动速度大约是$mv/M$,其中,$v$是行星的转动速度,$m$$M$分别是行星和恒星的质量。因为恒星做圆周运动,它的速度在视线方向上的投影(也就是径向速度)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我们的目标就是测量这个变化。怎么测呢?可以采用多普勒效应。等一会儿我们再说具体的测量方法。

由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恒星的径向速度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测量这个变化的幅度和周期,就可以得到行星的很多信息。径向速度的周期就是行星的公转周期,由此可以得到行星到恒星的距离,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第三定律,$d^3/t^2 \propto M$,其中$d$是行星到恒星的距离,$t$是行星公转周期,$M$是恒星质量。公式的推导也很简单:对于圆轨道,中学物理知识就够了,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考虑 $mv^2/d=GMm/d^2$ 以及$v=2\pi d/t$ 就可以了;对于椭圆轨道,稍微复杂一些,但是大学普通物理知识肯定是足够的,我就不多说了。对于比邻星来说,其质量为太阳的14%,径向速度的周期是11.2天,这样就可以得到行星的轨道半径,大约是700万公里、地球到太阳距离的5%。同时还可以得到行星的轨道速度,然后再根据横行径向速度的大小,就可以得到行星的质量了。这次测量比邻星的径向速度大约是1.4米每秒钟,也就是每小时5公里,由此得到行星Proxima b的质量是地球的1.3倍。知道了行星的质量和它到恒星的距离,就可以探讨它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了(是否处在“宜居带”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多说了:行星表面的温度和潮汐锁定的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用大学普通物理的知识讲明白;恒星磁场、恒星耀斑和高能辐射的影响,比较困难,无法用大学普通物理的知识讲明白,因为这些都要涉及到恒星模型。


四、再说说径向速度法

具体讲一讲径向速度法到底是怎么测量的。

首先介绍一下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与波源的运动有关,探测波的起伏宛若感慨人生的际遇。当波源朝着观测者运动的时候,观测到的波的频率就增大;当波源离开观测者运动的时候,观测到的波的频率就减小。频率的变化量$\delta f $依赖于波源的速度$\delta v$与波的传播速度$v_0$之比,$\delta f /f_0  \propto  \delta v/v_0$,其中$f_0$是波源本身的频率 。以前最爱讲的例子就是火车鸣笛了,朝着你开来的火车,笛声尖锐(频率高);离开你远去的火车,笛声低缓(频率低),“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可惜现在都是高铁了,都不怎么鸣笛了,开起来的动静也不大。

声音是波,光也是波,它们都有多普勒效应。最大的差别在于各自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三百米,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钟三十万公里。如果波源运动的速度是1米每秒,那么声音频率的相对变化就是$3\times 10^{-3}$,而光频率的变化却只有$3\times 10^{-9}$。具体的探测方法仍然是测量光谱,在不同的时刻测量光谱,观测光谱随着时间的偏移。如果光源朝着我们运动,我们看到的光频率就会略微增加(所谓的“兰移”);如果光源离开我们,光频率就会略微减小(“红移”)。这些偏移量就反映了径向速度的变化。补充一句,这些速度变化必须是沿着视线方向才可以,垂直于视线方向的运动是感受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叫作径向速度法的原因。如果行星轨道平面碰巧垂直于视线方向,你就什么也测不到了——当然你通常不会这么倒霉就是了。严格地说,测量得到的结果还包含了一个系数$\cos i$,其中$i$是行星轨道平面与视线方向的夹角。另外,不用担心地球和比邻星的直线运动速度,虽然它们的速度很快,每秒钟几十公里甚至更多,但是这些都是不会在短时间内变化的,只是把光谱平移了一点而已。

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很难。远处的星光很弱,你把它们收集起来,仔细地进行光谱测量。这需要以下设备(“光谱测量系统”):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尽可能多地收集星光,这个工作采用的是3.6米口径;狭缝和小孔,用来选择出你想要观测的那颗星星;光栅或棱镜,把不同波长的光分解到空间的不同位置上;灵敏的探测器,高效率、低噪音地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里采用的是4Kx2KCCD相机,也就是说,大约有1000万个像素(可以是每个像素对应于不同的波长,也可以是每列像素对应于不同的波长,这个工作的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好像是前者)。因为需要测量的光谱很弱、变化程度很小,光谱测量系统必须非常稳定,必须采用以下措施:优异的隔振性能;抽真空、保持恒温;自校准系统,保证每个像素对应的波长是确定的,不会随着时间和外界条件而变化,可以采用标准吸收谱或者光梳的方法;CCD的暗计数很低(没有光就没有读数),每个像素的光电特性都标定好了,能够长时间累计信号,这个工作(其中的HARPS部分)的积分时间是1200秒,也就是20分钟。只有做到了这些,再加上精巧的算法,才可能把径向速度的探测精度达到1米每秒,才能够有把握地测量每小时5公里的径向速度。


五、径向速度法的误差估计

下面带入数字来估算一下这个光谱测量系统的理论分辨本领。目标是能够分辨每秒钟1米的径向速度,光谱的平均偏移是$3\times 10^{-9}$

太阳常数是地球附近1平方米上的太阳光功率,大约是 $1.4 kW/m^2$;太阳到地球距离 500光秒;比邻星到地球距离约4.2光年;比邻星的亮度为太阳的0.00151200秒的积分时间;望远镜直径为3.6米;假定大气吸收、探测器效率和响应波长范围、各种镜面损耗的总影响为50%;那么,一次成像(20分钟)能够收集到的比邻星星光的总能量为

$0.5\times 3.6^2\times (0.0015\times 1.4 \times 10^3 \times 1.2\times 10^3) / (86400 \times 365 \times 4.2/500) ^2 = 2.3 \times 10^{-7}J$

因为比邻星的温度大约是3000K,对应的峰值波长在900nm左右,所以,这些能量对应的光子数为

$2.3\times 10^{-7} J/(1.4\times 1.6\times 10^{-19}J) = 1\times 10^{12}$

严格地说,光谱由黑体辐射定律决定,但为了估计方便,可以认为这些光谱大致均匀地分布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间(400-1100nm,大概是CCD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区间了)。

所有的信息都隐藏在这$ 10^{12}$个光子里了。光谱探测过程可以认为是泊松随机过程,方差就是$10^{6}$。简单地想,一次测量与平均值的偏差应该是$10^{-6}$,分辨本领也就只能是$10^{-6}$,远远小于目标的$3\times 10^{-9}$。还有哪些因素没有考虑呢?真实光谱是黑体辐射分布,峰值在900nm附近的宽包状分布,这可能会带来2倍的改进;可以用整个晚上来测量光谱,而不仅仅是20分钟,这样就会有5-6倍的改善(测量时间延长到8-12个小时,这样就会有24-36次测量,信噪比与测量次数的平方根成正比。)这样下来,可以有10倍的改善,但离目标还有大约30倍的距离。而且,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每晚测量20分钟还是10小时,文章里写得不是很明白。

这种简单估计的理论测量极限是$1\times 10^{-7}$,而目标为$3\times 10^{-9}$,差了大约30倍。作者采用的不是这种简单估计,而是采用了统计模型和方法,而且是两种不同的方法,频率学派(frequentist)和贝叶斯学派(Bayesian)的方法。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也就不介绍了。

如果简单地把400-1100nm的谱线平均分配到1千万(4Kx2K)个像素上,那么1米每秒的径向速度对应于1/300个像素,分辨起来确实挺难的。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比邻星表面温度略有起伏,黑体辐射谱线也会漂移,1米每秒的径向速度大约对应于10万分之一的温度变化,而光通量的测量表明了百分之几左右的每日涨落,应该是为分辨增加了很多困难。

如果被测量的恒星比较亮,测量的困难就会少很多。显然,信噪比跟恒星亮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可惜,比邻星还是有些暗了。

六、结论

欧洲天文学家通过多年的观测(特别是今年年初两个多月的HARPS精密测量),利用统计模型分析观测结果,发现比邻星(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的径向速度有周期性的变化,变化周期大约为11.2天,变化幅度大约为每小时5公里(每秒钟1.4米)。根据这些数据,他们推断出比邻星有个行星,质量为地球的1.3倍,公转轨道半径大约是日地距离的5%。他们还推断出很多其他性质,比如说,这颗恒星有可能处于“宜居带”里。


最后,再随便说两句。

大学普通物理知识很重要。只要知道些简单的大学普通物理知识,就可以知道世界前沿的科学家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

任何恒星离我们都太远了,即使比邻星也太远了。不管那里有没有宜居行星,其实都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不管费米悖论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也跟我们没有关系。

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暗淡蓝星(pale blue dot)是我们的唯一希望所在,月亮不是,火星不是,暗淡红星(pale red dot)更不是。我们必须爱护地球,保护地球脆弱的生存环境,如果人类自己作死,那么暗淡红星不在乎,地球也不在乎: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不过是癣疥之疾,根本就无关紧要的。

至于我们每个人的个人命运,当然就更加无足挂齿了。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A terrestrial planet candidate in a temperate orbit around Proxima Centauri

A. Anglada-Escude, et. al., Nature, 536, 437(2016)


研究揭示一颗类地行星环绕比邻星旋转

http://www.cutech.edu.cn/cn/gwkj/2016/08/1472092223480439.htm


如何看待「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发现宜居类地行星,可能还有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99998


欧洲南方天文台

http://www.eso.org/


Planet Found in Habitable Zone Around Nearest Star

http://www.eso.org/public/news/eso1629/


太阳系外行星

http://baike.baidu.com/view/558597.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999289.html

上一篇:国际青年物理锦标赛(IYPT)历届竞赛题(1988-2016)
下一篇:SpaceX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34 徐令予 施郁 徐晓 郑小康 戴德昌 吕喆 张江敏 刘全慧 谢力 陈晨星 白图格吉扎布 钟振余 宋泽阳 陈楷翰 黄永义 邢志忠 尤明庆 黄世臣 康建 李颖业 曾泳春 赵美娣 马红孺 王善勇 wangbin6087 ep4h forumkx aliala hkcpvli icgwang zst498606753 xiyouxiyou blackrain007 zhouto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