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ngyigao

博文

珠穆朗玛峰北坡冰塔林考察历险记

已有 4125 次阅读 2015-2-8 13:18 |个人分类:心得交流|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珠穆朗玛峰冰塔林考察历险记

19753月中旬的一天,新华社记者范惠琛和体育报记者张君约我组去中绒布冰川的冰塔林区科学考察,记者跟随拍照片,作为新华社发稿之用,强调说,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宣传工农兵学员在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情况。

我当时是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队大气物理组组长,组里有三位在南京气象学院就读的毕业班学员张江援、李玉柱、冯雪华(照片1);此时,张江援已经跟随登山队到海拔7007米的北坳采样,李玉柱在6000米营地观测,只好由冯学华一人代表了。科考队政委郎一环亲自挂帅,并有考察队的学术秘书姚建华一道前往。

照片1.我和三位南京气象学院工农兵学员张江援(右1)、李玉柱(左2)和冯学华(左1)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大本营(1975

 

我准备好了采集冰雪样的工具,为环境考察采集53005600m左右的冰雪样品。

早饭后,我们带上冰镐和登山结组绳向中绒布冰川区的冰塔林走去。在海拔5300m左右,我们便进入了冰川区,沿途的冰塔林风光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不时地拍摄冰川风光,有时也为队友拍照留念。记者张君在冰塔林中穿来穿去,似乎在寻找他所需要的最佳拍摄场地。我们紧紧跟随。

 

照片2.在去冰塔林途中拍摄的科学考察照片,站立者冯雪华,右一姚建华,右二朗一环,

左二高登义

照片2.南京气象学院三位工农兵学员在珠穆朗玛峰采集样品(站立者张江援)

 

当地时间下午2点过,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最佳拍摄场地,我们也跟着停了下来。张君坐下来,首先向我们讲解拍摄的“主题”:科考队员在冰塔林中艰难地前进,老队员(由我担任)在前用冰镐开路,新队员在后面拉开距离,做出不同姿势跟着前进;近景是高大的冰塔,远景是雄伟的珠峰(照片22)。拍摄开始,张记者指挥我们站好位置,待其他队员摆好姿势后,专注地对我说:“你是老队员,在前面开路,你要高举冰镐,然后猛地向冰塔上扎去,要扎得冰花四溅。”说完又补充问我:“明白吗?”我点头示意。我按照“导演”意图去作,总算在第四次扎出“冰花四溅”后,张君满意地点头,一张重要的冰塔林考察工作照片拍照结束。

拍完这张照片后,朗一环同志因为下午要开重要会议,他带着采好的冰雪样品提前下山了。

拍摄任务完毕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4时左右了,足足花去了近3个钟头,大家饿了。我们席地而坐,拿出各种食品罐头,完成了“迟到的午餐”。

午餐后,在下山途中,我们被美丽而神奇的冰塔林风光吸引住了。千姿百态的冰塔林风貌令我不停地拍照。

我贪婪地拍照,不知两位记者何时与我们分手了。

我让姚建华和冯雪华原地等我,我返回原路去找两位记者。我大声呼喊两位记者的名字,回答我的只是山风在冰塔林中的呼呼声。冰塔林像迷宫,三转两转快让我迷路了。幸好我在途中用石头做了记号,我又回到了老姚和小冯等待的地方。老姚对我说:“你总算回来了,真让人担心。他们呢?”我摇摇头,“我想去找你,又放心不下小冯,真让我为难。”老姚补充说。

其时,已是5时半过了,中绒布冰川所在的山谷中已出现了阳光的阴影,我们必须抓紧返回大本营了。我们边走边呼喊两位记者,始终没有回音。

一开始,为了寻找最佳拍摄场景,我们只顾在冰塔林中穿梭般走动,远离了平常的登山路线,在返回途中,我们迷了路。我们在冰塔林中转来转去,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此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6时半(北京向时间20时半),山谷中完全没有阳光了。

大家着急,我也着急了。我让老姚和小冯原地不动,自己爬上近处的一座山脊,登高远望,想寻找回大本营的路。忽然,远处传来了大本营电台播送的革命歌曲声,方向弄清楚了。我用电筒射出的光为队友发出信号,队友跟着爬上来了。现在,我们只能朝着大本营的方向摸索着前进了。

昏暗的夜色中很难在冰塔林里找到正确的路,唯一可依循的就是从大本营传来的电台的广播声和电筒射在冰面上的反射光。循着这个声音,我们有时翻山脊,有时踏冰川;借着这微弱的反射光我们在冰塔林中不致“碰壁”。真是“摸着石子过河”啊!走着,走着,迎面一座陡峭的山脊堵住了去路,难以前进了。

此时,虽然我心里没有把握,但我不愿让队友们失望,镇静地请队友稍等片刻,自己带上登山绳向着这座陡峭的山脊爬去探路。借着电筒发射的微弱光线,我艰难地手足并用地向上爬,20多分钟后,我爬上了顶部。举目下望,看不清什么东西。我正着急中,忽听山下有水流声,我高兴了,从方向判断,那正是我们来时曾经走过的地方,马上就要到达常走的登山路上了。

我兴奋地向队友们喊:“找到路了!快上来!”我从山脊向下迎接队友,在关键的陡坡,我把绳的一端扔往下面队友的手中。小冯实在太疲劳了,老姚把绳捆在她的腰上,我竭尽全力把她拉了上来。到了山脊,大家都听到了流水声,兴奋代替了疲劳,立刻又下山了。

循着流水声,我们很快找到了登山道路,经过5个多钟头的“急行军”后安全返回了大本营。两位记者已经先期到达。队里为我们留下了可口的晚餐,大本营的队友们惊喜地倾听了我们今晚的“险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75197-866555.html

上一篇:解读神奇壮丽的珠穆朗玛峰冰塔林
下一篇:气候变暖与珠穆朗玛峰北坡冰塔林变化
收藏 IP: 111.132.226.*| 热度|

9 檀成龙 吕洪波 梁红斌 杨正瓴 姚卫建 陈昌春 曹建军 anran123 好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