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及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迷信的。那么,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对此略微提上几句,以明确其内含。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英文Science的译文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
“迷信”是盲目的相信,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迷信”。但科学与迷信、信仰或宗教有着重要区别,科学在本质上要求怀疑,并在实践中公开倡导怀疑主义。怀疑主义要求分析型思维以及批评型思维,要求怀疑一切,即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事物,对已经证实的事物,也要怀疑其时空的局限性及观察的准确性。
想要用科学来解释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现象,这种出发点本身就是错的。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通过观察、研究、试验得出的知识。科学研究的对象要具有可测性、重复性、被动性,科学对于主动的或独立性的事物则无法做出研究。因此,科学研究的范围是有限的,有其局限性。我们对于曾经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是无法进行研究的,所以科学尚不能证明的事物并不表示它不存在,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事物事件也不一定是不存在或错误的。如果我们盲目的偏执于某种科学知识,也很容易成为一个迷信者。
作为我们人类的三维生物由于受到认知极限的限制,对一些发生在我们周围和看不见的世界里的事件永远不可能作出任何科学解释。
有时候我们用科学来科学也是失败的,例如用科学来解释人的行为,无论你再怎么尝试也避免不了陷入逻辑二律背反泥潭的厄运。我想这也正是科学解释局限的实证吧!科学未必总是姓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