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朱杰人教授论经学的科学意义

已有 4639 次阅读 2007-8-30 01:28 |个人分类:读书.杂记

 

——朱杰人教授在清华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联合举办首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摘要) [来源:<文汇报>]

 

 

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我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的学术,而中国学术的核心是中国的经学。中国学术的所有领域,都是从经学派生出来的。这就像西方的基督教,它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也是西方学术的核心,由它而衍生出西方学术的各学各派。

 

所以,中国的经学是不能灭的,也是灭不了的。

 

经学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事实上,中国的学术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特征就体现在——它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模式,它是一种追求事物各种关联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追求对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影响、渗透和整合,这种思维方式明显地有别于西方那种分析的、割裂的、局部的、以形式逻辑见长的思维方式。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以阴阳相对、五行相生相克等的基本理论,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思维定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物等“天人合一”的完整的宇宙世界。它充分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的整体。

 

《周易》的重整体、重系统、重关系的这种宇宙观和思维方式对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周易》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来考虑问题。

 

中医就是这一思维模式最经典的代表。中医对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施治的出发点不仅是把人体看作是由各部分器官有机结合的整体,而且把人看作大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关联体。中医认为,只有从人的全体出发,把人与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病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中国的学术是由经学孕育而衍生的,经学的整体思维模式孕育出中国学术思维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

 

研究中国学问的人都知道“文史不分家”这句名言。在中国学者的眼中,文学和史学是互相渗透的,互相关联的,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把它们人为地分割开来,就不可能取得对它们的正确认识。上文提到的中医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经学研究本身则更能说明问题。

 

在传统的经学研究中,文、史、哲、经济、政治这些在西方学术中有着严格分野的学科是整合在一起的,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浑沌的模糊,但是,恰恰是这种浑沌给了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感悟,恰恰是这种模糊使我们有可能进入事物的本源,掌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西学东渐,明晰和严格的学科分类,带给我们的是明快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它使研究的方法趋于简洁和便于运用,因而很快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中国特色的整体研究被遗弃,甚至被当作落后的思想方法而受到批评。更严重的是,由于西学学科分类的思维方式借重西方文明的学术霸权对中国学术的压迫,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学术思维赖以生存的土壤,又从学理上加速了经学的衰亡。

 

其实,思维方式是无所谓优劣之分的。我们并不否认西学学科分类的科学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也是有弊病的。而它的弊病恰恰可以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加以弥补。所以,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把自己的长处丢掉。

 

经学是训练思维的学问,它培育了中国人特有的独立的思维模式。经学思维的模式是科学的,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我们应该丢弃民族自卑情绪与民族虚无主义。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否定自己的传统,不是因为我们的传统不好,而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传统的无知。

 

讲演者小传:

 

朱杰人,1945年生,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文学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所长,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兼任世界朱氏联合会秘书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主要著作及论文有:《朱子全书》(主编)、《历代诗经研究要籍解题》、《迈向21世纪的朱子学》(主编)、《论八卷本<诗集传>非朱子原帙兼论<诗集传>之版本》、《朱子<诗传纲领>研究》、《<诗集传>引文考》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6648.html

上一篇:须改善学术环境才能搞出真学问——再与NEW先生
下一篇:体制改革为何是关键?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