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人生所享受到的是什么?

已有 4778 次阅读 2007-8-16 18:45 |个人分类:人生.世相|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杨玲先生《我为身后三百年写作》读后感

 

[本博主按语]此文作于杨玲先生《我为身后三百年写作》发表后不久,但未及时改成,故延至于今始予发表。

 

《我为身后三百年写作》,这篇杨玲先生的新作,是一篇情理交融成一片的好文章。读后令人感动,而又发人深省!

 

“多么神奇的音乐啊!只有心灵无比纯洁的贝多芬,才写得出这么仁爱一切,包容一切的音乐来。”为什么贝多芬的心灵无比纯洁?因为“到写第五的时候,贝多芬已经处于半聋状态。这个时候,贝多芬更多是在和自己斗,和自己的恐惧,和自己的身体斗”,就是说,此时贝多芬的痛苦人生差不多已发展到极至了!我由此而感悟到——

 

痛苦乃是人生的本质所在。

 

唯有命运之神能使一个人一生都处在越来越痛苦的生存境遇中,唯有经历了如此痛苦的人生的人,方有可能彻悟人生的真谛(本质)。

 

所谓最美的音乐,其实就是人生本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文学史、科学史等等人类文明史上那些最伟大的作品,其实都是人生本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都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欢乐或幸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处于痛苦的或不幸的人生境遇中,或者至少是因彻悟人生的需要而不得不放弃其欢乐或幸福的人生享受从而使自己处在痛苦或不幸之中的人们的创造与发明。

 

换言之,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许多欢乐或幸福,其实都是别人给我们带来的——我们其实是在享受他们这些人所曾经遭受的痛苦或不幸的成果。当然,除此以外,我们也在享受着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欢乐或幸福,然而这同样不过是在享受我们自己所曾经遭受的痛苦或不幸的成果。

 

故从本质上说,人生的痛苦或不幸才是人生享受的对象。人生所享受到的只是人生的痛苦或不幸——不是他人的痛苦或不幸,就是自己的痛苦或不幸,抑或二者兼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6078.html

上一篇:什么叫"学者"?
下一篇:学者的心忧天下——答[游客]new先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