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郝柏林 郝柏林的中文实名博客,只能偶然写一点

博文

一面明镜:周光召的论文统计

已有 16703 次阅读 2009-9-18 10:42 |个人分类:科学史料|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不端行为, 科学论文, 学术作风, 老实态度

一面明镜:周光召的论文统计

郝柏林

 

20095月,为祝贺周光召同志80华诞,出版了他的科学论文集。从文集的目录,可以统计历年发表的文章数目,归纳出下面的表格:

 

年份

文章数

说明

年份

文章数

说明

年份

文章数

说明

1955

2

在国

1971

 

 

1987

3

任院长

1956

1

1972

 

 

1988

2

1957

2

在苏

1973

 

 

1989

 

1998

1958

9

联至

1974

 

 

1990

 

 

1959

10

1960

1975

 

 

1991

1

 

1960

15

 

1976

 

 

1992

 

 

1961

5

1977

 

 

1993

 

 

1962

 

1978

 

到理论

1994

 

 

1963

2

1979

2

物理所

1995

 

 

1964

 

1980

13

 

1996

2

任科协

1965

 

1981

8

 

1997

1

主席至

1966

 

1982

14

任所长

1998

1

2006

1967

 

1983

5

1990

1999

 

 

1968

 

1984

14

任副院长

2000

1

 

1969

 

1985

3

 

2001

 

 

1970

 

 

1986

5

 

2002

 

 

 

周光召是二十世纪我国最富创造性、同时又对国防建设和科学管理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理论物理学者。他的发表记录里有两段文章数目基本上降到零的时期。第一段是从19611978,参加核武器研制的时期;第二段是从19891995,包含在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4-1987)和院长(1987-1998)的期间之内。这两段“零发表”的时期,反映出周光召为国防建设和科学管理而少做了多少个人学术贡献!

 

这张统计表同目前国内某些大学校长、副校长,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的论文统计形成鲜明反差。“官”越大,文章越多,每年三五十篇、甚至更多的科学界、教育界的“领导”大有人在。笔者曾经给出过一个实例(见2007121科学网博客第13015条)。其实那只是SCI文章的数目。如果加上非SCI文章,“成果”会更多;平均每十天或一周发表一篇论文的“领导”也不乏其人。

 

记得1990年代中期,在科学院数理学部评审增补院士候选人的一次会议上,黄昆先生曾经说,当年我们一年出一篇论文就很不容易了;现在有些年轻人怎么搞的,一年可以出几十篇文章。完成和发表一篇科学论文需要多少个工作日?实验工作要设计方案、建立设备、准备样品、进行测试、搜集数据、分析思考和得出结论。理论工作要冥思苦想、悟出道理、进行数学推导或编写计算程序,检验和论证所得结果。这些都不算,只考虑材料齐全之后撰写正文和提要、绘制图表、核对引文,投稿之后回答审稿意见,对文章做修改补充,这一切没有二三十个工作日是很难做到的。理论物理学界以多产著称、现已作古的Per Bak,在巅峰时期曾经创造过每25天发一篇文章的记录。那一年也超不过15篇。

这说明,那些年产数十篇论文的“大腕”们显然占有了学生、同事和“下属”的劳动成果,在不应署名处写下了名字。不妨设想一次“面试”:请如此“丰产”的一位“作者”事先不做准备地介绍前一年发表的每一篇文章的要点,一篇文章只讲一分钟;估计会当场“露馅”。无怪乎有人承认对某些署名文章并没有“亲自过目”。文章不仅是成果,还意味着责任。按理说,署名作者中“级别”越高的责任也越重。然而在我国揭露的学术不端事件中,某些“领导”或他所在单位往往以不知情为由把责任推给年轻人。

 

目前我国科学和技术论文总数已经跻身世界前茅,但真正有影响力文章的相对比例并未随之上升,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件时有发生。希望担负着科学管理责任的人士能以周光召同志的论文统计做一面镜子,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争取以后更老实地做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8-256357.html

上一篇:国家生物医学信息中心搁浅十年!
下一篇:圣菲研究所与复杂性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40 李正杰 邸利会 覃开蓉 秦智袖 薛宇 杨正瓴 周忠浩 刘华杰 武夷山 苏青 刘全慧 毛飞跃 艾云灿 李传亮 郭向云 陈儒军 鲍博 赵明 王德华 梁建华 吴飞鹏 胡新根 周春雷 陈国文 蒋建军 刘立 李宁 任国鹏 吕喆 蔣勁松 贺天伟 王立 马光文 李泳 施继龙 齐霁 曹俊 罗晓兵 叶剑 田松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