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512):30年前的手稿——我珍藏的自己最早的一份手稿

已有 1636 次阅读 2016-3-29 11:02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1976年高中毕业后开始做民办教师。从1977年开始,我连续参加三年高考,1979年才终于考上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中文系。19836月大学毕业。由于当时的未婚妻现在的夫人在宜昌西陵峡旁的原核工部827基地做初中英语教师。我大学毕业时,该基地是国家决定了的下马(军转民)单位。岳父母习惯军工企业待遇好,不愿意到地方工作。同样地处宜昌地区的原航天部066基地,虽然也是军工企业,但是搞导弹的,当时企业状况和前景都很好,因此我大学毕业后就报名到当时地处湖北远安县(当阳附近)的原航天部066基地第一中学做高中语文教师。1988年,国家普遍开始恢复职称评定工作。在1987年,航天部就将本系统教师系列职称评定工作的试点放在我工作的单位——航天部066基地第一中学。我昨晚在家里书架上找书,见到自己1987年为评中学一级教师所写的工作总结,题目是《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工作总结》。文后注明的时间是“一九八七、二、二十一”。它是我珍藏的自己最早的一份手稿,已有30个年头了。写这份工作总结时,我还是28岁的小伙子啊。这份手稿是名副其实的手稿。当时没有电脑,打字机只有单位才有,写了文章要“备份”,要么重新抄写一遍,要么用当时流行的复写纸复写。这个总结复写纸上面的一稿,当时上交学校职称评定委员会了,我留存的是复写纸下面的一稿。30个年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人的一生中,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岁月,岁月无痕,流年沧桑,当复写的字迹已变得相当朦胧模糊,需要仔细辨认才能认清。最后一页的纸张有些破烂,我用A4纸在下面衬贴了一下。以下是这个总结的开头两页和最后一页:


图一:总结的第1页


图二:总结的第2


                           图三:总结的最后一

下面我把这个总结的第一部分“自传”中的一些内容放在这里共享,以纪念当年奋斗的青葱岁月。


   最喜欢的散文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屠格涅夫的《门槛》。

   最喜欢的小说是:伏尼契的《牛虻》、勃朗特的《呼啸的山庄》。

   最喜欢的伟人传记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传》。

    最喜欢的古诗文名句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最喜欢的格言是:马克思喜欢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我后来自己又加了几句:“我所没有的,要么我本来不该有,要么生活迟早会给我。”)

   最喜欢的中国古代箴言是:孔子说的“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第一》)

   最讨厌的格言是:“话到嘴边留三分。”

   最崇拜的人物是:追求真理的马克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挫折时能“鼓腹而歌”的庄子。

   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古训是:“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故事是: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读书。

   我的座右铭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联)

   以上这些文字,完整地、立体底地、清楚地反映了我近三十年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些经历中形成的性格特点。


    语文味教学理论是来自于我的生命底里与灵魂深处的理论。语文味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语文命题,是对崇高理想的激情呼唤,是对积极生命的深情讴歌,是对艰难人生的英勇担当,也是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罕见的坚韧顽强与执着追求过程中,源源不断生发出来的自勉又勉人的诗意豪情的审美性释放。熟悉我主持负责命制的深圳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的老师都会知道,仅凭以上节选的自传性文字即可知道,这份30年前手稿中的不少内容,作为生命体验,早已深度融入进了从2000年开始我主持负责命制的深圳高考模拟语文试题,成为我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熟悉我主持负责命制的深圳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的老师们来说,这份30年前的手稿中的内容、文字,特别是情调、精神与气象,该是经常见面的老朋友了。是的,懂得语文味教学理论的朋友看了这篇随笔,你就会对语文味教学思想有更诗意、更激情、更人性、更深刻、更体贴的了解。而不懂得或不太了解语文味教学理论的同行看了这篇随笔,你就会多少懂一点什么是语文味,多少懂一点什么是语文味教学法和语文味命题法。

 2016/3/29

 

 

 

注释

①有人说不能称自己的妻子为夫人,我认为这是迂腐之见,就是在古代文献中,也有称妻子为夫人的例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965748.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510):这儿子真孙子啊!
下一篇:少堂志林(513):“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收藏 IP: 218.18.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