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324): 再说学术“报仇” 四年不晚 哈!

已有 1891 次阅读 2015-10-7 20: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再说学术“报仇”,四年不晚

——回应四年前对代表课概念的围攻

 

今天收到《语文学习》2014年第7——8合刊,上面发表有我和程少堂工作室李琛合写的《代表课: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概——兼对批评代表课初论一文的回应》论文。

代表课这一概念,由程少堂于2006年正式提出,并在2007年底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中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接着,程少堂在《语文学习》20107——8期发表了《代表课初论》的论文。从《语文学习》杂志给这篇文章加的按语来看,编者似乎不大喜欢这一概念,但仍把代表课作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推出,用了将近四个版面对该文进行刊载,体现了这份刊物学术上的敏锐和某种包容,也显示了海派语文学术界的开放态度。同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高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了该文。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初中语文教与学》2011年第6期在《观点摘编》栏目中,也以专栏形式集中介绍了由程少堂提出的代表课理念所引发的系列争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编辑老师认为:“教师就是应该有自己的代表课。”一时间,代表课成为我国中学语文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争鸣不断,在网络上,在语文教学各大中文核心期刊里,同行们或直接或间接地,或理论或实践地,以不同的方式发了不同声音。赞者如武汉市洪山区鲁巷中学以打造代表课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湖北秭归茅坪小学组织教师开展上代表课活动等等。弹者则为批评代表课理念的文章,如《语文学习》杂志连续发表的《“代表课”是个伪命题》《让“代表课”胎死腹中》《代表课:适时生存悖时汰》等文章。

有争议原本是学术的应有之义,赞与弹都推动着我们对代表课理念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认为,代表课是个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概念,期待通过争鸣来进一步丰富对代表课的理性认识,进而推动学界对代表课的研究。但是,《语文学习》编辑部连续几期组织江浙一带一边倒地批评代表课理念的文章,事实上造成了围攻代表课理念的态势,却对南京等地一些教师支持代表课理念的文章压下不发(有些作者将文章发给《语文学习》编辑部时,也发给我了)。对此,我是很不理解的,曾专门致电该刊负责人,要求根据学术讨论的游戏规则,在发表批评文章之后能发表各地老师不同意见的文章。该刊负责人回复我说:“如果是你程老师回应,我们提供平台。”我对这种答复也很不理解——学术讨论,干吗一定非要作者本人掺合而不发表读者的不同意见?我平时脾气急,但对学问我一点也不急。鉴于该刊负责人答应按学术游戏规则给我提供回应平台,此后在经过三年多长时间的倾听、思考、沉淀和研究后,我们写出了对《代表课初论》的批评进行回应的长篇论文,在20137月间投给《语文学习》。我们这篇文章的发表过程艰难曲折,其间作者和编辑部反复博弈长达一年之久。到2014年暑假,即过了一年之后,《语文学习》才发表了我们反复修订的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就是说,我们对批评的回应,花了整整四年才诞生。这篇长文未删节的全文,后来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411期头版头条。该刊用了整整6个版面。。

外省一位搞语文教育研究的大学教授,看完我们这篇花四年之力写出的反批评论文后发来评论说:“程老师的代表课一文看完了,方方面面的论证非常严密,没给对方留出反诘的空子。代表课是一种客观存在,一些人或者忽视原文借质疑之际阐述自己的见解,或者为批而批。程老师这次的反批评厘清了一些概念,相信“代表课”这个学术概念必将进入课程与教学论教材。”

少堂公曰:学术“报仇”,四年不晚。四年砍柴不误功,我一开口你没戏。此乃思想的胜利。哈!

2014820日)

—————————————————————————————————————

相关链接:

1.《程少堂:学术“报仇”四年不晚(回应四年前对代表课的围攻)》程少堂、李琛:《代表课: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概念——兼对批评《代表课初论》一文的回应》,

网址: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1322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926281.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323):师妹、老乡以及差一点成为”学生”的R女士
下一篇:少堂志林(325):【转载】程少堂黄山评课:“评课的最高境界”
收藏 IP: 219.133.1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