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周易》的最高理想与语文味——易学丛札之二

已有 1423 次阅读 2018-9-20 10:20 |个人分类:语文周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少堂志林(808):《周易》的最高理想与语文味——易学丛札之二

已有 846 次阅读 2017-1-24 19:1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推荐到群组  

   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2010年曾请著名易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余敦康先生做了一个讲座,讲座的标题是《易学的现代诠释》。这个讲座实录在网上广泛流传。余敦康先生在这个讲座中开头有一句话说:“就是我们在座的,没有学过《周易》。实际上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有了《周易》的文化基因。你天天在用它,可是你不知道它就是《周易》。”

    我研究语文味的经历印证了余敦康先生这个观点,即一个中国人可以没有学过《周易》,但由于文化的作用,他会按《周易》的有些思想做事。

    余敦康先生在《易学今昔》一书中指出:“就易道的价值理想而言,则是追求一种以‘太和为最高目标的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在先秦各家中,道家对自然的和谐仰慕钦羡,极尽赞美之能事。……儒家则侧重于追求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实际上,先秦各家普遍地把天人和谐作为价值取向……只是各家对这种整体和谐的论述,有的比较侧重于天道,有的比较侧重于人道。”而《周易》提出的太和思想,是先秦各家中对整体和谐的最完美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理想。”(余敦康:《易学今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月第1版第11余敦康先生还认为:“照《易传》看来,天道有阴阳,地道有柔刚,人道有仁义,天、人三各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势力,合起来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如果阴阳相应,协同配合,叫做达到了中和境界。中和的极致名曰太和,这既是宇宙的本然,也是人类所追强额最高理想。”(同上书,第17页)

   这里我们可以结合余敦康先生的观点,回顾一下语文味研究的早期情况。

   2001年初,我在深圳市罗湖区一所民办学校听课后的评课中,正式提出语文味理念。当天下午在罗湖区的一次全区语文教研会上,我又进一步以语文味为主题做了一个简短讲座。晚上回来,我将讲座的内容整理成为一篇短文《语文课要教学出语文味》,发表在当年的《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A刊(即后来的《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这是学术界第一次正式提出语文味理念和语文味学术概念。语文味概念的提出以及这篇文章诞生的经过,教育部语文出版社20081月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第48页有详细记载。2001年下半年,香港教育学院邀请我赴香港参加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我将这篇短文扩充为一篇万字长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交香港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这篇论文后来全文发表在武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年第3期全文复印转载。这是一篇在语文味研究历史上非常重要、有重要地位的论文。说它重要,是因为它以细胞的形式,内涵着此后一直到今天十数年间的语文味研究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精神。换言之,后来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都是对这篇文章思想的补充、完善、印证、丰富和发展。

   语文味网2013年底正式开始运行。正式运行不久,我在语文味网挂出了语文味研究历史上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这篇万字长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网址: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597这篇文章后面标注的写作时间是“2001年12月4日”。这个时间实际上是香港国际会议的时间,文章写作的时间比2001年12月4日这个时间要早些。

    遥想当年,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我丝毫没有把语文味和《周易》的思想相联系的想法。那时,余敦康先生的《易学今昔》一书也还没有出版。但正如余敦康先生所言,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有了《周易》的文化基因无论你学没学过它,你天天在用它,可是你不知道它就是《周易》。的确如此。当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艰辛地走过十数年漫漫征途,终于形成体系,并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周易》的思维去结构《中国语文美学新体系——以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为核心》的时候,回头再看16年前语文味研究初期写的这篇长篇论文,发现语文味的价值追求和《周易》是相通的。例如,在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文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语文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语文教师要有激情。不过我以为,语文教师的激情最好是一种内在的充满张力的激情,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保持一种含蓄的有节制的奔放,绝不能滥情,不能夸张,不能张狂,更不能嚣张。语文教师教学情感的最好状态应是不瘟不火,有如太极图,阴阳协调,刚柔并济。语文教师要热心肠,冷头脑。语文课要让听者沉浸在一种审美愉悦之中,如沐秋阳,如坐春风,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最好是‘文’一点、温和一点、清淡一点、轻松一点,甚至古典一点。我以为古典一点的情感是最美的情感,是最耐久的情感,古典美得看久点,体味久点,因而也是最有‘语文味儿’的情感。”

    从“太极图,阴阳协调,刚柔并济这些用语就可以看出,语文味研究有意无意之间,受《周易》阴阳思维的影响。

   再看这篇文章中的以下文字:

   “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来。情感本是美感的重要因素,教出了情感的语文课也就是有美感的语文课。但是,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是丰富多彩的。首先,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我们不提思维美,尽管“思维是人类最美的花朵”)与文化美。其次,语文课堂上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心理环境。课堂教学的氛围美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环境,它能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感情和信息的无障碍交流。这种心理环境主要体现在一种师生关系美。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现象: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而不是五张皮)。此时此刻,如果把教师与学生当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人’的因素,而把教材、教法、教学环境当成是教学过程中‘天’的因素(相对教师而言,也可把学生当成教学过程中的的因素),那么,弥漫着‘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即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

   这段论述说明语文味研究从一开始就受到《庄子》和《周易》的影响。说到《庄子》的影响,记起三四年前,某语文杂志的一位女编辑约我写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我花大功夫,写了两万多字的长文《在庄子的怀抱中缱绻缠绵 》。因为文章对语文界现实多有抨击,约稿编辑不敢发表。不发就不发吧,她的言语中甚至有我这篇文章是想“傍古人”、拉大旗作虎皮等一些不得体的意思。看她是个女士,我让着她,不跟她计较。这篇文章后来全文收入《语文味教学法》,作为该书的第四章。上面引述的论文中的文字还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即语文味教学追求各种教学要素之间的和谐,语文味教学把臻于“天人合一”作为教学的最高境界。正因此,我才把形象表达这个目标的海子的诗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作为这篇论文的正标题。实际上,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这个最高追求自始迄今都没有变化,都与《周易》的“天人合一”“太和”思想一脉相通。

   不仅如此,20024月在深圳中学主讲的第一堂全市性大型公开课、语文味发轫之作《荷花淀》课题为《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荷花淀看中国文化》,其教学主题就是和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8个年头已然过去了。

   按中国传统,18个年头接近一代人的时间。可我回头一顾百媚生。

   在运用《周易》思维结构《中国语文美学新体系——以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为核心》的今天,细读余敦康先生的《易学今昔》一书,我还是想把那两句我曾反复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

   最好的读书不是摄取,而是印证。读书最大的乐趣无非是与自己的生命经验交换印证。

2017/01/24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程少堂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029695.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807):易学与语文味——易学丛札之一
下一篇:少堂志林(809):易道与语文味之道——易学丛札之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35891.html

上一篇:易学与语文味——易学丛札之一
下一篇:易道与语文味之道——易学丛札之三
收藏 IP: 14.154.17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