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752):反模式即反文化、反教育,而且反美

已有 2365 次阅读 2016-12-6 22: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惠州教育》2016年第5期发表了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周蓉老师题目为《 “三案六步”在高三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和创新》的文章。惠州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周瑞彬老师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转发这篇文章时加了一段按语:

   “豆腐是模式,豆浆乃非模式(其实是简单的、隐含的模式)。不妨各美其美,还是美美与共好。

  “模式,意味着理清了头绪,建立了秩序。模式的建立与突破,都意味着创新。

  “全无模式概念或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茫无头绪、混乱无序。”

    我认为周老师的按语很好。

    各种艺术中的模式,本质上都是一种美。

    京剧的程式即京剧艺术模式。北京京剧院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玉珍在《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的讲座第二讲《京剧的程式性》中指出:

   有些人就以为凡‘程式’必然是陈规陋习,必然是条条框框,必然是对艺术改革的束缚。推崇‘程式’,就是反对改革创新,就是因循守旧,因此有些人以‘打破程式’为时髦,以‘取消程式’为炫耀自己改革创新的资本。其实,世界上各种艺术都与京剧一样存在着程式,没有程式就没有了艺术程式就像我们写文章时的语汇、词组和成语经过严格的语法规范连缀起来一样。比如中国画家在勾画山水花鸟时的勾勒,泼墨、积墨、皴法、烘托和用色的程序;芭蕾舞在表现各种情感时的大跳、托举、旋转、倒踢紫金冠;歌剧演员在抒发情感时的咏叹调、宣叙调以及演出过程中的序曲、间奏曲、舞曲;电影在表现不同画面时的的特写、近景、中景、远景、蒙太奇、化入化出和话外音等等,不都是不同艺术中的程式吗?如果取消了这些程式,这些艺术也就不能存在了。取消了勾勒和没骨,还有国画吗?取消了足尖动作,还能叫芭蕾舞吗?取消了咏叹调还能叫歌剧吗?取消了蒙太奇和特写镜头,电影还能拍摄吗?取消了西皮二黄的种种板式,还能叫京剧吗?真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京剧中的程式就像生物中的细胞,物体中的分子与粒子一样是无法分开的。

   程式的运用是极其灵活的,都是根据剧情的要求变格设计的。

   “京剧丰富的表演程式在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形象中都是取之不尽的;而运用程式的方式方法也是变化莫测的,只要演员掌握了程式运用中起承转合的法则,按京剧艺术表演的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就会在京剧舞台上创造出更多鲜活的艺术形象。

   中国书法美学理论亦认为,卓越的书法家总是善于在严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驰骋并施展其创造才能,因此,他们往往任情姿性,纵笔所如,使人看出他们的“无拘无束”,而又不流于“荒诞狂怪”;既有“先圣”的遗风,又有自己的“圣地”,即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放豪之外”。

    梁思成先生的著名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和宗白华先生的著名文章《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都被收入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我认为这两篇文章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具体说,梁思成先生笔下的“千篇一律”即是宗白华先生笔下的“实”,梁思成先生笔下的“千变万化”即是宗白华先生笔下的“虚”,“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关系,即是“虚与实”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艺术创造中的模式与个性化创造之间的关系。

    我在创立语文味教学法的重要论文《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2期 “程少堂之教改探索”专题中转载)最后一段中指出:“现在有人以反对教学模式为新潮,实则反模式就是反教育。教学、教育需要模式。但我们要反对模式化,模式化即匠化与僵化,其本质是对模式的反动和扼杀。”我的文章接着还指出,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语文味教学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语文味教学法所践行的原则是:一个理念,多种(元)模式,组(综)合运用,突破超越。语文教学法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至人无法’‘法无定法’,所以在我们语文味课堂上不仅存在主模式与副模式,而且实际存在一个模式群,从而保证了依据语文味教学理念进行的语文教学,是既有章法而又灵动的,是温煦、优雅而有深度的,也就是美的。

  文化即行为模式。教育本身的宗旨之一就是建立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模式即秩序,即美。建模是创造美,破模不是为了破模而破模,而是为了使美更美。建模是破模的前提。教育、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应先谈建模,然后才能谈破模。因此在教育中反模式,不仅是反文化、反教育,而且反美。

   现在有的一线教学名师在自己的工作室提出构建多元教学模式的课题,这种想法和动机当然是好的。但我要问的是:你工作室有几位老师熟练掌握了两种以上的教学模式?如若不然,奢谈建构多元教学模式或多元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有何意义?

2016/12/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019154.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750):前世的因缘
下一篇:少堂志林(753):一切献给党——补交99个月党费小记
收藏 IP: 218.18.59.*|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