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etPub论文编辑的企业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tPubSCI

博文

科学写作之拒绝某些中国式惯性思维

已有 4815 次阅读 2015-4-15 09:2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sci论文写作

在上一篇博文中我讲到了我所观察到的中国作者的一些不够清晰明确、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表达习惯。 现在再来说说几个我认为的不利于科学写作、甚至不利于科学研究本身的中国式惯性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多的精华,但是几千年来,创新在中国文化中从来就不是一个被特别推崇的特质。人们普遍尊重圣贤的教诲,上级的权威和大多数人的习惯。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写作中,很多时候就表现为盲目从众和人云亦云。可是科学研究的精髓恰恰就是创新。在很多科技期刊的说明里,都明确表示了最基本的对originality的要求。根据我的观察,有时从众的惯性思维会被一些中国作者不自觉的带入到写作里。下面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屡见不鲜的“研究热点。”这个词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问题是它如何在论文中被使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词被写在导言里,用以解释为什么会开展此项研究。有作者甚至表示,大家都是这么写的,不这么写还能怎么写呢?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所谓研究热点,就是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都在研究它,所以我也研究它。换句话说,我开展一项研究当然是因为这项研究重要,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它重要!是不是这个逻辑?从现实的角度,跟着主流走可能确实比较“实际”。但是从科研创新的角度,“研究热点”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开展研究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应该是研究本身的意义,它能解决一个什么样的科学问题,这个科学问题为什么需要得到解决。不错,研究的意义可能是被很多人认同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去研究这个问题。做为作者,应该明确自己所从事研究的真正意义,并且把它表达出来,而不是人云亦云。事实上,在我所阅读过的大量西方作者的科学论文里,从来没有人把“热点”做为从事一项研究的根本理由。打个比方,研究一种新型的药物分子,可以写这是因为某种疾病需要被攻克,过去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存在怎样的问题,而新兴的某类分子显示了巨大的潜力,但是还有一些什么样的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我们从事了如下研究。而不是简单的说一句,这种新型药物分子很“热”或者很“流行”,所以我们就研究它啦。

第二个例子是常出现结论或者摘要末尾的惯用句式“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具有深远的意义。”这话是没什么错,可是也不是很有营养,缺乏具体信息而显得空洞。把同样的句式套用到几乎任何科研工作上都是适用的。所谓科学研究,可不就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或者解释某个现象提供科学依据么?科学发展到今天如此之系统,任何研究背后都有一套或者很多套理论(假设),提供“理论指导”也一定是没错了。 使用这样的cliché(中文翻译不太好听,叫陈词滥调)会让文章显得缺乏原创精神,所以我认为是应该尽量避免的。说明一项研究的意义,可以写填补了之前研究的什么空白,解决了一个什么具体问题,对本领域做了什么样的贡献。总而言之,用具体的事实说话,而不是套用一个空洞的句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糊真理。

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 如果是面向英文期刊投稿,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上面我所说的问题会很自然的成为很多西方读者、包括评审专家的疑问,当然需要加以避免。即使是面向中文期刊投稿,虽然可能之前有不少文章都曾经套用过“研究热点”或者“提供科学依据”这样的词句,并不代表这些是应该保留的良好习惯。如前分析,这种套用的写法缺乏作者本人的独立思考,有损于文章的原创性。我认为,不好的习惯应当依靠我们一代代中国科学家去纠正,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养成刨根究底、认真思考的习惯,维护科研工作的创新精神。

(此文由LetPub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LetPub中文官网: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sci_writing_29

进一步了解, 请点击查看:www.letpub.com.c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32242-882476.html

上一篇:科学写作之拒绝中国式含蓄与模棱两可
下一篇:谈谈科技论文中复合图的制作
收藏 IP: 58.246.75.*| 热度|

4 卜昔 黄荣彬 wliming chennaoc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