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就读于一个双非院校,在这期间我沉溺于网络游戏,对自己的约束力差,大二至大四基本上每学期补考和重修在10科左右,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论积累也基本上等同于零,因此曾一度面临着被退学的风险。
开始改变发生在大三时,那时我刚刚进入实验室开始准备毕业试验,每天都觉得很疲惫、也更加迷茫。除了科研的不确定性,还感觉到自己很有可能因为挂科太多而无法毕业,愧对父母的养育与付出。
人常说:“人的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我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我突然间就喜欢上早出晚归,食堂、宿舍、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也渐渐喜欢上这种充实的感觉。
在研究生考试报名前一个月左右,在室友的带动与鼓励下我也随大流似的报了名。我每天恨不得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生怕同学们看见班里的倒数第一,一个随时可能被学校退学的学生在准备考研。我感觉自己承受着来自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心理压力特别大,在跟导师说明情况后,我决定回家准备考研。
在此期间也多亏得到了导师的鼓励,我也因离开学校而摆脱了心理压力。当时仅仅有两个多月进行复习,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付出,只能说没有浪费一分一秒,也因此我如愿地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这是我本科期间唯一一件成功的事情。
在这种成功的激励下,我开始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包括我还没有完成的挂科和重修,也开始规划我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在大四下半年,考研复试、毕业答辩以及重修也是接踵而至,我印象中基本上是没有一天能够松口气,但是我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
在大四结束的暑假,我并没有回家而是选择留在学校恶补专业知识同时也开展一些试验。从那时起,我也开始接触SCI论文。很可笑的是,我当时也并不清楚SCI是什么。但是我决心在研究生期间发表一篇SCI论文,因此我开始了解SCI论文,阅读英文文献也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很幸运,当时有两个学霸室友,他们那时甚至已经完成了中文核心的发表,开始撰写SCI论文。这无疑给我带来了压力,当然也有了学习的动力。我主动请缨,跟导师提出用本科数据撰写论文的想法,导师也给予了我大量支持。
但天不遂人愿,在几个月努力后我被拒了稿,这给我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当然,这也是有收获的,在经历了一系列专家评议后我获得了很多专业的修改意见,这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论文。
在投稿期间,我也完成了两个实用新型专利的撰写,同时帮助两个师弟完成了毕业试验。在研一第一学期回家前,我跟老师表明要继续完成上一篇英文论文的投稿,老师对我的想法表示大力支持。
寒假期间,我在SCI论文上投入的时间更多,比如在MOOC上学习文献管理以及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学习数据处理方式和更漂亮的绘图方法。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顺利修改了论文初稿。
当时的我十分自信地拿着初稿去投了SCI杂志,结果也可想而知,从一区到三区的几个杂志,无一不拒稿。当时也对我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以至于半年我都没有写过任何论文,而是利用半年时间完成了我硕士论文中的主要试验。
实验完成后我仍然有写SCI论文的想法,于是我认真总结了上次失败的原因:
1)很多人鼓励直接用英语去写初稿,但是英语不好的我很难写出有逻辑性的英文文章;2)完成初稿时间过长,导致逻辑较差(写完了后面内容,就忘了前面的内容);3)在完成初稿后没有立刻认真修改论文。
为了弥补我没有发表SCI的这个遗憾,我利用第二个春节假期,进行论文撰写,这次我首先写了中文(不推荐),并根据中文初稿写了英文初稿,我又用了将近3个月对初稿进行修改。
虽然我付出了很多精力但仍然避免不了与英语母语者英语习惯差异,多亏了LetPub帮我进行了润色服务,这个过程中LetPub的老师对全文进行了大量修改,可能出现歧义的句子都让我再三确认,在此向LetPub公司全体老师表示由衷地感谢!
这次投稿也是十分顺利的,从投稿到接收仅仅花费了1.5个月,我的文章发表于Bioresource Technology期刊(中科院1区,IF:9.642)。
SCI论文是学生和老师科研能力的一种代表,我们都在努力争取发表SCI。开展实验、阅读文献这些也始终需要我们付出努力,选择合适的方法、不断完善和优化,相信每一个努力的科研人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SCI论文英语润色│同行资深专家修改│专业论文翻译│格式排版整理│SCI论文图片处理│Video Abstract|学术翻译英译中│SCI论文查重│LaTeX论文润色│SCI论文写作讲座│联系我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