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l199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sil1990

博文

作为师兄师姐,怎样指导师弟师妹做研究、写论文?

已有 7613 次阅读 2015-6-7 12:10 |个人分类:学习有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研究生

 科学即理性,通过理论与实(试)验的方法来探索未知,重要之处是掌握方法。

 最近身边发生过这么几件事:

   1.某导师的研究生发了一篇1区的SCI,但据说是师姐留下的研究成果;

   2.某研究生写了两篇文章,但导师一直压着没让发表;

   3.某导师要求自己的博士生延迟毕业,因为没有招到新一届的博士;

   4.某硕士生答辩会上,某导师出现在自己研究生的答辩现场,力挺自己的研究生;

   5.学院规定若导师的研究生有存在答辩、抽查或外审不过的情况,那么第二年只能带一个研究生;

   6.一学妹在临近论文答辩前期找一研究生师兄帮忙改大学毕业论文;

   7.一师弟主动联系一师兄指导论文写作;

   8.一课题组的成员之间从来不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就连在办公室也从不交流;

   9.一课题组的成员经常一起在办公室聊天,一起活动;

   10.某导师将大学毕业论文的审核交给研究生做;

   11.某师弟帮师兄修改毕业论文。

 上述几件事看似彼此独立,但仔细分析,所有事中都近乎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若导师不作为,那研究生只能靠、等、要。

 人若没有一技在手,那就会觉得不踏实。当研究生没有研究课题时,也就会呈现六神无主的状态,整天萎靡不振,有时候甚至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

 研究生算是刚入门的科学家,但是究其根源则是个学术衍生品,能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也就足以。

 目前国内研究生培养基本是这样的流程:

 研一:上课(这时候是激发灵感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的接触,能有不少好点子);研二:做课题(当然有的在研一甚是本科就开始,这个时候学习了信息检索之后,多数人便开始了看论文与尝试写作);研三:毕业论文、找工作。

 这就意味着研究生用于研究的时间是有限的,多数研究生能出两篇质量稍好的文章已不易,但却有不少人仍在怀疑自己文章的价值所在。

 目前,研二了,仅有一篇核心、一篇会议、一篇第二作者,为了获得奖学金,正在准备再写一篇。文章的点子均是对现实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所得。明确了文章价值所在,便开始着手找资料。我曾说过在没有实验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写出较高质量的理论性文章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和得出理论,因此理论性的文章不好写,难点在于数据获取没有标准化流程。理论性文章写作,就我的感悟,就是“用某方法探讨某问题进而得到种数据”,理论性文章重在探讨,获得数据的方法具有易变性。

 我写文章的流程:

   思考一现象+确定一课题+查询课题文献(看是否有人写过)+查询可用方法+查询相似课题+整合所有资料+学会可用方法(可以是实验方法或理论研究方法)+拟定创新点+获得必要数据+以一篇优秀文章为模板+开始写作+修改+外审+修改+查询可投期刊(所查刊登的期刊)+投文章

 作为研二,帮助研一进行研究与论文写作辅导应该说是理所应当,但少有人会主动去提供帮助,除非是导师有课题,而且是可以继续研究的,可传承的。

 当师兄师姐自己都没有就研究成果时,这时整个课题组就会陷入尴尬局面,导师也无能力,导师只是起到引导与监督作用。能力强、有动力、有激情、有时间的导师必然能带出优秀的研究团队。

 作为师兄师姐,应当怎样指导师弟师妹呢?——无所保留,一步步教,指导其思路,教会其方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27046-896176.html

上一篇:从长江沉船-“东方之星”沉没说起:关于安全的意义
下一篇:下载统计资料
收藏 IP: 120.195.115.*| 热度|

3 姚伟 彭真明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