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情不好整整一天了,昨夜数次梦醒。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科技工作者,没在特别好的期刊发表过论文,没获得过什么荣誉,绝不是SCI评价的既得利益者。
平心而论,避免SCI指标的过度滥用,是非常应该的。君不见,各高校引进人才条件,都是“第几层次人才,需发表X篇X区论文”。求职投简历、评硕导博导,表格经常被打回重写,要求注明每项成果是几分几区。博士生毕业和教师考核条件,都要“发表论文累计影响因子X分以上”。申报省级自然科学奖,项目组发表SCI论文篇数都要三位数,否则肯定连末等奖都拿不到。从学生时代开始,学者见面打招呼都是“最近发了几篇几分的文章?”,而不是进行学术思想交流。十分庸俗,也明显不合理。
影响因子是期刊的整体宏观指标,跟单篇论文的科学贡献并没有什么必然关系。而且影响因子是动态变化的,每年的数值都不一样。同一篇论文,究竟该怎么算?
事实上,对任何指标的片面刻意追求,都是有害的。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学生一味追求分数,教师一味追求升学率,企业一味追求利润...
但是,圈子里的同行朋友,从青椒到已退休的IEEE Fellow,大部分都对新政表示忧虑。
因为事情很容易走到反面,好政策存在被社会公众、基层单位或个人误读的可能性。
仔细阅读文件,只是在提醒大家避免量化指标的过度滥用,其实并没有完全否定量化指标的参考价值。量化指标并非全无意义,不可能全盘否定。实际上,这些量化指标是美国人发明的,国外学术界也会适当参考。比如,发表论文篇数过多,则灌水无疑;但是对于个人或单个项目来说,要体现工作量和研究工作的全面性,发表论文总归还应需要达到一定数量吧?再比如,对于单篇论文来说,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其科学价值无关,但论文被他引的次数总不能说跟成果质量完全无关吧?
“不要求在报项目或报奖时必须填写量化指标”,不鼓励,不等于反对申请者在报项目或报奖时适当主动展示亮点指标,以作为成果确实优秀的佐证。评奖的时候,博士答辩的时候,评委应该重点考察具体研究内容的学术价值。但也有很多其他情况仍需参考量化指标,比如职称评聘这类由大同行进行的评审。特别是在项目申请时,事实上没有条件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基础的科学细节,评委则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额外仔细阅读申请人的代表作。适当通过量化指标提供一定的佐证,还是需要的。
但是,评委会不会误读了政策,而对申请人主动提供量化指标产生负面印象?这是让人有疑虑的。
量化指标永远无法替代学术本身,不应是学术评价绝对的唯一的标准,既不能作为充分条件,也不能作为必要条件,更不能作为充要条件。量化指标也绝不可能全无参考意义。管理实施的时候需要把握好尺度,真正反对的是“唯指标”,应反对对指标的过度滥用,而不能走向极端,彻底否定任何指标的意义。任何没有实践可行性的政策最后只会流于形式。大家不在明面上提量化指标,心里还会继续利用量化指标进行辅助评判。
最让人担忧的是考核方法将何去何从,这可是关乎到人的生计和前程的大事啊。政策约束了单位基于SCI指标的考核,本意非常好:为科技工作者减负减压,回归学术初心,好让人静下心沉住气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长线研究工作。可是单位领导会放手让大家佛系自由地开展自己愿意做的研究工作吗?我看这是最不容乐观的。
科技部先出台了一个文件,反对奖励专利,反对基于专利的数量进行科技评价。在新闻下面就有很多网友留言“难道对论文灌水就放任不管吗?”果然,很快又出台了约束论文灌水的文件。能用于科技评价的量化指标,就只剩下一个:经费数额了。
人们很自然会担忧,以后的科技考评,会不会异化为以经费主导的考核?毫无疑问,这对于基础研究将会是个损害,更难专心坐冷板凳啃硬骨头了。个人和机构的科研成果价值高低,能通过经费多寡来衡量吗?一味追求经费多多益善,只有比SCI指标更不靠谱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