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方便批评,原文为灰色字,我的评论为红色字。
一个人民还蒙在鼓里的锂电池阴谋
22贴九天九地 11-17 17:53 |
开门见山:
1、锂电池几百项的知识产权国际专利都是日本和美国的,而全世界在动力锂电池的投资上只有中国正在进行巨额投资,这给谁在输送利益,显而易见。
中国有数百家锂电池厂,申请的知识产权也不少,并非都是日本和美国的。世界上的锂电大国主要有日本/韩国/中国/美国。目前各国都重视推动锂电池用于电动汽车,但中国政府的态度最为积极,主要是想弯道超车做EV行业领跑者。中国的车企要尽量用国产电池,这方面政府也有一定的要求,包括补贴的电动车型号限制,特斯拉一直没有进入补贴的电动车名单都是一例。
2、锂电池爆炸、过充过放、高低温不适宜性带来的众多问题和危险性,以及旧电池不可回收利用造成巨大的环保压力和社会安全问题,导致日本、西方国家都没有大力推广使用。美国仅特斯拉一家企业在忽悠世界,日本仅一家企业用于混合动力。而这二家企业又将销售市场盯住中国,他们在豪夺中国财富的同时将极其危险的巨量危险品留在中国,这是他们的本质,而表面上却说成新能源合作。什么时候美国人将尖端高科技友好的送给中国合作了?从未有过!历史上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会有!
锂电池的安全性是目前仍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没有文中讲的那么不好。BYD的磷酸铁锂电池还是比较安全的,前些天我坐了一辆E6电动出租车,他们的车子跑了二十多万公里都很好。在深圳杭州都有很多电动汽车在跑,在积累数据,不是想象的那么不堪。
不过真正严重的问题是,中国政府的补贴政策不太科学而且动作巨大,目前很多企业没有真正的技术含量和质量管制能力而在政策支持之下投机性的进入这个领域,并且生产出相当数量的电动汽车投入到市场,这部分电动车很有可能出现高比例的事故,并在今后一到2年内爆发,这才是真正严重的隐忧,可能对电动汽车市场造成严重的市场打击。
如果从厂家数目看,中国绝对是世界最大的锂电市场,有数百家锂电企业,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的每个行业生产企业都是数十家,远超其它国度,其中也不乏优秀的单位。并非是尖端技术都是国外,国外的锂电月亮并不比中国圆。
3、当今我们国家生产动力锂电池的企业几乎全面巨亏,其原因主要原材料都是进口(而国外锂矿资源主要被美日控制)。当今中国疯狂推动锂电池产业,导致动力锂电池(巨毒的)电解液进口价暴涨30%(中国的电解液质量不行,都用进口的),使得原先就亏损的更雪上加霜。而国家却出台巨额的补贴政策,每辆公共电动客车,国家补贴50万,要求地方也补贴50万。这纳税人的钱补贴给谁了?每辆电动客车锂电池的生产成本在80万至120万(车长短有别),而材料又都是进口的,这全补给了外国人。如果说锂电池能正常支撑纯电动车,老百姓也可以接受。而事实是大量的锂电池企业已堕落到了欺骗的地步。由于锂电池生产过程高达百分之几十的不合格率,以及质量严重的不稳定性和在使用过程中迅速报废的事实,在追求利益的动力下,企业道德沦丧了。但造成中国当今如此大规模的推动极其不成熟的锂电池车原因是什么呢?读者自知!
这些话就更经不起推敲了,正是因为国货的品质上来了,现在国货出口的量很大,在国内更是国产材料完全占有主导地位。我所在的公司电解液就出口世界各主要锂电国家日韩美等,国内也基本都是国产电解液,被赶出中国市场的电解液厂家有德国拜耳/日本三菱/韩国三星等等,说中国的电解液质量不行完全不符合实情。正极/负极材料也基本上是国产材料占主流,少量用进口的。隔膜市场稍慢一点,但趋势也是这样。可以说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国内在供应,所以锂电行业所赚的钱,基本是留在国内的。比如近期的电池材料紧张事宜,最紧张的都是国内厂家。你想如果都买国外的货,国内能如此紧张吗?
国家现在的补贴政策是想快速造就一批电动车企业并完善充电等精力,以规模来带动,以补贴来引导,但存在一些操作中的问题,可能很多钱流失到了投机制造商的口袋了。
4、中科院院士卢强,本月6日对华厦能源网说:中国锂电池的技术路线完全失败了。他说:中国现在从日本买锂电池,日本告诉你这电池寿命八年。但是这要求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使用,并且要求是浅充浅放,即每次只能放电到50%就要充电了,否则电池寿命会折掉一半,而这些重要注意事项日本在卖给你电池时不告诉你。而我们在使用时只用到40%时就赶快充电,这样电池实际寿命连4年不到。更严重的是,昂贵的锂电池使用后的后处理费用是新购电池的30%价格,并且中国现在完全没有处理废锂电池的技术。(锂电池易燃易爆巨毒,怎么处理全世界都还没办法)已知中国成都市环保局要求废弃电池企业承担处理费用,处理方法是参照处理核废料办法,用金融容器密闭后深度填埋。看到这里相信读者已清醒的看到了锂电池为什么是个阴谋的理由了。但请继续往下看。
卢强是谁我不知道,我在锂电行业做了十几年,他的名字我还没有听说过。
EV行业发展的同时,就有人在研究他们的材料回收问题,实际上锂电池的回收也有进行,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做这个行业的,并且业绩很不错。不过目前的回收非常粗放,主要只看中铜/钴/这些高价值资源,可能还有一定的环境污染,材料的充分利用也没有做好。这一块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电动汽车起来之后,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就变成一个大的问题。
5、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忌讳过充过放,忌讳高温低温,忌讳电压不稳定,忌讳潮湿忌讳压力,每使用一次电池就折寿一次,如不正常使用可导致燃烧和重大爆炸事故,或者电池迅速短路导致电池报废,轻者也造成电池的安全隐患和性能受损。何为过充过放,过充是指锂电池在充电时电压发生过高过低不稳定现象,发生过充会导致电池短路进入引发锂离子变异产生膨胀、发热、燃烧、爆炸的后果;过放是指在使用时违反规定使用,如动力锂电池充满电后只能用50%电量就要充电了,否则就会有过放问题并导致电池受损,再如锂电池车规定行驶速度,如规定行驶速度是80公里,而你开到100公里时速了,这就是过放了,过放对锂电池是极其危险的动作,会使电池迅速发热膨胀燃烧爆炸。特斯拉在美国被称为燃烧的汽车,大多数就是因为过放引起的燃烧爆炸。我国自制的锂电池性能更差,福建十一辆锂电池公共车晚上在充电时由于过充问题导致十一辆车全部烧毁。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锂电池的专题采访报道,题目叫燃烧的锂电池。被采访的企业是天津十八所,十八所是我国电池检验检测的最权威的机构。十八所对锂电池的安全性检测过程证明了锂电池在高温高压穿刺撞击过充过放几乎所有项目中都发生了燃烧及爆炸。锂电池在自然温度10度以下时不接受充电,东北一个市公共汽车公司不知道锂电池的特点,买了纯电动车,天冷了,司机晚上充电,第二天开车出去,车一出门就开不动了,他以为充满电了,其实根本一度电都没充进去,后来买来电热毯给电池加热后再充电。最后只好退车。
这些锂电安全性的技术问题,一句话很难说清楚,我只想说,作者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确实有一批劣质电池在当前的电动车中,但不是所有。问题不在于锂电池这个技术本身,现行的锂电EV有非常好的例子并且一直在运行,出问题的在于某个单位的电池质量或电池管理系统或充电体系的质量不过关。这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不能混淆。
6、新能车在国补情况下还是亏损,而地补困难重重,但如果取消了补贴,是否意味着一场闹剧就可以结束了。留下的是巨大的无法回收的危险品和欺诈性质的投资巨大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工厂和无数的充电桩。(天津力神用数亿进口的锂电池生产线,至今都无法开机生产)。
我估计取消补贴肯定有比较大的冲击,但是前期的补贴毕竟还是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的。但现在锂电厂家都是开足马力生产出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7、在奇怪的中美新能源合作中,落到中国的是动力锂电池汽车,是巨量的锂电池及材料的进口。在舆论潮流面前,中国、世界冒出了充一次电能跑1600公里的汽车,冒出了西班牙、山东、浙江的石墨烯锂电池,这些报道的背后都是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因为没有一家上述的电池能在国内外被经济社会接受和认可。人类在新能源探索的道路上一定会承载代价,但我们不能为已知的错误和不可能去买单。中国更不能落入他人的陷阱。
最后大家应该知道的是,当人类终于解决锂离子的危险性时,美国政府宣布锂矿没有了,而海洋中的锂矿由于天价费用和环保问题而只能望洋兴叹!
石墨烯电池确实是个操蛋的概念,充一次电跑1600KM的电动车也多半是吸引眼球的功利作法。这个,我估计更多是股民会为之付出代价,或许还有政府付出代价。
锂矿没有的问题目前还比较远,再说,锂电池也只是电池技术的一种,很多种电池都在同时发展之中,但目前比较起来,锂电池是能量密度较高,技术发展较快,从业人员也较多的,自然是最理所当然的选择。世界有那么多的科学家企业家,不会连这个问题也看不到。作者还是自己去多增加点对锂电池技术和行情的了解再来写文章更靠谱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