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氢和代谢综合征学习笔记之五

已有 765 次阅读 2022-10-20 03:1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氢和代谢综合征学习笔记之五

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在世界各国被认为是一种日益严重的流行病,其特征是各种医学状况,包括内脏肥胖、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这种情况的后遗症增加了心血管和神经疾病的风险,并增加了死亡率。其病理生理学与氧化还原失调、过度炎症和细胞内稳态紊乱有关。没有经批准的药物来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目前建议对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修改,包括限制热量和锻炼,如果实施,可能会有效。然而,日常生活的压力、缺乏时间和充分的动机往往被认为是阻碍人们在出现症状之前进行充分调整的原因。然而,即使在症状出现后,许多人仍然没有做出必要的改变,因此,发展出本来可以预防的相关疾病。

代谢综合征与多种医学风险因素有关,包括血脂异常、高血糖和肥胖,已成为世界性流行病。这种情况的后遗症增加了心血管和神经疾病的风险,并增加了死亡率。其病理生理学与氧化还原失调、过度炎症和细胞内稳态紊乱有关。

氧化应激与代谢综合征有关,许多研究表明氢在代谢紊乱中具有保护作用。对于具有潜在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摄入富氢水可下调氧化应激指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从而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防御活性氧和降低了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C水平,改善了高密度脂蛋白功能。

临床试验表明,饮用氢水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或潜在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氧化应激标记物,并影响葡萄糖和胆固醇代谢。

在一些特定的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中,果聚糖产生的结肠氢似乎可以缓解炎症诱导的氧化应激。

富氢水还可以预防肾小球硬化,改善肌酐清除率。

在喂食高脂肪饮食的仓鼠中,给予富氢盐水可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改善高密度脂蛋白功能。

多发性硬化症的病理生理学似乎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脂肪酸的过量流动,促炎状态可能也是该综合征的原因。

分子氢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改善细胞功能,减少慢性炎症。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富氢水对代谢综合征的特定特征有良好的作用,但在这种普遍情况下,长期高浓度富氢水的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吸入氢气体可抑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引起的脑损伤,并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评分,减轻脑损伤。溶解在水中的氢气体使富氢水也被证明具有治疗和能量生成作用,例如,轻度认知障碍、代谢综合征、和亚极量运动。分子氢可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方法。氢通过减少炎症、凋亡、肌浆和氧化应激,并通过调节微小RNA和自噬,减轻大鼠辐射诱导的心脏病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中,摄入富氢水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氢也可防止药物诱导的心脏肥大和功能障碍。

大多数富氢水研究都是使用相对较低浓度的氢进行的。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早期研究表明,低浓度氢(≈40μM)可能与更高的氢浓度一样有效(≈800μM)。然而,即使这样高的氢浓度也不足以导致大脑氢浓度的明显增加。随后确定氢诱导神经保护性胃ghrelin的分泌,其作为第二信使介导富氢水的神经保护作用。由于在ghrelin-KO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仍观察到富氢水的保护作用,因此其机制似乎更为复杂。似乎较高浓度的氢至少与较低氢浓度一样有效,并且通常比较低氢浓度更有效。在喂食高脂肪饮食的小鼠中,通过镁产生的高浓度氢比碱性电离水中包含的低浓度氢更有效地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在一项针对NAFLD患者的随机对照初步研究中发现高浓度富氢水显著降低了双回波磁共振成像测量的肝脂肪。在中年超重妇女中补充高浓度富氢水可显著降低体脂百分比并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除了氢浓度很重要外,使用时间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虽然对潜在代谢综合征受试者的富氢水研究长达10周,但没有研究确定长期(24周)高浓度富氢水对该人群的影响。尽管氢表面上具有诱发兴奋的能力,因此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在细胞、动物或人类中,即使是在非常高的剂量下,也没有研究表明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补充通过产氢片产生的高浓度富氢水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身体成分,有利地调节脂肪酸和葡萄糖代谢,并改善炎症和氧化还原稳态。因此,高浓度富氢水的长期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以减少代谢综合征的特征。然而,有必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以进一步确定富氢水在该受试人群中的生物学效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60099.html

上一篇:氢和代谢综合征学习笔记之四
下一篇:分子氢和糖尿病学习笔记之一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