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分子氢抗氧化的方法

已有 884 次阅读 2022-9-21 02:5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分子氢抗氧化的方法

Ohta等人将氢注入培养基,而不改变pH、O2和CO2浓度或其他条件。当培养的PC12细胞通过线粒体电子易位链的抑制剂抗霉素A处理暴露于氧化应激时,细胞明显收缩并延长短纤维以应对氧化应激。相反,当在H2存在下用抑制剂处理细胞时,细胞没有改变其形状。在H2脱气培养基中,细胞再次对氧化应激反应。这一发现表明,H2不影响原始培养基中的任何成分,但直接作用于细胞。通过第一个实验的发现,可以预见H2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H2处理显著降低了OH的水平,只与强活性氧OH反应,不与H2O2和NO反应。在培养基中溶解的H2不会改变O2的细胞水平和H2O2,H2足够温和,既不会干扰代谢氧化还原反应,也不会影响细胞信号中的活性氧。H2也没有降低细胞内NO的水平

关于医用H2的安全性,应强调的是:H2气体仅在高于527°C的温度下易燃,并且仅在H2浓度(4-75%,体积/体积)的爆炸范围内与O2发生快速链式反应爆炸。因此,1-4%的H2气体是安全的,H2可以通过几种摄入方法用于医疗,而无需过度担心安全。在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研究,分子氢的使用被认为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在多种病理条件下显示出益处,例如脑、心脏、肾脏和移植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和脊髓的创伤和手术损伤、肠和肺的炎症、,退行性纹状体组织和许多其他情况。

吸入H2气体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H2气体可以通过呼吸机回路、面罩或鼻套管吸入。由于吸入的H2气体作用迅速,因此可能适合防御急性氧化应激。吸入气体不会影响血压等生理指标。Ono等人在同时监测生理参数的情况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3名患者吸入4%(病例1)和3%(病例2、3)H2气体前后的动静脉血中的氢浓度。为了进行一致性研究,在30分钟H2吸入治疗结束时,多次采集了10名患者静脉血中的氢浓度。吸入H2后,氢浓度在20分钟内逐渐达到稳定水平,这与动物实验报告的水平相当。停止吸入H2后,动脉血和静脉血中的HC分别在约6分钟和18分钟内迅速降至平台水平的10%。使用氢气后,这3名患者的生理参数基本保持不变。对10名患者的一致性研究表明,30分钟吸入治疗结束时的HC变化很大,但随着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不一致性有所改善。研究表明吸入至少3%浓度的H2 30分钟,在血液中产生足够的氢浓度,相当于动物实验水平,而不会影响安全性(Ono, et al. 2012.)。

吸入H2气体可能不适合或不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使用。饮用富氢水可以弥补吸氢的缺点。富氢水便于携带、易于管理和安全。在室温下,在大气压力下,H2可以溶解在高达0.8 mM(1.6 mg/L)的水中,而不会改变pH值。尽管随意饮用饱和H2水比稀释H2水更有效,但80μM H2水仍然对改善肥胖有效。制备H2水有几种方法:在高压下将H2气体注入水中,将水电解生成H2,以及金属镁或其氢化物与水反应。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水,也适用于其他溶剂。氢气在短时间内穿透任何容器的玻璃和塑料壁,而铝容器能够长时间保留氢气。

H2可作为H2盐水(H2溶解盐水)经静脉或腹腔注射。在模型动物中注射氢生理盐水具有很高的疗效。Nagatani等人对38名因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注射H2的开放标签、前瞻性、非随机研究。所有患者在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立即接受H2静脉注射溶液(200 mL,每天两次)。研究的数据表明,H2静脉注射溶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安全的,包括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的患者(Nagatani, et al. 2013.)。

还可以通过扩散将分子氢直接掺入:滴眼液、沐浴液和化妆品。通过将H2溶解在盐水中并直接施用到眼表面来制备H2负载滴眼液。在使用补充氢的水浴进行冷保存期间,向心脏移植物输送H2可有效改善因冷缺血和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这种在冷藏期间用H2饱和器官的装置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便在移植期间进行可能的治疗和预防性使用(Noda, et al. 2013.)。H2应易于穿透皮肤,并通过血流分布在全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用溶解的H2进行温水浴是将H2融入体内的一种方法。实际上,在日本市场上可以买到产生氢气浴的粉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56189.html

上一篇:分子氢抗活性氧
下一篇:几项分子氢研究摘要(1)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