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什么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已有 3104 次阅读 2021-10-11 12:56 |个人分类:肠道微生态|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什么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指通常在小肠内大肠中发现的细菌过度生长

虽然大肠中的细菌种群多样而强健是一件好事,但它们不属于小肠。小肠必须保持相对较低的细菌含量,以便适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在小肠中,细菌发酵产生甲烷、氢气和硫酸盐气体。这就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症状的原因,如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和胀气。

小肠内细菌的过度生长会干扰消化和吸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会使所吃脂肪所需的胆汁盐失活,从而损害脂肪的消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通常会因脂肪吸收受损而出现脂肪和油腻的大便。

小肠细菌产生有毒的副产物,刺激小肠你们刷状缘发生炎症,进而破坏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刷状缘是小肠内壁细胞的吸收表面。这些细胞产生的酶在它们健康时帮助分解我们的食物。刷子边缘的损伤将降低酶活性,并导致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在消化乳糖和果糖等糖方面有困难并不罕见。刷状缘受损后不能消化的食物越多,为细菌繁殖的食物就越多。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造成刷状缘炎症、消化不良和小肠持续细菌繁殖形成恶性循环。

这些细菌还会偷走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B12和铁是细菌用来生长的两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的缺乏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中尤其常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营养缺乏会导致疲劳、体重减轻、激素失衡、情绪变化等症状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检测的金标准是从小肠取小肠组织或小肠液做细菌培训。不幸的是,这种检测方法既有侵入性又昂贵,因此医生很少使用它。

对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来说,更便宜、更流行的检测方法是乳果糖呼气试验。这是一个很好的非侵入性方法。该测试包括饮用乳果糖或葡萄糖溶液,并在2-3小时内采集呼吸样本。如果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细菌会使肠道中的糖发酵,并产生气体,作为呼吸的一部分释放出来。该测试将测量存在的气体,它们各自的数量,以及释放它们所用的时间。从这些气体出现的时间可以告诉问题细菌在小肠中的大致位置。

毫无疑问,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病率明显较高。确切的患病率变化主要是由于测试方法和研究参与者标准的差异。

研究表明,54%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乳果糖呼气试验呈阳性。(空肠培养的患病率略低,为45%。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研讨会的专家估计患病率略高,60%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患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虽然估计值存在一些差异,可以肯定地说,大约一半的肠易激综合征病例中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如果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排除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很重要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最常见的症状是腹胀,尤其是在吃了高纤维食物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饭后看起来怀孕6到9个月并不少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通常伴有腹泻、便秘或两者兼有。通常,腹泻与产氢细菌有关,便秘与产甲烷细菌有关。了解过度生长产生的气体有助于选择最有效的治疗策略。

和肠易激综合征一样,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也是一个更大问题的症状

健康的小肠具有限制细菌生长的保护作用。

当运动能力和/或消化能力发生故障时,细菌有一个完美的环境在它们不应该生长的地方生长。小肠需要保持很低的细菌含量才能发挥作用!胃酸、胆汁和消化酶不仅是最佳消化所必需的,而且它们还会阻碍小肠中的细菌生长。胃酸、胆汁和酶的缺乏可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如果被诊断为烧心或胃食管反流病,长期使用抑酸药物会使你极易患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这些药物包括抗酸性药物如TUMs和质子泵抑制剂(PPI),如耐信、普洛赛克和普瑞维酸。

在研究中,50%的PPI用户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使用PPI的时间越长,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已经使用PPI药物超过一年,70%的患者可以检查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肝病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病率较高。肝脏负责合成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和杀死细菌。肝脏炎症和充血会减少胆汁合成,更容易患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慢性胰腺炎也可导致消化酶降低,并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病率较高有关。在一项研究中,约39%的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检测呈阳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07551.html

上一篇:口腔卫生对氢甲烷呼气试验结果的影响
下一篇:运动障碍可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