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子和多动症有什么关系?
科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大脑功能、行为和消化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家们特别指出了肠道健康与许多疾病之间的联系,包括自闭症和多动症。
肠道,特别是肠道内数以百万计的细菌,以多种方式与大脑相互作用,包括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肠道实际上有自己复杂的神经元网络,称为肠道神经系统(通常称为我们的“第二大脑”)。在孩子的胃肠道周围比在他们的整个脊髓周围有更多的神经元!孩子百分之九十的血清素(又称5-羟色胺)水平是在肠道中,而不是在大脑中!血清素是一种必需的神经递质,和大脑的情绪关系密切。
多动症儿童的大多有胃肠道症状和消化问题。有些人对有面筋、奶制品、染料、人造糖等的食物过敏。过敏会产生组胺。组胺与另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竞争。更多的组胺意味着更少的多巴胺和更多的精神健康障碍。科学家的研究也已经证明食物过敏可以导致抑郁症状,脑雾,焦虑和容易发怒。多动症儿童所有的抑郁,焦虑,多动症,躁郁症,和其他普遍的疯狂都是由他们的腹部的生理状态引起或加剧的,我们真的应该开始认识到它,治疗它。
科学研究发现,在自闭症和其他神经行为问题,如多动症,饮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和加剧症状。几乎所有患有自闭症、多动症和学习障碍的儿童都对食物敏感。然而,这些敏感性的构成在每个孩子身上是不同的。识别和消除儿童敏感的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食物反应通常会导致更严重的免疫反应,并在孩子的身体和大脑中产生炎症。这些孩子几乎都有所谓的“肠漏”综合征,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会穿过肠壁,与免疫系统接触,引发免疫反应,产生炎症化学物质,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学习能力。这种“肠漏”的问题已经被功能神经学和功能医学的内科医生所认识多年了。美国儿科协会认识到自闭症儿童的这些肠道问题,认为这是症状的重要来源,应该加以解决。
这种“肠漏”的实际原因,以及由于吸收不良导致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导致的食物敏感性,都可以解释为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原发性失衡。大脑控制着一切,大脑的问题及其对免疫和消化系统的调节会导致我们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的所有饮食和营养问题。因此,饮食和营养干预虽然有助于控制症状,但只有在大脑失衡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才是暂时的。左右脑控制免疫反应的方式不同,它们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即控制肠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影响酸的产生、血流和肌肉收缩。
虽然第二个大脑究竟是如何与我们肠道里的小细菌生物相互作用的,仍然是个谜。主流医学观点认为,优化肠道健康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反之亦然。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可以确定多动症症状是可以通过调理肠道微生物好转。
增加肠道健康意味着需要改变细菌环境,即“微生物群”。可以通过真正的食物,膳食补充剂,益生菌和益生元都可以帮助改善肠道细菌和他们生存的环境。芬兰图尔库大学医院儿科、芬兰红十字会血液服务中心和功能食品论坛的研究人员在《儿科研究杂志》报道了他们进行的一项早期益生菌干预与儿童后期神经精神疾病风险之间的可能联系的临床研究,产生了令人震惊的结果。他们给75名婴儿随机接受鼠李糖乳杆菌GG(ATCC 53103)或安慰剂治疗,随访了13年。在这些孩子长到在13岁时,在没有接受益生菌的35个孩子中有6个儿童诊断为多动症或艾斯伯格症候群(属于广义自闭症的一种孤僻的精神病态)。而接受益生菌补充的儿童中没有一人有这些问题。实验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改变神经系统内的功能,为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有这样几件事可以改善多动症儿童的肠道健康。
1)健康饮食:开始定期给你的孩子喂食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食物。
2)关注孩子的肠道:看医生时,要向医生介绍孩子可能有的任何肠道问题和消化问题。
3)监测:记录孩子在吃某些食物前后的行为。用日记或食物日记把食物和孩子吃后的感觉和行为联系起来。如果你注意到任何相关性,带着这些信息去看免疫学或消化科医生。
4)测试:给孩子测试食物过敏或敏感,看看会出现什么。确定要避免的食物。消除可能引起过敏的饮食。
在一项超过10,000名儿童的研究,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做过血液测试,测量他们的食物反应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水平。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一些敏感性;有些人有一个或两个,最多的人有40或更多。在给他们完成了一种叫做“大脑平衡程序”后, 90%的孩子对食物的敏感度降低或完全消除,他们的缺陷也消失了。他们不再需要特殊的饮食或维生素。
大脑平衡程序是一个适合任何年龄的人的健脑项目,因为大脑在任何年龄都会变化!通过感官参与、身体发育和认知训练一次激活大脑的许多区域。通过课程教大脑和身体的联系。由注册营养师将帮助定制一个健康的满足孩子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计划和适合孩子的生活方式。定期测量结果定制关于进展的可衡量的数据计划,以及为孩子设定的目标。专有的认知训练应用程序旨在通过视觉、听觉和计时活动刺激大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