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转载]胃食管反流病新旧诊断方法的评价

已有 927 次阅读 2021-4-11 06:33 |个人分类:胃肠动力|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胃食管反流病新旧诊断方法的评价

对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客观测量的详细评论将改善对怀疑有反流的患者的管理,从而导致合理选择治疗和更好的结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诊断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测试已经发展出来。我们分析他们的发展,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预测治疗反应的能力。这些特征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内科、外科和内镜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讨论了可用的诊断测试的价值,并回顾了它们在尽管有足够的医疗或外科治疗的持续性反流症状患者的治疗中的作用。由于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这正成为一个重大的健康经济问题。胃食管反流病被认为会引起非食道症状,如耳朵、鼻子、喉咙或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我们分析胃食管反流病诊断试验在评估这些麻烦的非食道症状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Vaezi MF, Sifrim D. Assessing Old and New Diagnostic Tests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astroenterology. 2018 Jan;154(2):289-301.

 

胃食管反流病不同诊断方法的系统评价及网络meta分析

背景:目前的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NMA)的目的是评估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胃食管反流病Q)、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基线阻抗、粘膜阻抗、细胞间隙扩张(DIS)、唾液胃蛋白酶(pepsin)的诊断特征,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pH/pH阻抗监测及内镜检查。

方法:我们搜索了PubMed和Cochrane对照试验登记数据库(从开始到2018年4月10日),以评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Q、PPI试验、基线阻抗、粘膜阻抗、DIS或唾液胃蛋白酶和食管pH/pH阻抗监测/内镜检查的诊断特征。在随机效应下,采用贝叶斯方法进行直接配对比较和NMA。我们还评估了排名概率。

结果:共鉴定了40项研究。NMA在基线阻抗、粘膜阻抗、食管pH/pH阻抗监测和内镜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胃蛋白酶检测仪检测的唾液胃蛋白酶与食管pH/pH阻抗监测和内镜检查具有相当的特异性。排序概率结果显示食管pH/pH阻抗监测和内镜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其次是粘膜阻抗和基线阻抗,而胃食管反流病Q敏感性最低,PPI试验的特异性最低。

结论:在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系统回顾和NMA研究中,我们发现基线阻抗和粘膜阻抗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类似于食管pH/pH阻抗监测和内镜检查。

 

参考文献:

Zhang M, Pandolfino JE, Zhou X, et al., Assessing different diagnostic tests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Therap Adv Gastroenterol. 2019 Nov 21;12:1756284819890537.

 

 

 

反流病的生物标志物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包括一系列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疾病。由于食管和食管外有许多潜在的疾病表现,因此整个疾病谱中没有单一的生物标记物;可能需要一组胃食管反流病生物标记物来量化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病理学的特定方面。我们回顾了胃食管反流病生物标记物的最新报道,特别是与内镜阴性食管疾病相关的报道,排除了传统的pH阻抗监测。我们考虑组织病理学生物标记物、基线阻抗和血清学检测,以确定大多数标记物基于食管粘膜完整性受损的表现,这是基于离子和分子通透性增加和/或紧密连接破坏。通过基线粘膜阻抗、结合蛋白的蛋白水解酶片段或组织病理学特征来量化受损的粘膜完整性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胃食管反流病生物标记物。

 

参考文献:

Kia L, Pandolfino JE, Kahrilas PJ. Biomarkers of Reflux Disease.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 Jun;14(6):790-79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1358.html

上一篇:平衡和防跌倒相互作用
下一篇:[转载]食管动力试验的新进展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