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5R原则(4)

已有 1913 次阅读 2021-3-18 12:09 |个人分类:健康管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5R原则(4)

四、Repopulate/Restore/ Reinoculate-重建

1、重建健康肠道微生态

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使用广谱抗生素,无选择杀灭细菌,用过抗生素后需要重建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平衡。重建或重新补充就是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健康的菌群平衡,好细菌和坏细菌的比例保持在9:1的比例最好。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避免有害细菌在小肠定植,还可以分泌有益物质维持肠粘膜通透性。粪便细菌DNA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肠道菌群组成的情况、了解益生菌和致病菌的比例,为合理补充益生菌提供信息。

关于补充益生菌需要考虑菌株的特异性、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益生菌耐酸和消化液的能力、益生菌的多样性,以及益生菌与益生元配比的特异性。关于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如何补充益生菌还存在很多未知,需要更多的研究予以证实。

2、补充益生菌

补充益生菌需要注意益生菌的菌株特异性。了解经过临床人体研究证实的菌株的作用。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是最常用的益生菌。建议每天补充250亿至1,000亿活性单位的益生菌(25 -100 billion units)。虽然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是健康肠道的主要优势益生菌,但是仅补充它们有时还是不够,需要尽可能多补充几种其它的益生菌,如:短型比菲德氏菌Bb-03 (B. breve Bb-03)、保加利亚乳杆菌Lb-64 (L. bulgaricus Lb-64)、干酪乳杆菌Lc-11 (L. Casei Lc-11)、发酵乳杆菌SD-5847 (L. Fermentum SD-5847)、副干酪乳杆菌Lpc-37 (L, paracasei Lpc-37)、植物乳杆菌Lp-115 (L. plantarum LP-115)、路氏乳杆菌Sd-5865 (L. reuteri Sd-5865)、鼠李糖乳杆菌Lr-32 (L. rhamnosus Lr-32)、唾液链球菌Ls-33 (Salivarius Ls-33)、嗜热链球菌St-21 (Strephtococcus thermophilus St-21)等。有些患者对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效果不佳,建议首选土壤基的益生菌。

土壤基的益生菌有两个特点,使其优于其他益生菌;1)孢子期使其能够自然抵抗上消化道和胃的恶劣环境,2)固有的环境稳定性,不需要添加专门的涂层或防腐剂,以确保临床相关数量达到肠道的适当区域。虽然土壤基益生菌是直接基于在自然土壤环境中发现的细菌共生群落,但这些微生物并不是直接从地球上采集来作为补充。相反,它们是在一个安全的、受监控的环境中生产的,以确保菌株的特异性。

可以买已经商品化的益生菌。也可以多食用益生菌丰富的食物,例如:泡菜、酸菜、大酱、康普茶(kombucha,红茶菌),酸奶和kefir奶等。还可以选择含有益生菌的发酵食物、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甜菜、胡萝卜、韭菜、萝卜、芥末、洋葱、大蒜和洋蓟等)。因为巴氏灭菌可以杀死益生菌,吃有益生菌的食物应该是没有经过巴氏灭菌(Pasteurization)的食物。

3、补充益生元

益生菌的同时不要忘记补充益生元。益生元是人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但是可以作为益生菌的食物,为益生菌提供能源,促进益生菌的繁殖。外源性益生菌往往成为过路菌,很难定植。益生元可以促使已经在肠道定植的益生菌繁殖。补充益生元往往起到比补充益生菌更好的效果。还需要考虑补充纤维素,纤维素也是一种益生元,不但可以作为益生菌的食物,还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加速排空食物残渣和粪便。

除了有商品化的益生元,也可以从富含益生元的食物中获取。常见的富含益生元的食物有:芦笋、洋蓟、甜菜、胡萝卜、萝卜、苹果、香蕉、燕麦、大麦、胡麻和亚麻、小麦、大蒜,韭菜,洋葱,豆类,和更多。

益生菌食品是指富含有利于消化系统的细菌的食品。虽然我们可以服用益生菌作为补充,但我们可能希望重新引入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泡菜、发酵茶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77403.html

上一篇: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5R原则(3)
下一篇: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5R原则(5)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