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检查方法
1、小肠液细菌培养
传统上,在氢和甲烷呼气实验普及之前,吸取十二指肠液或空肠液做细菌培养(Aspiration of small bowel fluid)曾经被做为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金标准”。
在吸取小肠液之前三天指示患者连续吃三天的流质饮食。在检查之前需要禁食12小时。关于是否需要禁止药物,没有特殊的要求。吸取小肠液检查前的准备基本参照胃肠镜检查的要求。多数吸取小肠液检查在内镜室进行,但是,亦有在病房进行的检查。在检查当天,吸取小肠液之前在患者身体上安装监视器,监视病人的呼吸、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很可能会开始静脉注射镇静剂,让病人放松。然后,按照内窥镜检查的程序放入内窥镜到十二指肠。在内窥镜检查中,用专用的小肠液抽吸导管通过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吸取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液体,为了尽量减少经口和胃插入内镜时的抽吸到途径的液体,并防止来自十二指肠外的分泌物交叉污染。在这项技术中,使用带有多个侧孔的2毫米导管通过内窥镜镜的活检通道进入十二指肠的第三和第四部分。为了避免任何潜在的污染,在将抽吸导管置入十二指肠之前,不抽吸任何食管和胃的分泌物。
在抽吸小肠液时要轻轻抽吸,首先在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远端10cm处抽吸第一个样本,然后,在第一个空肠液样本15厘米远的地方采集第二个空肠液样本。第二个样本是通过与第一个样本相同的开口管(长度和直径与闭合管相同)从同一地点采集的,并固定在闭合管上,形成“双管枪”。如果有可能,每次最好能取出2-5 mL液体,如达不到,最少需要1 mL液体。亦有建议抽吸大约3-5毫升十二指肠液。
取得小肠液后,将小肠液保存入无菌容器。一旦获得标本,应立即把装有小肠液的容器转移到微生物实验室,快速处理样品,做需氧和厌氧培养,在微生物实验室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和细菌培养设备进行需氧/厌氧细菌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在取样的所有环节都需要避免被环境污染。装配导管和采集样本时,内窥镜师和助手都要戴上无菌手套,并在注射器上戴上无菌帽,这些都是正确采集和处理样本的关键组成部分。
小肠液细菌培养的报告结果是将生物体的生长描述为精确的菌落计数(CFU/mL)。不使用阴性或阳性作为检查结果报告。历史上,使用≥105 CFU/mL的水平来识别人类的病理性细菌感染,包括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诊断。然而,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情况下,这个截止值似乎过于严格,缺乏验证。因为健康对照组人群小肠中细菌的浓度通常都低于103 CFU/mL,高于105 CFU的浓度几乎只见于对胃切除术后患者的报道。这些水平通常来自BillrothⅠ型或Ⅱ型患者,盲肠或盲肠段与消化道血流不连续的患者。因此,在《北美共识》和《临床指南》都建议把浓度≥103 CFU/mL做为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指标。
一旦取样完成,拔出管子。检查结束,病人可以休息一段时间,让麻醉逐渐消失。重要的是要知道,因为这种检查需要镇静剂,病人做检查的当天不能开车。在检查结束后的当天,病人应该将活动控制在最低限度。有些人可能会有轻微的副作用,如胀气、腹胀、痉挛或喉咙疼痛。如果出现任何严重、异常或令人担忧的症状(如呕吐或咳血),应立即联系医生。
小肠液细菌培养的风险与做内窥镜检查的风险基本一样。胃、十二指肠或食道穿孔机会很小。活检部位出血的风险也很小。但是,还是需要注意患者能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的反应情况,特别是过敏症状,这可能会导致: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出汗过多、低血压、心跳缓慢、喉痉挛。这种风险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