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二阶段膳食疗法计划(2)

已有 2852 次阅读 2021-2-26 14:26 |个人分类:健康管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二阶段膳食疗法计划(2)

3、阶段2:删除和恢复肠道微生态阶段

第二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从小肠中清除剩余的过度生长的细菌和真菌:在这个阶段的方案中,需要使用抗生素配合饮食。这个阶段也需要4-6周。虽然仍然是低纤维饮食,但是,对碳水化合物的限制可以更宽容一点,允许一些细菌生长,使抗菌药物更好滴发挥效果。恢复小肠正常运动对防止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阶段,需要促动力药,加速排除细菌。

除非患者对食物高敏感或过敏,这一阶段可以考虑以下的食品。但是,需要注意含有组胺、草酸盐和水杨酸盐的食物。这些物质存在于某些食物中,在许多情况下是相对良性的,但会引起小肠粘膜严重破坏的症状。随着肠粘膜的修复,这些食物引起的反应应该会变得逐渐好转。开始比第一阶段更广泛的低FODMAP/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特定食物指南饮食。

1)发酵食物:如蔬菜、泡菜、泡菜、豆酱和酸奶对消化道很有好处,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有益细菌。

2)含组胺食物:组胺是一种生物胺,在某些食物中含量很高。组胺不耐受的症状包括头痛、腹胀、抽筋、失眠、瘙痒和过敏。组胺存在于菠菜,陈年肉类,骨汤,罐头鱼或肉类。如果这些食物引起症状,请避免。

3)含草酸盐食物:草酸盐是富含绿叶蔬菜和某些其他植物性食品的天然分子。草酸在肾结石中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刺激粘膜引起肠道反应。它们在健康的消化道中通常不会有问题。草酸敏感性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肾结石,外阴疼痛。草酸含量的范围各不相同,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有:杏仁、菠菜、甜菜、甜菜根、大黄、藜麦、可可。如果这些食物引起症状,请避免。

4)含水杨酸盐食物:水杨酸盐是天然的植物物质,有助于植物抵御细菌、真菌和其他害虫。水杨酸盐在非常高的剂量下对每个人都有毒性,但是由于水杨酸盐的敏感性,在发生反应之前阈值要低得多。水杨酸敏感症状包括:发痒、胃痛/恶心、头痛、眼睛肿胀或灼热、鼻窦充血。食物中水杨酸盐含量的范围各不相同,水杨酸盐含量最高的食物是:茄科蔬菜:番茄,茄子,辣椒,辣椒,还有萝卜,西葫芦,浆果,鳄梨,椰子和橄榄油。如果这些食物引起症状,请避免。

水杨酸盐(Salicylates):天然植物提取物可以帮助植物抵御细菌、真菌和其他害虫。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对水杨酸盐敏感性的阈值要低得多,在食用含有水杨酸成分的食物要注意。水杨酸在化学上与人造化学乙酰水杨酸非常相似,乙酰水杨酸是阿司匹林和其他止痛药的关键成分。姜黄素(特别高)、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另外化妆品、香水、洗发水、清洁产品、空气清新剂、薄荷糖、含片、口香糖等也含有水杨酸盐。

5)一般避免饮酒:酒精是一种已知的肠道刺激物,破坏肠道正常微生物群。建议在治疗期间避免饮酒。

在进入第二阶段要慎重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他们对某些人有可能加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如果患者出现症状加重,就不要用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的食物不耐症常与肠道通透性增加所致。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中组胺升高可能是由于两个主要原因:食物源组胺(外源性组胺吸收)和肥大细胞浸润(内源性组胺释放)。清除组胺可以使用DAO (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补充剂和食物,维生素B6、B1、B12, 镁制剂,泛酸(Pantothenic acid)等。稳定肥大细胞可以使用维生素C以提高肠道耐受性,以及槲皮素,合欢(Albizia)和紫苏(Perrilla)等。

   支持第二阶段清除毒素的方法可以使用甘氨酸产品(Glycine 1,000-1,500 mg/天),葡萄糖二酸钙(calcium d-glucarate 1,500 mg/天),必要的微量元素等。

4、二阶段膳食疗法的案例

    以下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治疗期间一个一日三餐的饮食案例做为参考,可以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在遵循饮食治疗原则基础上做调整。

1)早餐:2个鸡蛋(水煮、油炸、煮熟、炒等方式);蔬菜;咖啡、茶、白开水。

2)午餐:鱼或肉类;蔬菜。

3)晚餐:鱼或肉类;蔬菜;牛骨汤或鸡肉汤。

如果在两餐之间饿,可以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干果、肉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73966.html

上一篇:二阶段膳食疗法计划(1)
下一篇:SCD和GAPS膳食疗法计划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