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二阶段膳食疗法计划(1)

已有 1644 次阅读 2021-2-26 14:25 |个人分类:健康管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二阶段膳食疗法计划(1)

1、什么是二阶段膳食疗法计划

二阶段饮食协议由美国著名自然医学专家Nirala Jacobi博士创建的一种专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通过分阶段制定饮食杀菌和修复肠道的膳食方案。这种饮食结合特定的肠道愈合和抗菌阶段的方案是以美国自然医学专家Allison Siebecker博士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特定食物指南(www.siboinfo.com)为基础,该指南是一种结合低FODMAP(可发酵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和特定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治疗性饮食。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饮食的方法帮助消除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小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会产生脂多糖,在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时,如果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比较严重,杀菌过程快速,会引起细菌突然大量死亡,短时间产生大量脂多糖,在有肠粘膜通透性增加的情况下,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内毒素血症反应。二阶段膳食方案采用一种比较缓和的,分阶段逐步进行的饮食和治疗方法,限制了细菌和真菌死亡的副作用。将治疗分阶段进行还旨在优先修复消化不良,而不是使用抗菌药物。

饮食的第一阶段排除了所有谷物、豆类、奶制品、糖和某些蔬菜。罐装食品、加工食品和发酵食品。待第一阶段结束,进入第二阶段时在逐渐恢复正常饮食。肠道细菌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发酵纤维是细菌的食物来源,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阶段治疗的目的是最终再次引入这些纤维,促进重建健康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慢性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经常容易发生食物“反应”。除了真正的食物过敏,对健康的食物会引起诸如发痒、荨麻疹、关节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其原因与肠漏有关,食物中的大分子通过肠粘膜进入血液引起过敏反应。最常见的罪魁祸首有组胺、草酸盐和水杨酸盐,它们是食物中健康人通常可以耐受的物质,但在消化道发炎和反应时会引起问题。治愈小肠可以导致这些反应的解决。所以,二阶段膳食方案包含了对肠粘膜的修复。

2、阶段1:减少细菌和修复肠粘膜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在减少肠道的细菌的同时修复肠粘膜,大约需要4-6周。减少细菌主要是通过不给细菌提供食物,通过饥饿疗法抑制细菌繁殖,减少细菌的数量。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避免了大量细菌快速死亡导致的过激反应。

修复细菌对肠壁完整性的损害,以及改善消化功能,减轻肠道负担,是第一阶段的关键因素。需要补充肠道愈合的营养素和适当有针对性的益生菌。修复肠粘膜的紧密连接可以使用Vitamin A和D, 有助于肠粘膜的稳态和减轻炎症。这个阶段给槲皮素(Quercetin)利用其抗菌、抗炎、抗过的作用。以及抗自由基,络合或捕获自由基防止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功能。修复肠粘膜上皮细胞使用锌制剂(如肌肽锌Zinc carnosin)和左旋谷氨酰胺(L-glutamine),促进人生长激素的产生、做为红细胞和上皮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支撑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减少白细胞介素 (IL)-6和 IL-8, 增加IL-10, 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参与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

第一阶段的饮食又根据对碳水化合物限制的严格程度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前期的限制饮食阶段:食物中减少可发酵淀粉和纤维,减少导致细菌发酵的食物。一则减少细菌的食物,二则减轻症状。每个人都从这种饮食开始。有些人必须在整个6周内坚持这种饮食。能多快进入半限制饮食取决于患者的症状改善有多快。如果症状在第一周后有了很大的改善,那就可以考虑如何进入半限制性饮食。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任何症状复发,还需要回到限制饮食。

21阶段后期的半限制性饮食阶段:这种膳食方案是建立在前一个限制性饮食的基础上,开始允许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大米和藜麦。根据症状或如果需要额外的能量,可以考虑增加蔬菜和水果。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的饮食原则旨在使细菌挨饿以减少其数量,膳食方案是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来实现的。这个阶段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对需要碳水化合物的患者,可以服用容易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同时补充必要的消化酶,这样让它们没有时间被细菌发酵,饮食结合抗生素或草药抗菌治疗可以共同减少症状和提供缓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73965.html

上一篇:低FODMAP饮食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下一篇:二阶段膳食疗法计划(2)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