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运动会改变你的肠道微生物群吗?

已有 1504 次阅读 2021-1-21 13:29 |个人分类:健康管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运动会改变你的肠道微生物群吗?

生活在我们肠子里的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群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肠道微生物平衡失调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包括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它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饮食可以改变我们肠道中的微生物。在我们的饮食中加入膳食纤维和乳制品会促进有益细菌的生长。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运动也可以改变我们肠道内的细菌种类。一项研究发现,运动能促进产生脂肪酸丁酸的细菌的生长。丁酸盐可以促进肠道内壁的修复,减少炎症,因此有可能预防炎症性肠病和胰岛素抵抗等导致糖尿病的疾病。运动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也可以预防肥胖和改善代谢功能。

在适度的运动状态下,甚至可以看到微生物群的变化。每周至少进行三个小时的轻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的妇女,与久坐的人相比,其粪便中的prausnitzii、Roseburia hominis和Akkermansia muciniphilia的水平增加。 prausitzii和R.hominis减少炎症,而A.muciniphila与瘦体重指数(BMI)和改善代谢健康有关。这意味着这些微生物群的变化可能对整体健康有益。

但似乎这种运动对肠道菌群的变化也有不同的影响。对啮齿类动物的研究发现,与老鼠做的适度运动相比,被迫在轮子上跑步会引起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变化。有证据表明人类也是如此。与年龄和性别相似的久坐不动的人相比,运动员的微生物群也有很大的不同。运动员的微生物区系更为多样,上述三种细菌的丰度更高。

然而,运动能独立于饮食做出这些改变的观点还有待于确凿的证明。运动的人可能更倾向于吃更健康的饮食,因此将这两个因素分开可能有些困难。

动物研究,主要是对啮齿动物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个难题,因为它们的饮食很容易控制。在老鼠身上,饮食和运动似乎会导致微生物群落发生非常不同的变化。由高脂肪饮食引起的一些变化——包括硬壁菌和蛋白细菌的增加,它们与二型糖尿病和肥胖有关,可以通过运动来逆转。

其他研究表明,运动引起的微生物群的变化可以独立于饮食摄入而产生,尽管其他研究表明,要发生这些变化,除了运动之外,还需要改变饮食。运动甚至可以抵消高脂肪饮食的一些负面影响,但并非全部。不管怎样,运动仍然可以帮助我们肠道中的好细菌,即粘液细菌,附着在胃壁上。这可以更好地促进粘液分泌,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粘液保护细菌不被带出消化食物的肠道。

对免疫系统的研究还发现,运动可以减少炎症信号,促进肠道内外更“受调控”的环境。这样可以减少发生肠道疾病的机会。粘杆菌真正有趣的是,它能逆转小鼠高脂肪饮食引起的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这项研究还表明,给老鼠一种粘粘液也会增加我们身体自然产生的类大麻分子,称为内源性大麻素。在身体的其他功能中,内源性大麻素参与控制肠道炎症和我们的肠道屏障(为抵御外部攻击提供物理免疫防御的一线分子)。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也通过控制大脑信号参与进食行为。当我们感到饥饿时,特定的内源性大麻素会增加,当我们感到饱的时候会在肠道释放。内分泌大麻素系统在肥胖者中过于活跃。

不同的肠道细菌可以改变组成内大麻素系统的不同成分的水平。研究人员使用益生元来改变老鼠体内的微生物组成。他们发现肥胖小鼠体内一种内源性大麻素和大麻素受体减少。他们还发现,益生元使细菌和毒素无法从老鼠的肠道进入血液。这导致血液中细菌成分减少,脂肪细胞生成减少。健康的饮食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运动也是如此,甚至可能通过前面提到的少数几种细菌。尽管这需要在人类身上进行测试,但这些研究的结果显示,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群与饮食和运动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从而改善新陈代谢。

研究人员发现跑步者和骑自行车的人血液中会产生更多的内源性大麻素,这可以缓解疼痛,改善情绪。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变化是短暂的,还是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的长期变化。

 

运动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影响健康。我们是否可以通过饮食和/或特定的益生菌来控制这一点还有待观察,但我们不应低估肠道菌群在新陈代谢和生理水平上对我们的影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68235.html

上一篇:运动与人体肠道菌群
下一篇:饮食对肝病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1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