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与科学一起“律动”

已有 1816 次阅读 2015-1-3 09:47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与科学一起“律动”


 

《我与科学共舞》,曾志朗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年10 月出版

■本报记者 张文静

一提到科学,人们也许会想到佶屈聱牙的著作期刊、刻板严肃的研究人员或者普通人无法随便进入的实验室。但在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校长、“中研院”院士曾志朗看来,科学却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家里养的热带鱼、球场上被挥舞出来的棒球、野外天空中的一群飞鸟、在剧院门口买到的一张门票……处处都隐藏着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只不过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在最近出版的《我与科学共舞》一书中,被称为“最会说故事的科学家”的曾志朗,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带着读者走入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旅程中。他将那些发生在餐厅、球场、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等生活场景中的科学故事娓娓道来,邀请人们以最自然的方式亲近科学,随之律动,跳出一段美妙的科学之舞。

讲述科学故事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明明这个地方我不可能来过,但为什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明明这个人我不认识,可总觉得自己在某个时候曾与之擦身而过?明明这件事从未发生,为什么自己会觉得眼前的情景如此熟悉?

曾志朗也有过这样的感觉。

在《我与科学共舞》一书中,曾志朗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多年前,曾志朗到美国芝加哥开会,被朋友带到芝加哥有名的希腊区餐厅吃饭。一进到餐厅里,曾志朗便大吃一惊,因为餐厅里的情景、来来往往手端着盘子的侍者,甚至那位头戴黑帽、穿着白衣黑裙、胖胖的圆脸上笑口常开的酒保,都是那样的眼熟。

“我来过这家餐厅吗?”曾志朗问自己,可是他明明就确定自己从未来到过这里。那一刻,曾志朗知道,这是他的真实(没来过)和他的记忆(曾经来过)出现了明显的分离。作为一名认知科学家,曾志朗没有轻易放过这样一个故事,而是饶有兴致地去探究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随后,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了科学家的研究是如何揭开“似曾相识”之谜的,我们的大脑又是如何编造一套故事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对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感到熟悉的。

这只是全书28个科学故事中的一个。

“讲科学要活泼,不能死板。”曾志朗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其实,每个人都对身边发生的故事感兴趣,只是普通人没有记录和研究的习惯,科学家可以弥补这部分的缺口。通过自己的整理和讲述,把艰深的科学道理转变为普通人可以接受的内容,把生活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大家。”

灵感来源于生活

《我与科学共舞》一书中的故事,来自曾志朗每个月为《科学人》杂志“科学人观点”栏目撰写的文章。《科学人》是《科学美国人》的台湾地区版,2002年由曾志朗和远流出版社共同引进到台湾。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曾志朗雷打不动每个月要写一篇科普小品文,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前沿的科学知识,一并介绍给读者。

这个习惯曾志朗保留至今。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两天,他才刚刚为新一期的杂志写完科普文章,灵感仍然来源于生活。“有一次,我在飞机上看电影,突然发现人们看动作片和剧情片时的状态很不一样。看动作片时需要很多人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感受。而看剧情片的时候,人们则倾向于独自欣赏,即使同样在影院中观看,也似乎想将自己隔离起来。一个是寻找外界刺激和共鸣,一个是更愿意内化独自思考。”曾志朗说,把这样的故事和其中的科学道理讲述出来,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其实,曾志朗的科普工作开始得很早。在美国教书时,他就会偶尔将科普文章投稿到台湾地区的报纸发表。待到1985年回到台湾后,他便欣然接受了《联合报》缤纷版的邀请,为“科学向前看”栏目写作科普小品文,以充满新奇的想象力介绍科学知识,创造出“科学生活化”的独特风格。曾志朗称,那时的文章是自己“写给台湾妈妈们看的”,当时还有妈妈会依据文章里提供的科学知识,带着孩子一起做实验,这让自己非常高兴。

除了将科学知识诉诸笔端外,曾志朗还于2010年在教育广播电台开办了一档名为“人人都是科学人”的电台节目,并由此获得了台湾金钟奖教育文化节目共同主持人奖。“这个节目前一半时间讲科学热点新闻,后一半时间讲科普小故事。我们做这个节目就是为了把科学中好玩的东西介绍给听众,希望人们无论在车上还是在家里,打开广播能收获有用的知识。”曾志朗说道。

享受浪漫的科学

曾志朗笑称自己的生活是“7-11”,即几乎每天十一二点钟从实验室到家,第二天早上六七点钟又出门。由于承担着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又身兼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职务,他每天的生活异常忙碌。但即使这样,科普却从来都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已经习惯了稍有空闲就会思考要写些什么到科普文章里,时常收集科普素材、构思文章框架,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曾志朗说。

本书名字中的“共舞”二字,也正是来源于曾志朗这种享受科学的感觉。在他看来,科学绝不是呆板的,而是“非常浪漫”的。“人们想要了解世界,用科学去追寻答案,是需要热情的,否则很难坚持下去,因为那些答案往往模棱两可或者很难找到。科学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像是随着困难度和环境的变化一直在摇摆起舞一样。用‘共舞’就是邀请大家一起来,与科学一起跳动,一起享受科学的乐趣。”

曾志朗认为,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被逐渐改变,年轻人习惯拿着手机和平板电脑,阅读平台从书本转移到了网络上。“相比于原来人们乐于阅读的经典内容,现在网络上很多内容是很浅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科学的了解深度会受到影响,也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对此,曾志朗感受到了压力,更深感当前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时代在变化,人们乐于接受知识的方式也不一样。既然网络和由此建立的阅读习惯的变化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要去研究用什么方式更能打动读者,让他们乐于接受。”曾志朗说,“科学引导人们在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分析,而我相信,用更好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是现代文明再向上提升的一个关键。”

《中国科学报》 (2015-01-02 第10版 读书)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56030.html

上一篇:环境维权行动的法制化探讨
下一篇:“最潮老校长”赵鹏大
收藏 IP: 110.178.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