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优雅地老去》:挑战阿尔茨海默病的“正能量”

已有 2769 次阅读 2014-6-20 21:11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王鲁宁谈《优雅地老去》:
挑战阿尔茨海默病的“正能量”

 

王鲁宁 中国老年保健学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科主任医师、教授。

■本报见习记者 张文静

6月14日是爱罗斯·阿尔茨海默医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1906年11月,这位德国精神病学家首次进行了老年痴呆症的病理学和临床症状演说,这种疾病也由此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

100多年后的今天,阿尔茨海默病已经在全球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和中风的第四位老年人健康杀手。据推测,目前中国约有9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占亚太地区患者总人数的40%、全世界患病人数的1/4。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已经成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重灾区。

对于一直从事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临床与研究的王鲁宁来说,多年来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书籍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最近读到的《优雅地老去》一书则令她直呼“备受鼓舞”。

文学形式的科研报告

1986年,为了揭开阿尔茨海默病的秘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流行病学博士大卫·斯诺登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修女研究”。这项研究以678位74到106岁的修女为对象,每年对修女进行一次脑力测试和健康检查,并且对修女死后捐出的大脑进行研究。

经过十余年的仔细研究之后,斯诺登发现了一些能够延缓衰老、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比如,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防止衰老;接受高等教育、从事脑力劳动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服用适量叶酸、防止中风和头部受伤能够有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这些研究过程和成果全部被斯诺登写进了《优雅地老去》这本书中。

由于专业的关系,早在10年前,王鲁宁就得知了这项“修女研究”,并一直关注和追踪其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斯诺登也发表过一些论文。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最终他会以这种文学的形式将十多年的研究结果公之于众。”王鲁宁说。

王鲁宁之所以将这本书称为文学形式的科研报告,是因为在书中作者斯诺登不仅写到了他的研究发现,也将修女们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自然朴实的文字中透着浓浓的温情。“修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时,在斯诺登进行这项研究的时候,也曾就其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遭到过质疑,但他坚持要做,而且决心要从特殊人群的生活中找到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规律。事实证明,他所得到的结论确实非常有启发性。”王鲁宁说道。

作为一名流行病学家,斯诺登能够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介绍这项工作,这让王鲁宁感到非常有意义。“他让这项非常基础的科学计划产生了为社会服务的效应,通过修女们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向大众普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知识,这对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非常有益。”

普及阿尔茨海默病知识

在中国,相比于对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了解,普通民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知识还是相对匮乏,“有些最基本的知识恐怕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王鲁宁认为《优雅地老去》等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书籍至关重要。

从读到的第一本描写阿尔茨海默病的书——日本女作家有吉佐和子的《恍惚的人》,到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女儿帕蒂·戴维斯写作的回忆录《漫长的告别》,再到中国作家王周生的小说《生死遗忘》,这些从不同角度描写阿尔茨海默病的书都让王鲁宁印象深刻。这几本书都出自女性之手,而《优雅地老去》一书的译者恰好也是一位台湾女性,王鲁宁认为真是“太巧了!”

看过这本书后,王鲁宁说受到了不小的鼓舞。她非常赞同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教授张占军在序言中的一句话:“基因决定了发病的风险,但生活的细节决定了我们是否发病。”

“书中的调查研究显示,尽管有600多位修女的大脑已经明显出现了病理变化,并且有些是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变,但仍有1/3的修女没有发病。这说明,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全不可预防,它有可能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得以避免。”王鲁宁说道,“而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这种疾病,恐怕是今后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用现在时髦的词讲,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正能量。”

《中国科学报》 (2014-06-20 第18版 读书)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05154.html

上一篇:卫星图片动了谁的隐私
下一篇:杨承宗:期颐一笑淡此生
收藏 IP: 122.198.13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0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