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卫星图片动了谁的隐私

已有 2997 次阅读 2014-6-20 16:2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卫星图片动了谁的隐私

 

■本报见习记者 袁一雪

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公司近日斥资5亿美元收购卫星图像公司Skybox Imaging。除了可以利用卫星增强谷歌地图应用外,Skybox有望帮助谷歌监控苹果iPhone工厂,并推测出iPhone 6的发布时间。

虽然收购卫星公司,是为了“监视”对手,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谷歌公司自开发地图功能后,越来越精细的显示和准确的定位,令不少国家感到“头痛”,而谷歌公司也一直游走在泄密的边缘,不断碰触各国的底线。

Skybox让谷歌如虎添翼

2008年3月6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禁止谷歌公司拍摄美国军事基地等设施的图片和视频,而谷歌公司已经按要求从其地图服务中删除了已经上网的敏感图片。美国北方司令部的发言人盖瑞·罗斯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Google Maps正在收集得克萨斯某军事基地的图像和360度全景视频,包括细部图片。而这些全景图中有入口控制设备、障碍物、总部所在地、设备和营区,已经对基地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当时,谷歌公司刚刚推出一项新服务功能——“街道景观”(Street View)。输入某个地点后,地图页面会出现一个按钮。点入后会有一个窗口和方向箭头,即可进行街道与建筑的全景浏览。该窗口可改成全屏幕,使用者也可将画面放大,看清街道招牌、公车站牌和其它细部影像。

2013年,谷歌地图对中国首个航母军港的卫星数据图进行了更新。该卫星图不仅展现了中国航母军港的全貌,还清晰地拍摄到停靠在港口内的辽宁舰航母和其他各型舰艇多达20余艘。当时,国内有专家表示,这种解析度较高的卫星地面成像,可以通过实地测量计算比例材料,如果落入恐怖分子手中非常危险。

如今,被收购的Skybox的微型卫星能够为谷歌提供专属高空摄像头阵列,从而捕捉到第一手的高空俯视图。而且Skybox通过卫星拍摄的图片精确度能够达到分米级。无疑,如此高频率、高清晰的图像拍摄技术将大大推动谷歌地图业务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和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空间数据中心研究员李国庆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谷歌和脸书等最近大举收购第三方的无人机、飞艇和卫星企业,一方面是为了充实自己的数据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在部署全新的互联网接入格局和公众空间信息服务市场格局。卫星—飞机—地面观测手段的集成融合,必然会带来更强大的观测能力,卫星观测有重复性和广域性优势、地面观测有点上的精确性优势、飞机可以衔接地面和卫星的数据模型,同时还可以对于中尺度观测提供灵活机动的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Skybox本身不仅仅是对于谷歌公司遥感数据来源的补充,更加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地球观测体系商业模式,使得谷歌可以在“公众化遥感”方向上更加大踏步前进。”李国庆说,“如果说谷歌地图是首次成功实现遥感影像图的公众化和非专业化商业使用,Skybox将使得一般公众可以拥有自身定义的‘观测卫星’,颠覆了传统的地球观测信息链路和技术体系。”

泄密是一定的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遥感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龚建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今年美国即将发射的成像卫星(WorldView-3),可以达到0.31米的空间分辨率,虽然无法识别人脸,但是看到人影的位置却是绰绰有余的。

今年4月,谷歌收购了无人机生产商Titan Aerospace。有报道称,在并入谷歌以后,Titan Aerospace将为这家搜索巨头开发多个项目,这家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可从高空收集来自于全球各地的照片,这应该会有助于谷歌发展其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图业务。

“无人机可以到达云层下方拍摄,其精度甚至能够达到0.05米。针对小面积范围的快速灵活勘测再合适不过。”龚建华解释说,“但是无人机也有限制,一些领空不能飞行,但是卫星就不会存在这一问题。”可见,无人机加卫星的组合,无疑令谷歌公司的地图业务更上一层楼,他们也在地图构建、买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我国,制作与发布地图需要有资质的公司或单位,必须要有测绘资质或者经营地图的资质,不然就违法了。”龚建华说。

0.05~0.31米,被如此精度下的卫星和无人机“扫描”之后,几乎人人都有暴露的可能。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每个人身上都绑定着不少“隐私”,比如银行卡账号、身份信息、名下财产等,这些信息可能会通过位置搜索被“窥探”到。

需要立法进行保护

“人的信息越来越透明,所以需要立法对人的隐私进行保护,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能。”龚建华说,现在,我国要求网络实名制,购买手机也需要身份证号码。微信也会与实名绑定。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可以追根溯源地查到源头出自何处;但是同样的,一旦泄密也会非常危险。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信息。“再比如,现在研究的基因技术,也许以后每个人的基因也成为个人信息,例如谁有家族遗传病等。可能在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查到的不仅是个人的简历,还有基因信息。”龚建华表示,“所以,在信息社会与大数据时代,社会约束与立法是必须的。不过现在这些才刚刚开始,立法等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实现。”

李国庆也表示:“这个问题要辩证和发展地看待,就像网络隐私问题不能以屏蔽网络为手段来解决。卫星遥感对于国家和个人隐私的胁迫本身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比如需要对于国家安全观念有全新的理解和全新的技术保护手段,何况数据本身是无态度的,各国的隐私都存在暴露问题,比如最先被网络社区用美国超高分辨率系统性曝光的恰巧是美国的全球军事基地信息。因此国家竞争除了要有更强大的观测能力外,还需要发展更先进的保护能力。”

《中国科学报》 (2014-06-20 第16版    探索)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05080.html

上一篇:洗涤剂,还是浓缩的好
下一篇:《优雅地老去》:挑战阿尔茨海默病的“正能量”
收藏 IP: 122.198.133.*| 热度|

1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0 0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