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转专业难题求解

已有 1986 次阅读 2014-5-8 12:00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转专业难题求解


 
■本报记者 温才妃
 
转专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救济制度”,针对学习有困难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给他们发现兴趣、发展个性提供一条可以选择的途径。但是,在国内一些高校,转专业已经异化成为奖励制度,“学得好转出去,学不好继续留下来”。
 

图片来源:www.quanjing.com
 
初次见到小洋,他反复在向记者阐释一个观点:他已下定决心转到文科专业。
 
小洋是北京某“211工程”大学大二的学生,填报志愿时他将热门专业会计学填在最前面,并同意了“服从调剂”。最后,他去了一个从未填报的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如今,小洋缺乏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每一天都过得很不开心。
 
每年,有着与小洋类似经历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选专业时望文生义导致误选、因分数级差未被理想专业录取、服从调剂进入陌生专业,是造成大学生对专业不满意的三个主要原因。
 
从近年来高考招生咨询会上学生、家长对转专业政策的关心,诸多高校对转专业政策的松动可以看到,国内高校转专业的改革已经成为势在必行之举。然而,目前的转专业政策并不完美,尚存转优不转差、转专业机会过少等问题。在这当中,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转专业的逻辑呢?
 
转优不转差
 
根据大多数学校的政策,像小洋这样的学生想转专业,学习成绩必须排在全年级的前10%或15%。可现实情况往往却是,学不下去、不适合学本专业的学生排名在后10%、15%。
 
“如果我学得好,为什么要转专业呢?既然我不适合学,为什么不让我转专业?”小洋很疑惑。
 
尽管近年来转专业的“口子”在一点点撕开,但以成绩作为学生转专业的标准,似乎成为了高校中的共识。其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公平”。
 
经历了多年转专业实践摸索,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表示,低年级转专业确实存在公平、公正、公开的问题,毕竟学生高考的考分不同,从低分专业向高分专业流动,一个比较让人服气的标准就是成绩。
 
为了公平起见,一些学校的做法是,允许转专业学生从高考高分录取专业向低分录取专业流动,但不允许反向流动。
 
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郑超伟则 认为,大一各专业所学的主干课程基本一致,并未涉及过多本专业的知识,如果大一学不好,即便转专业也未必能学好新专业。
 
然而,公平并不能与合理划等号。叶志明告诉记者,高年级学生想转专业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不想学本专业,兴趣不足导致多门成绩不及格;二是学生不适合学本专业,即便努力了也会考不及格。这时候如果再用成绩排名限制转专业,学生能否毕业都很成问题。对此,上海大学采取综合学生前两年学习轨迹,结合教授面试的方式,推行高年级学生转专业。
 
采访中,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直言,转专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救济制度”,针对学习有困难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给他们发现兴趣、发展个性提供一条可以选择的途径。但是,国内高校转专业已经异化成为奖励制度,“学得好转出去,学不好继续留下来”。“其结果是本专业拔尖学生转走,到新专业后绝大多数人不再拔尖;本专业不拔尖、学不下去的学生留了下来,最后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高度不断下降。”
 
放开与不放开之间
 
与成绩论尴尬并行的,还有转专业的机会。
 
多数高校的转专业政策到了大二末,就戛然而止了。而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兴趣培养、发展走向、就业趋势,才刚刚回过神来。他们还没来得及作选择,选择的机会就已经没有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招生办公室教师告诉记者,之所以不敢放开高年级转专业,高校最大的担心是害怕教学秩序混乱。高年级转专业的先例较少甚至没有。“如果某个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时集体转走很多,将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如今国内高校转专业制度的设计,实际上保护的是学校的劣势专业。”别敦荣指出了转专业通常的两种情况:一是冷门专业学生过多转到热门专业,导致冷门专业可能开办不下去;二是一些基础学科以及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学生大多有可能要转出去。
 
那么,放开转专业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在国内,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少数学校均采取无门槛转专业,允许本科生就读期间多次转专业(包括在大三期间转专业),并允许学生二次转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周旭峰坦言,学校每年转专业的人数大致在350人左右,维持在总招生量的15%,其中也出现过个别专业转出过半的情况,多年坚持下来,并没有出现大问题。此外,学校也参考就业、高考录取、转专业等环节反映出来的数据,减招和停招了部分专业。
 
叶志明也承认,在上海大学转专业政策实施初期,一些基础学科也遭遇过所剩人数无几的“阵痛”。但经过学生的理性选择,过去较少人选择的历史、哲学,出现了外专业学生因兴趣而转入的情况。
 
事实上,放开转专业并不等于扰乱教学秩序。相反,周旭峰认为,转专业带来的压力正是做好专业建设的动力。一个专业转出的学生较多,有可能是在课程设置、培养定位、招生宣传等环节出现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有所提高。
 
叶志明对此表示肯定,“学生转入新专业通常要延期毕业,之前专业的学分大部分不予承认,学生要付出时间和成本的代价;学校培养学生也有相应投入,虽然不明显,但也要间接付出培养成本的代价。但是,付出这些代价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与学生能否由此成才相比,并不算什么”。
 
招生应尊重市场机制
 
实施转专业政策初期,道路不会一帆风顺。由于转专业的主体是学院,某一专业转走的学生较多,某一专业接受了太多成绩较差的学生,学院都会有意见分歧。
 
这些意见分歧是转专业改革中的共性问题,也是改革的阻力。为了推行转专业政策,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从学校到学院层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叶志明先后与教务和学工系统开了60多次会议,统一大类招生、转专业的思想。
 
在转专业的配套政策中,两个学校有一个共同的做法——采取大类招生,做好专业分流。在叶志明看来,这是保证学生逐渐提高专业满意度的第一步。
 
叶志明表示,没有进行大类招生之前,原本要淘汰的专业,由于有“服从调剂”,某个专业只要有任课老师存在,计划招生数与实际招生数总能画等号;而大类招生后,每个专业的实际招生数总是小于等于计划招生数。“‘=’与‘≤’是两个不等的概念,前者代表的是计划经济,后者采用的是市场机制。小于或等于某个数字,也可以等于0。”
 
他解释,经过计算,他发现专业的承载量大于学生总数,这就意味着类内分流、跨类转专业的过程中,有些专业招不满或招不到学生。而这些专业下一步通常面临的是专业整改或及时停办,教师不可谓不紧张。
 
经过10年大类招生探索,周旭峰发现,高校在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时,应重视各专业分流不平衡的情况。大类里的专业有相对热门与相对冷门的专业,“如果说完全尊重学生选择热门专业的意愿,热门专业有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培养能力;如果刻板地根据招生规模用成绩来卡,就有可能出现热门专业全是成绩好的学生,冷门专业则全是成绩差的学生,这样并不利于专业培养”。
 
对此,他认为,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对专业规模进行调整,某个专业申请的人数较多,可以适度扩大接受量,做到总体上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另外,学校在设定大类时应该考虑学生将来的选择情况,如果大类中个别专业特别冷门或特别热门,也可以考虑将其拿出来按专业招生。
 
引导学生理性选择是关键
 
那么,有成功的例子在先,无门槛转专业、增加转专业的机会、大类招生等做法能否大力推广?
 
叶志明提醒,同样的改革在专业分科根深蒂固的高校进行,将触动很多学科、教师的利益,阻力非常大,照搬并不一定适合。“不妨学习改革背后的逻辑、方法和思路,弄清改革要如此进行背后的原因。”
 
而在别敦荣看来,如今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的改革模式,实际上是在专才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学生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某个专业去培养。因此,怎样给学生专业的指导,使得学生在转专业时能够充分利用机会,促进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是高校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这实际上也是周旭峰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看来,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还是存在问题的,有些热门专业想转的学生特别多,但这并不一定是他们理性分析后得出的结果。”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采取了新生研讨课、院系开放日等形式,让学生在入学之时就与教授接触,了解专业发展的趋势。加强学生转专业的引导之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出现了学生申请转专业成功,但办理转专业手续时却选择放弃的情况。“这说明学生转专业更加理性了。”周旭峰说。
 
别敦荣则认为,个别化的专业指导还得跟上。毕竟新生研讨课、院系开放日针对的是群体,尚不足以解决学生转专业和个性化发展的问题。学校想要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就要求教师应当不仅懂得学科专业,还懂得学生的学业发展、个性发展的规律,能够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基础、就业去向等因素做个性化的辅导。
 
在转专业之外,别敦荣还提醒,高校应重视解决专业不均衡发展的问题。“虽说专业水平有高有低是办学中的常态,但一所高校应该有专业办学水平的基准要求,防止出现差距过大——好的专业非常好,差的专业非常差,否则,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中国科学报》 (2014-05-08 第5版 大学周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92451.html

上一篇:科学家发现H7N9患者重症化标志物
下一篇:海星之死
收藏 IP: 114.250.1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