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激活对大自然的爱意

已有 2909 次阅读 2014-3-15 12:26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激活对大自然的爱意




 
对于大自然,我们知道得越来越多,却接触得越来越少。台湾自然写作作家徐仁修用他的“荒野游踪·寻找大自然的秘密”丛书告诉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吧,去亲密接触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之美。
 
■本报见习记者 张文静
 
“徐仁修荒野游踪·寻找大自然的秘密”(共三册),徐仁修撰文并摄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持续的雾霾天气仿佛割断了我们与户外的联系,对很多人来说,亲近自然似乎变得可望而不可即。但台湾自然写作作家徐仁修的“荒野游踪·寻找大自然的秘密”丛书却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和走进自然的另一扇窗户。
 
在徐仁修营造的自然世界中,可以寻找那只善于隐藏自己的攀木蜥蜴,也可以欣赏澳大利亚半沙漠地区叫作“沙漠大眼睛”的奇异花朵,或者领略早春时节在台湾乡村盛开的大片的金银花……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冠羽画眉是台湾地区特有种,它的叫声很特殊,有人觉得听起来是‘吐米酒’,但我觉得也很像英语的‘To meet you’,你觉得呢?你一定要亲耳听听,在中海拔的林缘疏林都很容易看见或听见它。” 这是《大自然小侦探》中的一段文字。在这段文字旁边的大幅照片中,一只骄傲的冠羽画眉正栖息在繁花似锦的树枝上。
 
《大自然小侦探》是“荒野游踪·寻找大自然的秘密”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包括三部,分别有不同的含意。
 
《大自然小侦探》堪称“荒野探秘的入门宝典”。在这本书里,徐仁修通过大量自己拍摄的照片和精炼有趣的文字,向读者手把手地传授了认识自然的十种本领。并告诫我们不能只是透过书本来了解自然,而是要步入自然,恢复日渐退化的潜能。
 
《与大自然捉迷藏》则是一部丰富、有趣的自然游戏书。徐仁修将几十年来在野外拍摄的100多种具有“拟态”及“保护色”能力的动物照片收录在了这本书中。“这本书就是要与读者玩一个躲猫猫的捉迷藏游戏,一方面能够测试和训练读者的眼力,同时增进了读者的自然知识,培养自然观察能力。”徐仁修说。
 
《村童野径》更像是一支乡恋曲,在书中徐仁修与读者分享了他美好的童年记忆以及在故乡野外的种种经历。这本“献给对大自然和‘乡土中国’怀有美丽乡愁之人的枕边书”通过“分享无限甜美的村童记忆,展现宝岛荒野的惊艳容颜”来唤醒现代人与大自然最深切的情感,使其能用心感受自然态的生活带给人的美感和幸福感。
 
踏上“回归自然”之路
 
三本书是徐仁修历经数十年、走过千万里路才得以完成的成果。这位来自台湾的荒野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和音乐家,曾深入台湾地区的高山深谷探险,也几乎走遍了除欧洲之外的世界各地,如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老挝金三角地区、尼加拉瓜、美国西部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亚马逊河、非洲和中国大陆等。
 
“这套书就是为孩子、为那些远离自然的都市人所写的。”徐仁修说,“我希望能够引领大家运用感官来探知大自然所发出的信息,进而学习、认识、了解与欣赏大自然,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徐仁修的荒野探险追求的既不是科学研究,也不是冒险、极限体验或从体能上去征服自然,而是要探寻自然的奥妙和生态智慧,以及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周志刚是这套丛书的责任编辑,他认为这三本书的完成源于徐仁修对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深切忧思。
 
周志刚认为,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在逐渐远离那些曾经亲近过的大自然。“这不但使我们无法感受到自然的丰饶与活力,也使我们逐渐缺失了对大自然的爱意。同时,我们的感官和潜能也在不断地退化,无法感受大自然,降低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而徐仁修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回归自然”,而这三本书就是回归之路的三部曲,一步步地告诉大家如何亲近自然。
 
自然之美的感召力
 
“近些年来生态恶化,这样的书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急需的。”周志刚称,这次将这套书提供给大陆读者,除了调整了开本大小外,几乎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版。“徐仁修的这套书在台湾出版将近十年,非常畅销。其中,《与大自然捉迷藏》的销量达到七八万册,这个数字意味着,在台湾地区平均每200多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该书。”
 
在台湾,自然写作是一种重要的写作类型。研究生态写作的复旦大学副教授孙燕华介绍说:“台湾的自然写作是在西方生态思潮和全球性环保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之下,并且伴随着台湾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而不断发展。萌芽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相对繁荣,自然写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文坛上的重要一脉,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而徐仁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是台湾自然写作中的荒野冒险家。”
 
“徐仁修的自然教育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周志刚介绍道,比如与自然相关的生态知识,对自然的美感体验,还有自然伦理,包括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尤其重要的是,他认为自然教育要摆脱‘知道大自然越来越多,接触大自然越来越少’的问题,而是最终要落实到‘行’,即到大自然中去,与自然亲密接触,并自觉进行自然保护,在自然中感受生态智慧和生命意义。”
 
“徐仁修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之美,比其他文学作家和自然写作作家所极力揭示的生态破坏的丑,给人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孙燕华评价道,“徐仁修的荒野文学,通过对人在自然中各种美的经历的描述,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逐渐树立起对自然生态环境正确的观念和态度。”
 
《中国科学报》 (2014-03-14 第18版 读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76180.html

上一篇:吴希明:鹰击长空展英姿
下一篇:建立“南海航空识别区”,共享南海空管资源
收藏 IP: 106.49.82.*| 热度|

2 王春艳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