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改变命运的三个因素

已有 2607 次阅读 2014-1-13 10:20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改变命运的三个因素

 
每一个人能够做什么,能够做成什么,归根结底是由他所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决定的。
 
■本报记者 王剑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重又抬头。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新难题:高昂学费让贫困家庭难以负担,毕业后又面临就业难题,再加上“拼爹”现象随处可见,“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遭到质疑。围绕这个话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熙国教授。
 
《中国科学报》:今天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重又抬头,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孙熙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客观原因有三: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时代骄子”等蒙在大学生身上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撩开,大学生身上的神秘光环已不复存在。二是研究生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随着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高学历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属于大学生的一些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地被硕士和博士占有了。三是教育投入和收益不成比例,一个家庭倾其所有供孩子上学,待大学毕业后突然发现孩子“失业”了,十几年的投入似乎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当前出现读书无用论的主观原因是,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一些家长希望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够进一些比较体面的单位工作,而不愿意去一些确有需求的单位,如小企业、基层部门。
 
《中国科学报》:对目前出现的“泥瓦匠千金难求、硕士生薪资狂贬”等现象,您怎么看?
 
孙熙国:目前,包括泥瓦匠在内的农民工的薪酬和前几年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和十年前相比,现在硕士生就业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十年前的硕士生可以留高校教书,可以进科研机构,可以进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但现在就不行了。因为随着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数量的增加,逐渐形成了“买方市场”,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来越高。但是,这个“高”是相对的。用人单位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最终被录用的,还是有真才实学,具有过硬思想和业务素质的硕士博士和大学生。
 
《中国科学报》:您如何理解“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
 
孙熙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无论什么时候,这句话都不会过时。
 
首先,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升,都同人类知识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命运。
 
其次,就每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来看,知识也改变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洋务运动学习器物,戊戌变法引进制度,五四运动传播思想,每一次知识的革新与进步,都会引起国家和民族的变化和发展。当今时代,知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民族的进步;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实力的提升和民族复兴的进程。
 
最后,应肯定的是,知识还能改变个人的命运,决定个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每一个人能够做什么,能够做成什么,归根结底是由它所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决定的。古今中外无数杰出优秀人物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中国科学报》:在今天,出身普通的青年人要想改变命运,需要哪些方面的素质?
 
孙熙国:我家祖辈世代务农,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对普通青年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有深切的感受,根据我的体会需要具备三种素质或能力。
 
第一,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具有扎实丰厚的知识。这是基本前提。有的学生自恃有优越的家庭背景,以为凭关系就可以轻松拿到offer,实际情况是如果没有丰厚的知识,没有过硬的本领,用人单位的个别人就是想要你,也往往难以如愿。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进人程序越来越规范和复杂,要谁不要谁,往往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的。
 
第二,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我们常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也是一样。生活不会眷顾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者,机会和机遇更多的是给作好了准备的人、给勤恳努力的人、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提供的。
 
第三,必须具备道德素质,这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一种素质。这一素质具体表现为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奉献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好多人觉得这一方面的素质太软,似乎不重要,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这方面的素质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素质。用人单位在选择一个人时,首先关注和考虑的往往都是这方面的素质。
 
《中国科学报》:如何从制度建设上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使年轻人拥有平等的机会与上升通道?
 
孙熙国:首先,真正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拆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用人单位在招聘和接受高校毕业生时,必须制定相应政策,把招聘高校毕业生的过程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中,真正做到按规章做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其次,必须下大力气打破城乡教育的二元格局,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均衡布局。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从制度上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有序流动。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采取切实措施,从制度保障上解决好农村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比例低、大学生就业等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4-01-13 第5版    思想周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58647.html

上一篇:营养师的求索路
下一篇:知识需要更多出路
收藏 IP: 123.115.2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2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