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办博苦乐 倾听博友意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科学网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

博文

新生开学,导师们分享了8点“要做”和3点“不要做” 精选

已有 1414 次阅读 2024-9-9 10:2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开学了!

又一批“研0”学子踏上读研之旅。

学生“迷茫”,不知道要避开哪些

导师“头疼”,担心以前强调过的问题又复现。

基于科学网博主们分享过的相关博文

我们对导师认为研一新生要做不要做的事情进行了梳理,

一起来听导师们的“碎碎念”吧!

视频版建议在这里↓

要:

1.要有明确的学习和工作目标。

研究生要有科研规划、职业规划、三年目标和短期目标、近期目标,形成一个计划表。

课程学习、实验技术学习、文献阅读、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验进展、论文发表等等,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需要有详细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以及明确的时间节点。

研究生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忙碌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需要高度自律,一旦计划不周,就会影响很多方面。

2.要学会和导师沟通交流,学会做人做事。

有些同学汇报事情,拖拖拉拉、扭扭捏捏,数十次来回问答才能把事情说清楚,导师几乎崩溃。

找导师谈什么,要提前构思谋划好。如果是交流学术,把逻辑想清楚,123点分别说啥,什么问题,怎么分析,候选方案,大概怎么说,写个大纲。如同老师讲课花长时间备课一样,只要备好“课”,和导师的交流一定会非常愉快;如果有争论,也仅仅是学术的争论。

在做事上也是一样。有些同学做事缺乏条理性和次序性,实验流程设计七零八散,一次只能做一件事,稍多些样品实验就完全乱套。需要提前设计规划,做好流程管理。

3.要养成良好的分析总结习惯。

要学会从千千万万的文献中辨别真伪,去芜存精,而不是今天开个会讨论得很激烈,但开完会就背个包走了,下次开会继续讨论,中间不管不问。

做科研有时候需要总结。思辨地总结,总结文献,总结实验,并且记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日积月累就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壮大,最后成为一个强大的研究生。

4.要学会凝练出真问题。

本科都在上课,实验也大多是验证,没做过未知的实验。研究生期间,老师给了个课题,也经常不管,不知道咋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

无非两条,面向基础领域的全面文献调研,以及面向现场需求的工程调研。

如果是文献调研,多读文献,总结分析文献,用历史观、大局观、系统性地研究文献,例如按照工艺、组织、性能分类做笔记,寻找文献中共同的难点、痛点,寻找最优解;

如果是工程调研,需要深入工厂、深入一线,跑多家工厂进行调研。否则提出的问题可能就是a工厂解决而b工厂不知道的问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从问题本身来说并没有创新。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基础要求,就是读书,读专著。论文都是碎片化的知识,有时候分不清信息的早晚,而书是系统性的知识汇聚。例如做高温涂层,首先要找一两本关于高温抗氧化的书读读,把一些基本的概念搞清楚,读懂、读透,否则你惊喜的新发现可能是20年前的“古董”。

5.要学会请教师兄师姐。

师兄师姐是研一新生刚进入实验室的引路人,实验室安全规范、仪器使用方法、工作小窍门等都需要请教他们。此外,初学者在实验和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极有可能师兄师姐也遇到过。如果此时请教他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6.要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阅读文献,需要思考;实验设计,需要思考;分析数据,需要思考;学术交流,需要思考。可以说,思考贯穿了整个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做学术研究,思考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习惯。没有思考,是不可能做好科研的。

7.要学会平衡科研与生活。

工作、学习要有劳有逸,不要把研究生生活过成苦行僧的日子。例如“繁重”的组会结束,几个人聚个餐;实验失败,踢个球发泄一下;完成一个目标后,吃好吃的,睡个懒觉或者购买喜欢的东西。

有趣的生活会抚平科研上枯燥的心,成功的科研会带来愉悦的心情。科研不是让你放弃自己的生活,放弃自己的爱好,而是要学会去平衡它们。

8.要坚持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研究生经常在工位上一坐一天,整天面对电脑更要注意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身体健康还需要注意营养、生活规律、饮食卫生等等。

心理健康则需要特别注意,良好健康的心理,需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需要有宽松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温馨和睦的研究组文化、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等等。

这些方面需要研究生本人和研究集体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导师的智慧和胸怀。

 

不要:

1.不要抱着整本书从头啃到尾。

很多新来的研究生,在和导师沟通了课题方向后,便从图书馆里借来,或者打印厚厚的相关书籍,从头到尾啃读起来。硕士/博士研究生现在基本是3年和4年学制,时间很紧张,没有时间来对整本书从头到尾“深耕细刨”。

要善于从相关专业书和文献中找到完成课题和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建议从导师那里询要4-6本和课题紧密相关的博士论文(一般中文开始),从阅读、理解博士论文开始,特别是绪论部分要精读反复地读,不懂的专业知识点一个个查询理解。读完4-6本博士论文,基本就对课题方向了解了。

然后阅读40-60篇最近5年的主题相关的论文(一般是英文的),能对课题前沿有个基本的了解。英文论文开始阅读可能有点吃力,同样,一个一个的专业词汇查询。词汇和句式等熟悉后,你会发现英文论文比中文似乎更容易理解。当然,在这其中也可随时翻阅专业书籍,找到对应章节仔细阅读理解。

2.不要被动地吸收知识背诵记忆,被动地被push做课题。

部分研究生理所当然地觉得导师应该为之量身定做适合的课题项目,他可以挑拣直到满意;觉得导师、师兄师姐们应该帮助传授实验技能技巧;觉得导师应该帮助小到发烧感冒,大到找工作推荐读研究生出国留学等个人事情;觉得导师应该负责其毕业拿到学位等。

导师有积累,实验室和课题组有传承。方向和实验技能上,导师和同组师兄姐们有责任去指导和传授,但不要“以静制动”“静静等候”。

有些研究生新生自己不做调研,不看论文,不形成对课题的基本了解和基础,只是一味地向同组课题师兄师姐询问。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从零开始为你讲解。需要自己多看,多思考,有困惑处再讨论。

导师的职责在“导”,工作和任务都得自己一步步去完成。不管硕士生或博士生,最快第一年需要能熟稔自己的课题,掌握基本所需技能,并且经讨论等形成初步的idea和方案,甚至已经开展初步实验,形成成果文章,千万不能想着第一年只是上课就可以。

3.不要懒惰,包括脑力上和体力上的懒。

有的研究生真的懒,在生活习惯上也完全没有转变过来:上午11点还不见到办公室和实验室,或者一脸睡眼惺忪头发蓬乱地看电脑新闻,极其“艰难”地缓冲开启一天的工作;晚上则精神抖擞的或游戏,或下午篮球足球后“西瓜电视剧葛优沙发躺”。导师交待的调研文献没看,实验没有规划,有的甚至几天几周见不到人影。

还有脑力上的懒:懒于思考,懒于分析。有些同学实验工作很多,但是懒于去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懒于看文献,进行对比研究等,表现在论文上就是只有Results,而没有Discussion,缺乏深度讨论分析,缺乏机理挖掘、规律提炼,于是论文就成为稍微详细点的本科生实验报告。

研究生是需要去“研究”的,不是简单的体力操作。需要抓住研究生课题项目历练机会,锻炼自己思考、辨析、总结提炼的能力。

 

“过来人”的小tips

1.可以学习但别照搬他人的成果经验,并要有选择的吸收,形成自己的节奏和体系。

2.理论联系实际,养成“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源于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此外,“批判性思维”还在于敢于质疑权威,当然这需要基于对研究方向大致的了解,比如,文献为什么选用该方法?该方法有什么优缺点?为何选用该条件/试剂/浓度?我们实验室是否有条件开展该实验?

3.转变心态,戒骄戒躁。在科研方面,尽管在大的方向上可以向课题组员和老师请教探讨,但很多的实验细节和操作都需要自己把握,因此在心态上不能像本科生甚至高中生那样,老师说1+1就是2。心态转变,还体现在实验上。比如,在开展实验前提前规划好需要用到的试剂,是否需要重新配置,考虑各个操作环节是否有漏洞,如果实验失败了是否还能笑着应对,第二天重新再来。

4.定期向老师汇报科研进展。对于高校来说,导师往往能招很多学生。同时由于导师科研任务、家庭的原因,对于学生的主动关照可能并不是很多。所以,在遇到问题以及阶段性工作结束时,多与导师沟通,以便让老师了解自己的进度。这也是激励自己的一个方法。

5.承认自己的不足。当你一头雾水、觉得自己很菜时,不要沮丧,考虑一下你可能是真的没你想象的那么强。认识自己、承认差距,才能更好地进步。

参考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2936-124738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7429-134824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40180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19600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66240-144404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0406-1248545.html

关于读研的更多内容,也可以下载科学网APP关注我们近期持续更新的实用干货视频:

图片1.png

33_副本.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50282.html

上一篇:科学网博主张军平力作,揭开读研“神秘面纱”|赠书
收藏 IP: 183.197.199.*| 热度|

5 王从彦 史仍飞 胡新鹏 梁洪泽 李建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9 1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