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hwy123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qhwy12345

博文

吡喹酮的发现及我国的贡献

已有 8393 次阅读 2019-12-30 16:11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吡喹酮的发现及我国的贡献

       血吸虫病是一种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据报道全球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感染者达2亿人。血吸虫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我国血吸虫区曾经流传一些悲惨的民谣:“爹死无人抬、妈死无人埋、孤儿满村走、良田长湖柴“;“身无三尺长,脸上干又黄,人在门槛里,肚子出了房”;“有女莫嫁蓝田郎,头年做新娘,二年守空房”,这些民谣反映出血吸虫病感染者的凄凉境况。

image.png                    image.png

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虫卵和毒素广泛损害肝脏,形成腹水,民间称作”大肚子病“,”水臌病“

背景

1937-1938年,Kikuth 等研制成了小鼠曼氏血吸虫病动物模型,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进行大量的抗血吸虫的药物筛选。随后筛选了hycanthone、oxamniquine  、niridazole,  metrifonate 等药物,但这些药物疗效有限而副作用却很大。因此,人类寻找更合适的抗蠕虫病的药物仍在继续进行。

吡喹酮的发现

1972年英国辉瑞公司的Baxter CARichards HC【1】报道吡嗪并喹啉衍生物(Derivatives of 2,3,4,4a,5,6-hexahydro-1H-pyrazino(1,2-a) quinoline,从45中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具有抗曼氏血吸虫作用。1973年德国拜耳公司发现含”吡嗪并异喹啉“的化合物具有抗血吸虫作用,随后该公司与默克公司合作合成了一系列”吡嗪并异喹啉衍生物“,意图从中筛选更好的抗蠕虫药物。1975年Thomas等报告了对这些合成物的初步测试结果:吡喹酮(药名praziquantel, 内部编号EMBAY 8440, 英语名称Biltricide)的抗血吸虫的效果最突出。1976开展动物实验,1977年各种动物实验进一步扩大: 小鼠、大鼠、兔子、狗、猪、猴子等等。动物试验表明吡喹酮对曼氏、埃及、日本血吸虫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而且毒性较小。1978年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证实吡喹酮口服制剂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1-46]。与此同时,为了迅速取得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资料,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西德拜耳药厂进行了合作在巴西、日本、菲律宾和赞比亚开展了该药临床试验,证实其为一种高效副作用小的药物。1980年德国默克公司将吡喹酮以商品名Cesol上市,又名Biltricide。纵观药物发史,一次就能找到的神药并不多,很多药物都是先发现一点点药物作用的迹象,然后循着科学思路,经过各种分子改造等而得到的,很显然吡喹酮的发现也是这样的套路。

我国的贡献

     我国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对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的开发研究不遗余力。我国学者一看到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报道,职业的敏感使他们意识到吡喹酮意义重大,立即引起高度重视。1978年,杨元清、王根法、陆颂慈、范本伦、肖树华等在《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对吡喹酮进行报道。他们并不仅仅停留在报道上,而且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1979年杨元清等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报道应用吡喹酮进行了小鼠及家兔的动物实验,范必勤在《江苏医药》通报了口服吡喹酮治疗黄牛日本血吸虫病研究。1980年除动物实验之外,临床研究的报道也陆续出现。上海市吡喹酮临床协作组报道了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485例临床观察朱汉华等报道了吡喹酮不同剂量治疗血吸虫病临床观察吴维督等报道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162例心电图分析。我国的这些实验是对世界吡喹酮实验的验证和深化,提供了更多更坚实的实验数据和临床资料。由于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1982年我国将吡喹酮正式投放市场。我国从药物合成,到动物实验,到临床试验,只用了四年多时间,只比世界上条件最好的德国拜耳公司晚二年。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我国科技人员站在巨人肩膀上披荆斩棘换来的。

      吡喹酮(Praziquantel,Biltricide)为广谱抗吸虫和绦虫药物。适用于各种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姜片虫病以及绦虫病和囊虫病。吡喹酮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血吸虫病病原学治疗首选药物。吡喹酮是血吸虫的克星,其出现彻底改变了血吸虫病的治疗状况。上海市吡喹酮临床协作组报道治后1、3、6个月随访,粪孵阴转率分别为100%、99.6%和99.2%。杭盘宇、宋鸿焘等报道在经过多年反复化疗后形成的中低度 疫区,对目标人群进行化疗,粪检阴转率仍高达 95%-100%。在吡喹酮发现之前曾应用锑剂治疗血吸虫病,其缺点为经治疗者仍有20%-40%复发,且毒性很大,反应很多,严重者可以致死。吡喹酮出现之后,锑剂很快就退出了。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非常有效,仅仅服药一到四天就可以成功治愈。慢性血吸虫病服药1-2日,急性血吸虫病服药4日。鉴于吡喹酮对血吸虫病的极佳疗效,以及一些国家地区血吸虫病的极大降低和消除,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血吸虫病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控制(聚集在所有监测点的重度感染率<5%),到2025年消灭(聚集在所有监测点的重度感染率<1%)”。最近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Arminder K. Deol研究组对此进行了评估,相关论文于2019年12月26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除尼日尔外,其他8个国家项目均在两轮及以下便达到了疾病控制的目标。2020年马上就要到来,2025年也不远了,我们衷心希望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血吸虫病的世界”。在此,我们祝愿这一目标早期实现!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set ambitious goals of control of this debilitating disease and its elimination a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by 2020 and 2025:“a world free of schistosomiasis”.

【1】Baxter CARichards HC.Schistosomicides. 2. Derivatives of 2,3,4,4a,5,6-hexahydro-1H-pyrazino(1,2-a) quinoline.J Med Chem. 1972 Apr;15(4):35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84431-1212060.html

上一篇:集雨水窖改变了山区缺水:改变世界不一定需要高科技
下一篇:[转载]唯一被提名诺贝尔奖的中国女作家
收藏 IP: 111.33.25.*|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