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回家方知,我的母校成了养老院 精选

已有 17742 次阅读 2014-12-9 14: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回家方知,我的母校成了养老院

喻海良,2014-12-09

今年11月份,我回长沙老家一趟,很多时候物是人非。先后到我生父、母、外婆、大舅、三舅的墓地上烧了钱纸。确实,我也不知道,这一别,将会是多久再回老家。记得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但我都没有回答。

回老家,见亲人,拜会祖先之外,我也曾想到我的母校走走。记得一些年前,在路上见到我的小学老师,虽然当年他对我这种差生不是很待见,但我还是说了一句“感谢您当年的栽培”。我的母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我读书的时候,一个年级只有三个班,每一个班大约有70-80个学生。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面,每年大约有1-4人能够进入重点高中学习,另外还能有好几个学生考上“中专”。在那个年代,教学质量在乡村中学中已经算相当不错的。记得我当年在学校担任45班班长,我们班级被评为长沙市优秀班级。在这次回家的时候,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聊到这所学校。突然被告知这所学校被撤销了,现在成了我们镇的养老院。当年我们的校长到了县教育局工作,绝大部分老教师都光荣退休了,一部分年轻的优秀的老师跳到了县城工作,还有一部分就分流到其它乡镇的学校。大家不由得唏嘘与感叹。当年我读初中时,我和我的同桌一同被报送到高中,后来我两都上了重点大学,而且他硕士和博士都是清华大学获得的。这样一所优秀的中学怎么说停办就停办了呢?

后来,我去我姨娘家,经过我们地区最有名的一所希望小学。为什么说这所小学非常有名,因为他是由深圳市与宁乡县一对一扶贫工程时兴建的学校。由于这所学校受到深圳市的照顾,他们的教学条件是我们地区十里八乡最强的。当年我高中同学的爸爸在这个学校担任校长,那一个风光,比中学校长还精神。然而这一次经过这所学校时,发现“希望小学”的名称改为了“某某加工厂”。向我的表兄打听,说是这几年生源不好,年老的老师都退休了,年轻的老师都不愿意到这山沟沟里教课,教学质量年年降低,学生数量一年比一年少,最后就直接关门了。现在这个地方的学生都到镇中心小学上课。他说,除了这一所小学关门了之外,还有不少学校停了。他感叹,现在小孩子上学,由于距离远了,不少都要开车接送。

离我的老家不远,以前还有一个高中,宁乡八中。曾几何时,也是我们当地最好的学校之一。这个学校是在我们乡的“军阀家属楼”的基础上改建的。我父辈的很多人不少是从这里走出大山。然而,由于优秀老师不愿意到这里教课,有几年高考升学率低,同时,其它几所中学不断扩招,导致这个学校招不到好的学生,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在我读初三那一年倒闭了,现在成了当地的沙发厂。

这里不由得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农村中小学这么容易倒闭呢?记得我读初中期间,我们县有一所师范学校:宁乡师范学校。这是一所中专,然而在中专升大专的过程中转型失败,这所师范学校关门了。也因此,我们县的中小学老师都需要从其它县市的大学中“引进”,比如益阳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然而,由于这些大学内从我们县招收的生源有限,而且绝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留在省城长沙,因而,大学毕业后愿意回乡村中小学的老师数量非常少。另一方面,县城中学老师的待遇远远超过乡村中学老师的待遇。如果一个年轻的乡村中学老师做的不错,就会被我们县城的中学挖走。当然,我们县城的优秀老师又会被省城的优秀中学挖走。那些老一些的老师,该退的都退休了。然而,如此发展几年,乡村中小学危亦。

曾有人说现在的北京、上海已经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毋容置疑的。然而,为什么我们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呢?因为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欠发达地区。我的老家宁乡县,现在在国内属于经济100强县,紧邻省会长沙。在这样的相对富饶的地区,农村中小学发展尚且如此,比我们更差的地区的中小学发展情况又是怎样呢?

希望有一天,国家意识到现在农村中小学“合并”、“停办”的问题,想办法提高农村中学的待遇,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因为,这里富集中国绝大部分的小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849630.html

上一篇:不公平,牛津大学和东北大学博士拿相同工资
下一篇:不能错过,发现“异常”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好机会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38 蒋永华 武夷山 罗德海 曹聪 汪育才 苏光松 张能立 闵应骅 牛登科 李宇斌 戴德昌 郑永军 陈安 杨正瓴 路卫华 刘洪 许义文 张阳阳 姬扬 褚昭明 张雪峰 韦玉程 李伟钢 张操 武永军 陆巍 李发堂 薛宇 董侠 何成强 蔡庆华 张卫 ybyb3929 ljxm shuxuewangzi ncepuztf zhaorzh ilovemone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