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查证谢灵副教授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喻海良,2014-07-09
前些天,我也在科学网上指出某人存在一定的学术不端行为。确实,我对这种不端行为是嫉恶如仇的。在那之后,我的邮箱中收到了好几位朋友的来信,均是举报信。很遗憾,鄙人并非怕事,只因现在人在澳洲,对这小部分学者存在的学术问题难以进行详实的调查,因而,均没有在我的博客空间中公开。上次事件,对于真正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人,似乎有很多人出来为之辩护。然而,对于最近谢灵副教授学术不端莫须有事件,却没有几个人站出来,个人深感不安。
在朱校长回复谢灵副教授举报一事时,回答“朱崇实回应称不会,但他表示,此前已有教师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据他了解,学校相关学术道德委员会正在就举报问题进行审慎调查。”
大学里面一个教师存在学术不端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情节严重、影响面大,学校可以直接开除。如2012年7月,某教授因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被查证为伪造被厦门大学辞退。如果问题不是特别严重,也会进行处罚,如该同志几年内不能够申报职称、各种奖励,或者学校给予留校察看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学术不端包含以下种类:
1)学术论文剽窃。这个是比较常见的,科学网上前些天讨论的苏州大学恽自求教授与他指导的本科生戈鋆事件就属于这一类。
2)学术论文数据造假。这个是大家最重视、讨论最多的事情。科学网这些天一直在跟踪报道日本美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事件就属于这一类。
3)学术论文一稿多发。这里原本写一稿多投,但是,很多人认为一稿多投可以,但是一稿多发不可以。科学网上讨论似乎也是很多。记得科学网陈吉德博主,一口气就列举了好些这样的人员。
4)学术论文作者不规范。这个争论的不多,在国内这种行为几乎天天都有。有些教授一年发表将近100篇论文,神仙也不相信他都看了。当然,科学网上知名的事件是闻海虎王牧之争。
5)著作、博士论文存在大段剽窃。这个讨论也是有的,我自己就知道某教授的专著中几乎一字不差“拷贝”了一学姐的硕士论文。值得说明的是,他们之间非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6)个人学历造假。这些年,方舟子不断曝光了国内很多大牛的学历问题,其中很多人的学历是花钱买的,而有些人得学历是彻底自己编的,如文前的傅教授。
7)挪用他人学术成果。这个属于最大胆,也是最有创意的。对于鬼佬们,名字都很长,造假不容易。而国人同名同姓者太多。科学网上最著名的非北化陆俊事件不可。
8)伪造他人签字。在国外,没有人敢代替他人签字。有时候,我发表一篇论文,在版权转让的时候需要所有作者签字。而一些作者出差或者在其他工作单位。没有办法,我必须等。然而,这样的事情国内还是偶尔也会发生的。
……
上面这些条,基本上是我能想到的学术不端行为。说实话,上面每一条都很严重,如果沾边了,说不定那一天就被他人拿着当“把柄”,从天堂跌落到地狱。如德国的好几位部长,就因为学术不端行为,不得不辞职谢罪。
在这里,我为什么认为谢灵教授不会存在上述学术问题呢?
1)谢灵副教授的学术作者非常少。在中国知网上,检索谢灵和厦门大学,只有三篇学术论文。分别是:
· 谢灵.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再认识.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9-28
· 谢灵; 陈敏伟; 黄颖; 陈小菲. 浅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核算体系的构建.厦门科技. 2008-10-15
· 谢灵.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 财会通讯. 2001-09-15
我再检索谢灵副教授的英文论文,在SCOPUS中,输入XieL.,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men University。检索结果为零。
对于这三篇论文,谢灵副教授均为第一作者,基本上都是几年发表一篇。从论文题目上可以看出,所有内容不存在一稿多发问题。对于文科论文,也就不存在数据造假了。
2)谢灵副教授近年的著作有一本。《管理会计:理论·实务·案例·习题》,作者为余绪缨、谢灵。这是一本编著,从题目上看,像是一本教材。对于这样的编著的“教科书”,就不存在剽窃一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作者是余绪缨教授。
3)谢灵副教授的博士毕业与2012年。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博士论文管理相对很规范,每一个大学都会对学位论文进行查重。也因此,她的博士论文不存在学术不端问题。
4)谢灵副教授的简历非常简单,而且,在百度上都有。从福州大学获得本科学位,从厦门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另外,她自1998年就担任厦门大学副教授。将近15年时间,职称没有得到提升。
5)谢灵副教授为人相对比较直。她自己举报学校教师存在学术不端,她敢打学校副校长耳光。敢当面指责校长就餐特殊待遇。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因此,我相信她不存在学术不端问题。
谢灵说,自己准备好被学校开除。我个人认为,如果她真的被开除了,只能证明厦门大学容不下一个直言之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