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论不是让你出丑,而是让你少走弯路
喻海良,2013-09-27
刚刚从课题组讨论会结束回来,期间,用不标准的英语参与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论。希望我提出的问题没有给博士生带来困惑。当然,我用心是很好的,不是希望他感到难堪,而是希望他少走弯路。当然,我不是他导师,仅仅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否采纳是他和他导师的事情了。
参加完组会后,突然想起几年前的实验室的一位师兄。他博士已经毕业了,现在不知道生活的怎样。在他完成博士课题的时候,采用二次开发对某软件上某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型。然后,他把这些工作对实验室的某些老师进行了介绍。其中一位老师回来后,只是摇头。自言自语地说“现在的博士生都怎么了,只是自己满头做研究,也不问一问别人。”然后,我问怎么回事。这位老师说,“这位博士生今天介绍了他近半年的工作,编了一个程序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可笑的是,他使用的那个软件就具备那个功能,只要输入一个命令,结果就出来了。而他花了半年时间,做出了的东西还不一定比原有软件正确。”后来,我用“怀疑”的目光看他,“这个学生以前也没有问过我呀。要是早来问我,要少走多少弯路。”
有一句话或许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只有自己摸索的时候,确实容易产生一些闭门造车的情况。或许要说,即使是导师“英明”地指导下,也可能出现思路不开阔的局面。这个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体现:1)投稿的论文,即使被导师修改了很多次,依然可能被要求进行大幅修改,甚至被拒稿;2)会议介绍的PPT,被导师修改了很多次,依然能够被同行挑出不少问题。然而,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似乎都处于学生自己奋斗或者学生和导师两人共同奋斗,无疑还是会走不少弯路的。
鉴于此,怎样才可能少走弯路呢?
1)做一个开放型学者。其实,做一个开放型学者是很难的,包括我自己。前几天修改了一篇学术论文。在外审意见中,审稿人要我在结论部分给出更多的建议。为此,找合作导师商量,然而,他反问: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实验想法告诉别人呢?后来,虽然增加了部分建议,但是,也把我们即将开展的实验部分给省略掉了。然而,做一个开放型学者最大的好处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分享,得到他人的建议。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立马实行研究,争取早他人一步把成果发布出来。
2)课题研究初期,多参加一些“专业型”学术会议。现在很多学术会议似乎都已经变味了,原本计划明年再参加两个国际会议,现在也有点打退堂鼓了。确实,学术会议原本的目的是介绍自己想要开展的工作,而现在则成为介绍自己已经完成的工作。学术会议原本在于与同行之间的深入交流,现在也转变为“论文发表”途径,很多人都不在做学术报告。也因此,对于特大型国际会议,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不建议博士生、青年学术工作者参加。相反,对于小型的专业型学术会议,我还是建议参加的。在这里,建议将自己不成形的工作进行介绍,的确吸取众多小同行的建议,回校后,更快、更好、少走弯路开展工作。
3)参加组会时,让每一个人都发言讨论。至今,我参加四个课题组的组会,每一个课题组的组会似乎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位老师的组会我觉得是最好的。他们组每一个月开一次组会,首先,导师介绍组里面的主要进展和自己的近1个月的主要工作和出差情况,让学生有很好的时间安排。接着,每一个学生介绍自己的工作,由所有同学进行评论。值得说的一条,学生报告的材料,人手一份,并非只有导师拥有。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组发展的非常快。目前,他们组每一个月都能够有3篇以上的学术论文被录用,而且,基本上都是专业的top期刊。
4)多请教导师外的其他人。每一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有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告诉他人,也有人相对比较封闭。对于两种类型的人,应该是1:1的情况。因而,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能找到教会你某些东西的人。我曾经想建一个模型,做了将近一个月,都不得要领,即使问导师,他也说不上所以然。后来,打听到某师兄有相关方面的经验,并得到他的帮助,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过关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