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就是思考其意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livan 天体物理工作者,家乡云南昆明。

博文

科学随笔(四)分子云中的黑洞

已有 2624 次阅读 2017-1-20 15:44 |个人分类:知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黑洞, 分子云

据估计黑洞的数密度为$8\times 10^{-4}\ \rm pc^{-3}$(Shapiro & Teukolsky 1983),中子星的数密度还要高一个量级左右,所以在金牛座分子云中(大小$\sim 20 \ \rm pc$)可能会有大约一个黑洞和数个中子星。或者按照黑洞数量和分子云质量比,$N_{\rm BH}/M=3.5\times 10^{-4} M_{\odot}$,致密天体的数量也差不多。总的来说,分子云中可能有黑洞或中子星,但不是非常确定。

按照球吸积模型计算(Ipser & Price 1983),对于质量为$10 M_{\odot}$的黑洞,在数密度$100 \ \rm cm^{-3}$的分子云中,光度可以达到$L\sim 10^{33}\ \rm erg/s$。由于消光的影响,观测上黑洞的辐射谱峰值在红外,在硬X射线也可以观测到幂律谱。由于T Tauri星也是X射线源,所以要从X射线观测上辨认可能的吸积黑洞并不容易。

从红外的多波段观测搜寻吸积黑洞可能更为可行。吸积黑洞的色指数为$H-K\sim 0.5$,$K-L\sim 0.7$,$K-N\sim 1.9$,而T Tauri星的色指数为$H-K\sim 1.0\pm 0.3$,$K-L\sim 1.2\pm 0.3$,$K-N\sim 3.9\pm 0.7$(Rydgren & Zak 1987)。


参考文献
Campana & Pardi, 1993, A&A, 277, 477


J(1.2微米)、H(1.6微米)、K(2.2微米)、L(3.6微米)、M(5.0微米)、N(10.6微米)、Q(21微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1028852.html

上一篇:教学随笔(二)手机的强度
下一篇:技术随笔(六)计算不同历元的坐标
收藏 IP: 159.226.17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