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德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utao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博文

【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119)

已有 4124 次阅读 2018-1-25 22:45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0  转户口

    1985年我父母60多岁,身体不好,都患有“三高”及冠心病,已经不适合在农村劳作生活了。在农村就要种地,自己生产粮食、种菜、出水利工、交农业税等,我们子女都不在他们身边,帮不上忙,父母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加上年纪大,我就起了把他们的户口转过来心思。那时,城里户口还很有用,农转非也不容易,符合政策条件才可以转。我打报告到处领导,申请把父母户口转来。我们这个二级单位分管这事的领导接到我的申请,当面问了我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转来?我说父母年纪大,身体有病,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和独立生活,需要人照顾。二,为什么不转到你的弟弟妹妹那里去?我说,妹妹在农村,早已出嫁,农村里几千年的传统是儿子养老,没有老人跟女儿过的。即使无儿子,女儿嫁到农村,也没有带父母的,老人就是五保户。我弟弟年轻,刚到一个地方工作,无住房,无力照顾父母。况且我是老大,理所当然该我照顾老人。他问了我几个问题后,并没有给我的申请签字,申请报告如石沉大海。我就无法往下办事。我当时提出申请完全符合政策规定,领导那样提问题,我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原因和心理,人微言轻吧。他置政策和我的现实困难于一旁,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反正不给解决。十多年后,听人告诉我,说他因病瘫痪了。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农民不再被紧紧地绑在土地上,父母也确实无能力种地了,户口转不来。我就先把他们接到了身边,找机会给父亲寻了在一个单位看门值班的临时工作,母亲也陪伴,值班室也是父母的休息室。这既解决了我在城里住房困难,又减轻了我的一点经济负担。过了几年,我给他们在县城里买了70平方米住房,他们就回县城住,我委托妹妹照顾了几年。就这样一拖又是七八年过去了,1993年,我父母已到七十多岁,身体更差,我必须把二老户口转过来了。好在那个领导调走了,我也换了单位和岗位。当时,我提申请还是依据上次申请时政策和理由,我的申请得到了各级领导的签字同意,比较顺利地拿到了市公安局的《户口准迁证》和粮食局的《粮食关系迁入准可证》。然后,我把批件交给父亲,请他去乡村和县里办手续。我估计办起来简单,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最难的是接收城市迁入准可证,迁出地应该没有什么障碍。


    从乡里往城里转户口办理程序也是逐级办。先要凭接收地开出的《户口准迁证》,到村委会开证明,然后到乡镇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凭接收地粮食局开具的《粮食关系迁入准可证》,到县粮食局办理粮食供应关系转移证明。

 

我把准迁证和准可证交给父亲,请他去家乡相关部门办理。父亲先找到村负责人,他是父亲的本族姓晚辈侄儿,是我儿时的玩伴哥哥,他也是我的朋友。父亲把证明给他看了,说明了来意。他翘着二郎腿对我父亲说:“你们要转户口到城里去过好日子,你儿子在城里工作这么多年,从来不给我们村里捐献,村里的路不好,没有钱修,让他捐钱来修一修。” 有些读书少的人容易出现认知障碍,人在贫穷、嫉妒和心理失衡状态下,可以做出意想不到的事。贫穷不是罪过,罪过在无知,是无法想出和没有能力去穷则思变,就用权打别人的主意。我父亲一下子被噎住了,未想到他六亲不认,还会有这一招。父亲也找不出对招,不知如何回答,站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冷了一会儿场后,父亲蔫不唧地走了。后来,我父亲找到他的远房哥哥,也就是村负责人的父亲,求他给儿子说说,通融通融,这才拿到了村里的证明。父亲后来对我说,那条路也不是一两万元能修好的,再说你们两人一个月工资才四百多元,还养两个小孩,我不能答应他。我的朋友哥哥小学毕业后,未考上初中,就开始计算农龄,挣工分去了。一个人读书多少对他的思维、视野和行为是有较大影响的。思维越简单,视野越狭窄,行为越直观。

    我父亲拿着相关证明到镇派出所办理迁移证,办事的同志未设置其他障碍,只是要三百元的手续费(是我当时一个多月工资),这出乎父亲的意外,他未带钱。因为他把这事想得很简单,开个证明就是在纸条儿上写几个字,再往条儿上盖一个红色的圆粑粑章。他在掌管农业合作社和生产队的公章时,经常给人开证明,就几分钟的事儿,从来不收钱。现在开这一个条儿既不费力气,又不要花什么成本,就要收三百元,利润比什么都高,比干什么都划算。父亲虽然想不通,但是还得再走几里路回去拿钱了找他办。



 

随后,父亲又拿着镇里的证明,到县城粮食局开到了粮食供应关系转移证明。等到父亲把户口迁移证明和粮食供应转移证都送到我这里以后,我拿着证明,到城市里所在区域派出所和粮食局办好了户口迁移手续和粮油关系手续。




 

在镇派出所开证明时,因为农村没有户籍档案,办事员给我父母开证明时随便给他们估计了年龄,随意填写了出生年月。等到我看到证明时,发现他们给我母亲少写了十岁,给我父亲少写了五岁。证明已经开好,如果再重办,又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新问题,所以我就用这些证明给父母上了户口。从户口本上记录看,母亲仅大我13岁,滑稽。看似这一滑稽,后来给我父母带来了后遗损失。市里给老年居民按年龄大小分档有生活补贴,分70岁以上和80岁以上两档,八十岁比七十岁高一倍。可是,父母实际年龄到七十岁时,户口年龄只有60岁,享受不到。刚好父母熬到户口年龄八十岁时,实际上他们已经90岁,申请老人生活补助手续还没有开始申办,他们先后都把户口转到了另一个世界去了。

 转他们的户口进城,未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只带来了损失。用我妈的话说:"两头赶,没早饭”。当初转户口时村里要他们放弃了分给他们的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父亲离开村子不久,政府按土地田亩给农民补贴;后来我们那儿实现了给大队的原来的老干部按月发退休费,父亲在册。可是父亲去找村里讨要时,他们总是今天说没钱,明天说还未下来。从城里到乡下往返几次都未拿到。最后他们说:“你儿子在城里工作那么多钱,也不差这几个,还总来要?”那意思还是不给。父亲很生气,我劝他:“算了,一年就1200元,你往返的交通费已经花了几百元还未拿到,每次惹一肚子气受,干脆不要了。”父亲说:“这是政府给我们老干部的照顾待遇,多少我也要,我不要就会让他们得了。”我用阿Q的办法安慰他:“他们侵占了您的钱会有报应的,下辈子他们会加倍还您,您就当是存的长期定期吧。”后来父亲身体不好,无法自己回去找他们要钱了,也就不得不放弃了。二十多年来他该得的总共大约两三万来块钱。我觉得村里有的人小眼空也可怜,没有去找他,也没有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请求追究,搞不好他们会受占贪处罚,算他买断了兄弟朋友情和乡谊情。

    当初,我把父母的户口转进城,一不是为了找工作,二不是为了分房子,只是考虑到有城里户口就可以让他们享受居民各种待遇,免除他们在农村承担不了的负担。可是转来后,所有的计划都取消了,所有的票证都不发了,国家把所有的农业税免了,还给农民按田亩倒贴钱款。城里这一头未捡到,而农村那一头都丢了,也难怪父亲埋怨我,后悔当初我把他们户口转来。他们此时忘了自己的年纪、身体状况和当时的负担。其实,改革开放后,物质丰富了,生活提高了,什么物资都不要计划,什么都买得到不是更好,要票还受许多限制呢。

         (2017.12.2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288-1096832.html

上一篇:2017年12月,新兴县国恩寺
下一篇:2018年2月,越南富国岛
收藏 IP: 171.83.1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