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m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zmoxue

博文

降低药价的出路在哪里? 精选

已有 6742 次阅读 2016-12-25 18:4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医生, 央视, 回扣, 药价虚高

降低药价的出路在哪里?

今天有关央视的一个调查新闻刷爆我的朋友圈:“一段惊人的央视调查!你买药的钱近半成他们的回扣”http://news.cctv.com/2016/12/24/ARTI0qpck06jqK24r7ZWmlpw161224.shtml)。新闻重点报道了药品销售代表送回扣、医生收药品回扣的相关细节。央视的调查报道,有可能剑指当前看病难、看病贵,也可能是医疗改革的破题之作。

当前药价虚高是客观现实,医生拿回扣是一贯的、广泛存在的;而假如所有医生都不拿回扣,在现有体制下,药价要降低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下,把药价贵单纯归结为医生环节,是不合理的也是无助解决根本问题的。

药价虚高,是体制、机制的必然结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一、提高医生合法收入水平

临床医学专业要进行五年的专业学习才能毕业,而进入大中城市的三甲医院当医生则需要硕士、博士的学位才有可能。医生进入医院后还要进行三年的规培、住院医生后,在过两三年成为主治医生才有资格成为门诊医生;也就是说,每个门诊医生都已经持续学习十年以上了。

而目前的薪酬体制,医生的工资收入被体制严重束缚着,拿到手的那点可怜的收入比不了工地搬砖的农民工,比不了兼职做家教的大学生,比不了路边卖早点的大叔。医生干着事关患者生死的伟大事业,经常陪不了家人过节陪不了孩子写作业,却拿着羞于告人的薪水,承受着紧张的医患关系、高昂的房价、严重的睡眠不足等等。

在体制内,一个主任医生的合法收入和工地搬砖工基本是一样的,医生的合法收入和其学习时间、工作强度、社会现状等是极不相称的。如果医生的收入保持目前的水平,请问谁还愿意当医生?哪个医生还能专心看病?

提高挂号费是一个可行的措施。体内的医生工资没有做到按劳分配,医生的劳动付出没有得到合理回报。级别一样的医生,基本工资基本是一样的。目前挂号费三块五块的情况下,一天看十个病人和五十个病人,收入水平并没有显著不同。让挂号费(医生诊疗费)体现医生的服务水平和劳动付出,不同级别的医生市场化浮动挂号费,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让挂号费成为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不是药品回扣,可能是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

医药分家也是一个可行的措施。医学诊断在医院内完成,医院/医生的工作付出在挂号费中得到体现。医院药房完全市场化,一家医院引进数家有资质的社会药房,让患者自主选择处方药物的规格和生产厂家,从而堵死拿回扣的环节。

二、促进原创新药研发

药价高的另外一个关键是,我国原创新药的研发和生产品种还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进口专利药物在很大程度上也推高了我国的整体药物价格。全球每年可能批准近几十个原创新药,而中国自主研发的原创新药应该说几十年还不到一个。我国每做出一个真正意义的新药,就会迫使多个类似进口药物的价格下降。

规范新药审批。法规和管理层面应该放弃目前自欺欺人的管理方式,新药应该重新被定义:不是新机制的新化学实体都不应该、也不能作为新药审批。我们应该彻底撕下这个遮羞布,让我国的新药研发水平、生产水平公之于众,让广大药物生产、研发机构和从业人员知耻而后勇,做些踏踏实实的原创性新药研发工作。应该规范临床前研究,杜绝临床研究的数据造假,支撑实际意义的原创新研究,严格新药审批、核查。

保障新药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的利益分配。新药研发具有显著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周期长(10年/新药)、投入多(10亿美元/新药)、风险大(完成临床前研究的10%不到能够投入市场)。有行业责任感,有科研热情的科学工作者正越来越多,但他们的收入水平和医生、高校教师一样处于社会的中低水平;而且科研人员多年的脑力、体力付出最后并不能得到实际收益,往往办公室工作者的一句话就什么也得不到。保证新药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持续、专注的进行新药研发工作是保证我国早出研创新药、多出原创新药的基本点。

三、引导药品生产企业兼并重组

新药研发的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只有企业资本雄厚、平台建设到位、人员结构合理、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公司才有可能进行前瞻性的、探索性、持续的新药研发工作。

目前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制药行业像中国一样,小、散、乱。众多制药企业只有一两个品种,养数十人的生产和销售团队,一年的利润千万左右,哪有可能进行新药研发呢?众多制药企业生产同质的药品,只是剂型、规格、剂量有微弱差异,没有核心竞争力只能拼流通环节,送红包给回扣也就是重要武器了。

降低同质竞争,提升制药企业的研发能力;引导药品生产企业兼并重组,形成数个具有行业引领力、影响力、创新能力的制药巨头是中国破解药价虚高的最终途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68833-1023220.html

上一篇:《中国的中药》白皮书之问
下一篇:专利成果转让所得应该交多少税?
收藏 IP: 124.16.10.*| 热度|

3 黄永义 gaoshannankai ericmape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