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普利访问半年的最后一个月,几乎一直在拼命干活,连想去的爱丁堡最终都没去成。这都是为了准备一篇论文。
折腾了4、5个月了,前面虽然曲折,但是后期出乎意料的顺利,数模结果分析出来的定量结果与观测吻合相当之好。与教授2010年的一篇基于同一年观测分析的结果基本相当。这是非常好的结果。因为我的模式没有针对那一年做任何特殊处理。好的结果意味着可以出文章了。
Shapiro教授和我,还有教授的一个博士Fred,都对这个工作有贡献。理论上教授和我比较有可能是第一作者,我自己的思考,尽管这时候论文还没开始写,还处于模式数据分析、验证阶段。但是我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于教授而言,做的内容是他项目中的一个部分,他比较熟悉背景,想法也最初也是他提出来的,成为第一作者不奇怪。于我而言,我拿了国内的资助,免费替教授实施他的一部分项目内容。我是具体工作的开展者,但如果我不能成为第一作者,按照国内残酷的评价体系(只认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我这半年几乎是一无所得。博士的贡献是前期提供了一些计算程序,对模式数据分析有很大便利,但是应该不会是第一作者。
讨论数次之后,我们一致认为这个模拟结果足以用来写一篇不错的文章。趁这个时机,我问教授,谁将是第一作者和合作者。教授回答,一般谁写的文章,谁就是第一作者。我问,那可不可以我来写?教授微微一愣,然后说当然可以。这个时候离我访问结束时3周左右。
3周时间,需要完成图片和文字。与我而言,自己知道是个非常艰难的活。何况我还期待很高,希望能投到好的期刊上。
可是我也别无选择。因为我和教授的合作,正如我在前面其他博文(访英见闻录(六)积累 -- 国内实验室亟需的最重要科研经验之一)所说的那样,属于充分共享。即,我所完成的所有数据、前处理和后处理程序,教授都得到完整的拷贝,包括他的博士。如果我不写,这个工作最终也将发表,我只会作为合作者之一,不可能是第一,也不可能是通讯。
所以最后三周,我就必须要完成论文的文字和图片,即使不是100%,也必须大致完成。
最后三周,是在咬牙中度过的。如果你问我最需要什么,我想是睡眠。
今天是离开之前的第二天,工作到12点半左右,上传了我的更新到服务器。教授请我和他的博士去学校附近的意大利餐厅吃了顿午饭。然后办了些杂事,傍晚回到办公室下载博士完成的更新。然后回家。
多多少少有点松口气的感觉。文字部分,只有结论没写,其他小节都完成,除了讨论我3天前才完成,其他大部分我们三人都是一边写第二天讨论,接下来继续改进,这样反复滚动式前进的。Fred博士在最后三周几乎也至少有一半工作时间投入到这篇论文里面,帮忙修改程序和修改文字的文法。剩下来的工作,今天的修改之后,除了有些数字需要再次验算之外,算是基本完成。
真的可以松一口气了!也很想家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