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wxy197301 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心得。

博文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已有 5602 次阅读 2010-1-8 11:26 |个人分类:生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方法, 社会学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作者:法)E.迪尔凯姆 著,狄玉明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95-12-1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社会学理论

内容简介
  19世纪30年代,孔德在其《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名称,自那以后,社会学经历了最初的创立阶段、制度化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进入当代发展阶段。虽然其内容、流派已由单一走向多样化,但其中最基本的主要著作自始至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E.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就属此列。
  本书最早出版于1895年。由于本书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就出版过著名社会学家许德珩先生的译本。我馆考虑到当前社会需要和中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决定重译这本书。中译本依据的是法国巴黎费利克斯·阿尔冈出版社1919年的版本。
  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书中,作者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全书共分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引言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事实
第二章 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
第三章 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第四章 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第五章 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
第六章 关于求证的准则
结论
(内容简介、目录信息来自于当当图书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80965

作者简介
  E.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858年4月15日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士家庭,早年曾继父志作一名拉比。1879—1882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1887年在桑斯、圣康坦、特鲁瓦等地的许多中学任教,1885—1886年赴德游学,深受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的赞赏。1887年起,在波尔多大学教授社会哲学,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1898年,他创建了法国的《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个刊物,一批年轻学者组成了一个社会学家的团体:社会学年鉴派。1917年11月15日于巴黎逝世。
  迪尔凯姆一生致力于建立法国社会学。他创立的社会学年鉴派对法国乃至西方社会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社会学思想最早见于其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1893年),其中提出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整合问题,还贯穿在他的另外几本主要著作如《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之中,也是他的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他对社会学的另一重要贡献,体现在他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在该书中,他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事实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由先行的社会事实所造成,并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人们的意识。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不能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等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必须采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来解释。书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观察和说明社会事实的原则,同时提出了功能和因果分析的思想以及功能与历史原因的区分。
  迪尔凯姆还把他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所提出的基本理论与经验研究密切结合起来。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种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进行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
(作者简介来源:http://www.fatianxia.com/book/485/

  从网上搜集了一些评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不浅显,需要较长时间的推敲。但它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的经典之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3146-285266.html

上一篇:解读“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课题指南”
下一篇:一次关于“研究生质量”的检索(google)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