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大学生,要“创新计划”OR“实践计划”? 精选

已有 5994 次阅读 2011-10-29 09:36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生, 能力, 水平, 阶段, 创新计划

    刚才看到吕洪波老师的博文“大学生创新计划到底‘创新’了啥?”【1】博文比较详细但不甚“清晰”(科学网博文中的图片显示还有待改进呀)地述说了他最近指导一个大学生“创新”小组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吕老师的认真负责的同时也看到了时下大学生开展“创新计划”研究工作的很多隐忧。我本人对由教育部设立并资助的这种“大学生创新计划”持肯定态度,但认为其名目还值得商榷。因为,如果叫“创新计划”,还希望名副其实,就必然涉及到大学生能否真正创新、能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创新,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创新的问题。

大学生能否创新?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且不说乔布斯、比尔.盖茨这些半途退学的美国大学生都能创新创出一番大的基业来,即使在咱中国,也有不少大学生做出了很好的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工作。在政策上、条件上与资金上支持大学生创新,大方向当然没有错,但是在细节上和过程中还是有不少很值得推敲和反思的。最大的问题是,在目前的中国大学中,有多少学生能实现“自主”的“创新”?有多少学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并完成“创新”的过程?又有多少学生参加了一轮“创新”的结果收获的确实“怆心”甚至留下一个“疮心”?

理清这些问题的头绪,要从目前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以及意志品质等多方面入手。在长达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的积习之下,很多学生已被变得“木然”和“功利”。“木然”的最大表现是大多数大学生会更关注解题中的标准答案,而不善于提出和思考问题,独立思考和自主思想较少。“功利”的表现在于凡是有利益尾随其后的事物,大家都乐于尝试,而不管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或许是因为大学生们对科技的热情和某些“功利”因素(例如学分、加分、奖学金等)的共同作用,所以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或者学校组织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通知一下发,立刻就有群起响应,大学生们纷纷积极组团来找导师,商议能否给个题目去申报课题。例如,今年6月我曾在一天之内接到4拨想跟我去做科技创新的学生打来的电话,其中包括一组数学系的学生想跟我来做实验方面的研究的(专业跨度实在太大,只好拒绝了)。或许是因为大学生们在学校里面对教科书和习题集太久,这些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自己是否有想过做个怎样的课题?”时,多半会一脸茫然地给出否定的答案,然后期待老师给他们提供一个课题,换句话说,都希望老师提出个“新”的东西来让他们去“创”或“闯”。老师给出一个课题之后,有些学生会努力地思考、积极查资料和讨论,有的学生会以题目太难、要用的知识都没学过为由婉拒。其实真的没法不“难”,他们大一还没结束呢,基础课学了一半,实验课还没展开,这时候就来找导师搞研究,也确实太早了点儿!

因为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前期训练不够,没有充足的实验时间,加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上个人意志力、执行力方面的欠缺以及组织松散乏力,有些大学生的“创新计划”课题做得其实很不顺利,能很顺利完成的“创新”工作不多。好在目前支持的面比较大,力度也比较强,还能做到“广种薄收”,各院系总还有一些比较像样的成果出来,但如果从大面上去看,确实有很多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恐怕是对不起“创新”二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创新计划”不如谦虚一点儿、老老实实地改叫“实践计划”更准确些。能让大学生们参加一些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的实践,对他们的锻炼和帮助就已经不小了。如果强求“创新”,对学生和导师压力会很大,但效果却未必很好。试想,如果认真地按照“创新”的严格标准去考核,很多没做好的学生会有种完不成任务的失落感从而遭到科研道路上的第一次打击(意志弱的可能会失去信心);如果创新性并不强的工作也被勉强算作“创新”,也会使“创新”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倘若挪用课题组其他成员的创新性成果算在参与部分工作的本科生头上去交差,更容易埋下“学术不端”的隐患。

把话题引回到“创新计划”这个题目,其实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创新”能否被“计划”出来?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在科研中表现还很稚嫩的本科生来说,计划能力肯定不是他们的强项,“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太多的束缚、敢想敢干倒反而是他们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只确定一个大致的探索方向和目标范围,给他们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实验条件保障后,让他们自由探索一番,立项时不刻意地强调计划性,在结题时不以目标的绝对完成程度作为考核指标,而着重评价他们实际完成工作的水平和创新性,效果或许会更好。相比之下,倒是“实践”更容易做一个明确的“计划”,并且按部就班地去执行。

当然,现实的问题是,如果舍弃了“创新计划”的名目,改用“实践计划”的名头,多半是要不来钱的。

 

参考:

【1】    吕洪波:大学生创新计划到底“创新”了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502229&cid=12982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502254.html

上一篇:扔掉“培训”这根“拐棍”!?
下一篇:11月1日,三个“一”
收藏 IP: 219.217.239.*| 热度|

34 赵明 刘洋 赵纪军 刘艳红 刘庆丰 丁甜 余国志 陈安 李宇斌 张天翼 陈儒军 罗帆 赵美娣 吴飞鹏 张鑫 逄焕东 曾新林 杨秀海 马臻 苗元华 董志刚 刘广明 唐常杰 李毅伟 武夷山 柳东阳 刘全慧 王伟 孙强 张骥 刘用生 xqhuang wgq3867 dulizhi95

发表评论 评论 (6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