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真愁人,咋会有那么多的“仇人”?

已有 5253 次阅读 2011-4-8 07:52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导师, 学生, 领导, 仇人, 愁人

曹广福老师(院长)前天写了篇“为什么总有人拿院长当仇人”【1】;今天早上看到陈安老师写了篇“一日为师,终生为仇”【2】。看了这两篇文章,我发现如今的社会很愁人,不但社会上的“仇X”现象越来越多,就连在号称“象牙塔”的大学里当老师,居然也能积攒下那么多的“仇人”,真是杯具呀!

恨一个人,并随即结仇似乎是件很容易的事,理由居然随时可以找到。现代社会可不比农耕时代,人和人的往来和接触很多,每天在忙忙碌碌中发生的事情也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难免会遇到些不顺心、不开心、感觉别扭的事儿,甚至随时随地都可能面临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损失或者沉重打击,让人心生“恨念”,去恨那些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人。这种仇恨,虽然不可能像以往所谓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那般“不共戴天”,但却架不住导致恨的事件有可能会“频发”,还有可能是一件事影响带出后面一连串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一时而起的“恨”会被积累和放大,最后成长为长期有效的“仇”,一闪念之间的“恨人”也就变成了“仇人”。

考虑到“仇人”效应具有互动性,当一个人视另一个人为“仇人”并有所表现的时候,也会反过来其成为“仇人”的“仇人”,这样就有了一对儿“仇人”,如果这对“仇人”又分别联络其他人一起进行仇恨“总动员”,仇恨会越来越大,“仇人”队伍也不断“扩招”,以至于形成族群对立和激烈的斗争,时常上演“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激情”场景。

导师和学生之间会成“仇人”,领导和下属群众之间会成为“仇人”,曾经好得穿一条裤子、平时在一块玩儿得不亦乐乎的朋友会变成“仇人”,追星族与追捧对象或者提携者与被提携者之间也能成为“仇人”,都是很愁人的事情。为啥成仇,可能各有各的原因,局中人大可以自省,我不便一一举例分析。不过,至少有一种理由是我能想象,那就是在感恩之心泯灭的同时伴随着贪心私欲的急剧膨胀之时,最容易产生并积累仇恨。在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的情况下,凡事利己者可为恩,而害己者可成恨(甚至仇)。如果恩怨分明,就事论事,还算好办;如果别人所做的一切对己有利的好事都被看作是应该应份的,不算恩,而自己的个人利益稍有损失甚至想得到的好处没得到就大呼不公不平不法不理,则心中会时时愤愤不平,随时随地纠集怨恨,便可以不时塑造出一个“仇人”出来,然后把“仇人”所做的一切,都视为坏事,都要批判,偶尔有一件挑不出多大毛病的好事,也会被视为是虚伪的作秀。

如果时时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如何不让人犯愁?

其实,要想少一些“仇”,就该多一些“筹”。我说的这个“筹”,是“筹划”而不是“丑化”,如果做事情之前要多些筹划,尽量照顾到各方面人的利益(甚至面子),避免些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便可以少些成仇的机会,社会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可以和谐得多。

 

 

参考:

【1】                          曹广福:为什么总有人拿院长当仇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30344&from=space

【2】                          陈安:一日为师,终生为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3070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430736.html

上一篇:“弯路”,可以是“完路”和“值路”
下一篇:天价、无价与廉价
收藏 IP: 221.212.176.*| 热度|

28 姜洪洲 曹广福 鲍海飞 陈儒军 吉宗祥 李学宽 徐长庆 诸葛淑媛 武夷山 刘洋 唐常杰 谢鑫 刘广明 陈安 余世锋 丛远新 王进 王号 杨秀海 陈永金 蒋永华 刘建彬 武京治 杨月琴 xqhuang 宋敦江 dulizhi95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