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an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hanb 教育工作者

博文

亲近自然是接近自然科学的第一步

已有 4168 次阅读 2008-12-19 11:0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教育, 少年儿童, 大自然

亲近自然是接近自然科学的第一步

生命来自自然复归自然,因此,科学必须关注自然。而关注自然的第一步就是亲近自然,贴近自然。

不过亲近自然、贴近自然最好的年华是少儿时期。因为童年总是对自然充满着好奇心和想象力,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林林丛丛的自然景观,令人费解的自然之谜都是诱发科学梦想、激发科学兴趣的源泉。可以说许多科学家的科学启蒙都是从阅读自然这本大书开始的。

爱因斯坦在《牛顿的光学·序》中指出:“对于他(牛顿),自然界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本他读起来毫不费力的书。”

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小时候经常在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河玩,那儿不仅是奥斯特瓦尔德和他的小朋友们最喜欢游戏的场所。也是他的许多科学研究工作开始的地方。
   
奥斯特瓦尔德与自己的兄弟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们,一有空就来到河边玩耍,河里的鱼儿、水草都是他们的研究对象,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他们几乎考察河中的一切,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会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和广泛的讨论,这个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欢乐。可以说奥斯特瓦尔德对大自然的热爱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有科学教育的布道者之称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早年就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零距离地观察自然。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斯宾塞常常在乡间闲逛,在旷野上采集香菇、黑莓、山揸果,扑捉蛾子、蝴蝶、甲虫,观察小昆虫,父亲还鼓励儿子画下捉来的小昆虫的样子。在这个同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斯宾塞获益非浅。不仅在见证自然事物的万千气象和千姿百态中得到愉悦的享受,而且积累了许多感性的自然知识。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说的那样:“我对于自然科学原理和过程的概念相当清晰;对于物理和化学的各种现象,我懂得很多。我还通过亲身的观察和阅读,获得一些关于动物生活,特别是昆虫生活的知识。”

其实,孩子天生就是昆虫和植物的好朋友。对此斯宾塞深有体会,他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博物学家。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多数儿童天生就是博物学家,如果他们受到鼓励,很容易从漫不经心的观察进入到仔细的和深思熟虑的观察。”好在,斯宾塞有个开明的父亲,不仅不反对孩子观察和收集昆虫,而且还鼓励儿子研究博物学。可是有几个中国家长能够做到像斯宾塞的父亲那样,舍得孩子放弃分数而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毫无“用处”的观察中去呢?

当今美国最出色的生物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之一的爱德华·威尔逊简直就是斯宾塞第二。他不仅主张贴近自然的教育,而且是忠实的实践者。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位相当不错的小博物学家了。7岁时他在海水中看到了一只巨大的水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自他总想着能在海里发现更大的生物。为了观察鱼类,他竟被上钩的鱼刺瞎了一只眼睛。

威尔逊甚至把当一个野人看成是成为博物学家的重要因素。其实,他这样说无非是为了强调与自然打成一片的重要性。因此,他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就海边。

10岁时威尔逊开始观察鸟类,尽管他的听觉很差劲,加上一只眼睛失明,但他一旦置身于自然界,就忘记了一切的苦恼和身体的缺陷。他说过这样的话:年轻时,我故意养成习惯,在田野调查时测试自己的体能,逼迫自己面对所能忍受的最大困难或是最大险境,借此肯定自己。结果他炼就了一手采集昆虫的绝活。

威尔逊认为自己童年的经验所得最为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拥抱大自然,“这种游牧式生活使得大自然成为我所选择的良伴,因为在我的世界中,只有户外生活是能够让我牢牢捉住的。”

后来,他又迷上了蚂蚁、苍蝇、蝴蝶、啄木鸟甚至是各种蛇等等。威尔逊不像某些所谓的生物学家,整天待在室内或者书本,而是沉浸在大自然之中,所以他说自己乐意当一名田野生物学家。

总之,是大自然养育了威尔逊、斯宾塞以及奥斯特瓦尔德、达尔文、法布尔等科学家。

其实,孩子天生都是喜欢自然的,因为在同自然的交往中,孩子们能够获得极大的心理愉悦,这也是他们感觉最为开心的时候。可是如今的孩子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对自然感到陌生。特别是在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普遍缺乏亲近自然的教育,可是我要说的是一个对自然缺乏感情的人,又怎么能指望他会爱上自然科学呢?一个不热爱自然科学的人,还能成为自然科学家吗?既使是考分再高,又能有多大科学建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064-51818.html

上一篇:孩子的问题就是科学问题
下一篇:西方一直都在批应试教育
收藏 IP: .*| 热度|

1 阎建民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